首页
>
五代末年风云录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引子 引子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一章 不归1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二章 不归2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三章 不归3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四章 不归4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五章 不归5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六章 不归6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七章 不归7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八章 不归8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九章 不归9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十章 香阵1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十一章 香阵2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十二章 香阵3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十三章 香阵4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十四章 香阵5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十五章 香阵6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十六章 香阵7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十七章 不辰1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十八章 不辰2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十九章 不辰3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二十章 不辰4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二十一章 黍离1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二十二章 黍离2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二十三章 黍离3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二十四章 黍离4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二十五章 黍离5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二十六章 何求1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二十七章 何求2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二十八章 何求3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二十九章 何求4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三十章 何求5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三十一章 行路1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三十二章 行路2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三十三章 行路3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三十四章 行路4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三十五章 行路5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三十六章 行路6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三十七章 行路7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三十八章 行路8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三十九章 行路9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四十章 徘徊1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四十一章 徘徊2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四十二章 徘徊3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四十三章 徘徊4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四十四章 徘徊5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四十五章 徘徊6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四十六章 徘徊7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四十七章 徘徊8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四十八章 何朝1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四十九章 何朝2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五十章 何朝3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五十一章 何朝4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五十二章 何朝5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五十三章 何朝6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五十四章 何朝7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一章 非刑1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章 非刑2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三章 非刑3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四章 非刑4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五章 非刑5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六章 非刑6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七章 非刑7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八章 非刑8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九章 道1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章 道2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一章 道3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二章 道4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三章 道5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四章 道6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五章 鹊起1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六章 鹊起2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七章 鹊起3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八章 鹊起4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九章 鹊起5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章 鹊起6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一章 鹊起7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杂谈1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二章 鹊起8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三章 鹊起9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四章 鹊起10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五章 尘埃1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六章 尘埃2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七章 尘埃3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八章 尘埃4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九章 尘埃5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三十章 洛阳1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三十一章 洛阳2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三十二章 洛阳3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三十三章 洛阳4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三十四章 洛阳5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三十五章 洛阳6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三十六章 洛阳7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三十七章 洛阳8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三十八章 洛阳9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三十九章 嘉庆1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四十章 嘉庆2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四十一章 嘉庆3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四十二章 嘉庆4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四十三章 嘉庆5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四十四章 嘉庆6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四十五章 嘉庆7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四十六章 嘉庆8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四十七章 梁山1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四十八章 梁山2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四十九章 梁山3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五十章 梁山4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五十一章 梁山5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五十二章 梁山6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五十三章 梁山7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五十四章 梁山8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五十五章 梁山9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五十六章 惊变1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五十七章 惊变2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五十八章 惊变3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五十九章 惊变4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六十章 惊变5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六十一章 惊变6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六十二章 惊变7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六十三章 惊变8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六十四章 惊变9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六十五章 冬雪1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六十六章 冬雪2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六十七章 冬雪3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六十八章 冬雪4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七十章 冬雪6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七十一章 冬雪7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七十二章 冬雪8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一章 新朝1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章 新朝2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三章 新朝3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四章新朝4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五章 新朝5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六章 新朝6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七章 桃夭1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八章 桃夭2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九章 桃夭3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章 桃夭4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一章 桃夭5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二章 桃夭6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三章 关山1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四章 关山2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五章 关山3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六章 关山4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七章 关山5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八章 关山6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九章 关山7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章 关山8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一章 风起1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二章 风起2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三章 风起3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四章 风起4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五章 风起5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六章 破斧1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七章 破斧2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八章 破斧3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九章 破斧4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三十章 破斧5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三十二章 破斧7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三十三章 破斧8 第三十四章 破斧9 第三十五章 解甲1 第三十六章 解甲2 第三十七章 解甲3 第三十八章 解甲4 第三十九章 解甲5 第四十章 解甲6 第四十一章 解甲7 第四十二章解甲8 第四十三章 蛰伏1 第四十四章 蛰伏2 第四十五章 蛰伏3 第四十六章 蛰伏4 第四十七章 蛰伏5 第四十八章 蛰伏6 第三十一章 破斧6 第四十九章 蛰伏7 第五十章 同车1 第五十一章 同车2 第五十二章 同车3 第五十三章 同车4 第五十四章 同车5 第五十四章 同车(五) 第五十五章 帝师1 第五十六章 帝师2 第五十七章 帝师3 第五十八章 帝师4 第五十九章 帝师5 第六十章 帝师6 第六十一章 帝师7 第六十二章 吴钩1 第六十三章 吴钩2 第六十四章 吴钩3 第六十五章 吴钩4 第六十六章 吴钩5 第六十七章 阑珊1 第六十八章 阑珊2 第六十九章 阑珊3 第七十章 阑珊4 第七十一章 阑珊5 第七十二章 阑珊6 第七十三章 惊涛1 第七十四章 惊涛2 第七十五章 惊涛3 第七十六章 惊涛4 第七十七章 惊涛5 第七十八章 惊涛6 第七十九章 惊涛7 第八十章 惊涛8 第八十一章 秋月1 第八十二章 秋月2 第八十三章 秋月3 第八十四章 秋月4 第八十五章 秋月5 第八十六章 秋月6 第八十七章 秋月7 第八十八章 秋月8 第八十九章 秋月9 第九十章 秋月10 第九十一章 披甲1 第九十二章 披甲2 第九十三章 披甲3 第九十四章 披甲4 第九十五章 披甲5 第九十六章 披甲6 第九十七章 披甲7 第九十八章 披甲8 第九十九章 真人1 第一百章 真人2 第一百零一章 真人3 第一百零二章 真人4 第一百零三章 真人5 第一百零四章 真人6 第一百零五章 庆州1 第一百零六章 庆州2 101 五代十国简表 102 冯道这个人物 103 五代时的着名女人 104 五代的君王与儿子及女人们 105 五代军事 107 平边策 108 诗经-大雅-韩奕 第一百零七章 庆州3 第一百零八章 庆州4 第一百零九章 庆州5 第一百一十章 庆州6 第一百一十一章 庆州7 第一百一十二章 庆州8 第一百一十三章 剧变1 第一百一十四章 剧变2 第一百一十五章 剧变3 引子 第七十三章 惊涛 第七十四章 惊涛 第七十五章 惊涛 第七十八章 惊涛 第116章 剧变4 117章 剧变5 第一百一十八章 剧变6 第一百一十六章 剧变4 第一百一十七章 剧变5 第一百一十九章 剧变7 第一百二十章 剧变8 第一百二十一章 剧变9 第一百二十二章 剧变㈩ 第一百二十三章 剧变(续一)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三十一章 破斧6
《五代末年风云录》
作者:肖申克117
更新时间:2024-01-09 01:08:34
字数:10886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五代末年风云录 !

    “啊……”

    一个辽兵斥候突然发现自己的坐骑头颅猛地向下急坠,路面像是纸糊的,健蹄下凭空出现了一个大坑,战马庞大的身躯与坑里赫然林立的削尖木桩亲密扑吻。

    作为马背民族中的一员,并且自认为是其中最勇敢最机智之一,那辽兵本能地做出了最正确的反应:

    他甩开了马蹬,双手飞快地在马鞍上一撑,顺着战马前奔的余势,勉强将自己甩到了坑沿以外,并且双脚着地。

    即便是最恶毒的对手也会由衷地赞叹这个辽兵斥候敏捷的身手。

    那辽兵来不及对自己的身手沾沾自喜,他刚一落地便飞快地蹲下了身子,同时一支箭矢已经飞快地搭在了弓上,双目则紧张地观察着四周动静。

    蓝天白云,四野无人。

    路边对面只有几丛稀疏的树林和一个二十步外的乱石岗,田埂上随处可见深可及腰的枯草。

    草丛中应当周兵埋伏着。那辽兵无比后悔,他后悔今天离后队人马太远,更愤恨自己今天的运气太差。

    身后忽然响起了一声清悦的声响,那是刀出鞘的声响。处于高度紧张之中的倒霉蛋,转身便往声响之处怒射,箭矢飞快地往三十步外的的草丛中奔去。

    倒霉蛋立刻就更加悔恨了,因为在他转身怒射之时,将后背让给了那一个乱石岗。

    嗖、嗖!

    几支弩箭自乱石岗飞奔而来,准确地钉在后背上,那辽兵仿佛被一股巨大的力量往前猛推。辽兵斥候趴在地上挣扎着抽搐着,血汩汩地流着,将那身体内的活力飞快地带走。

    此时此刻,他最悔恨是自己不应该来到这陌生的异国土地。但这并不能给他带来任何怜悯。

    埋伏的黑手并没有动。因为紧接着辽兵斥候又奔来三骑,看上去像是那位倒霉蛋的同伴,他们发现了倒伏在地上的尸体和路中央的陷坑。

    三个辽兵斥侯绕过死尸与陷坑,小心翼翼地趋前查看。

    蓦的。

    树丛间,乱石中lou出了一个两个以至十五个身影,各持弓矢与兵刃。那是大周朝的乡勇,当中既有小贩、农夫,也有猎户,甚至还有一两个嘴上不长毛的后生小子。

    三个辽兵想都没想,掉转马头便跑,慌乱中其中一人被射翻栽倒,剩下的两个没想到马蹄下突然出现了一根绊索和一个捕猎的铁夹。

    双骑几乎同时栽倒,将背上的辽兵甩了出去。乡勇们呼喊着一哄而上,将这两个辽兵砍成肉泥。

    这不过是沁水两岸发生的无数幕游击战之一。

    乡勇队正陈二手持着一张弩弓,踢了踢地上的死尸,部下汉子们一声不吭地蹲在地上,将那死尸身上一切有用的东西取下来,角弓、箭矢、皮甲、长矛,甚至包括马鞍,就连干粮也没放过。

    “辽人的马鞍确实不错,既耐用又轻巧,还坐着舒适。只可惜一匹上等的胡马死了,另两匹都摔断了腿!”陈二将马鞍抱在怀中,眯缝着眼点评道。

    “二叔,接下来咋办?”一个看上去像是晚辈的后生问道。

    “照老规矩,先将辽虏死鬼的右耳割下来报功,再挖个坑,连人带马全埋了。清除血迹,将陷阱恢复原状!原地埋伏,有机会就上,没机会就跑!”陈二命道。

    他腰间悬挂的布兜中已经装了不下二十只辽人的右耳。

    “辽人接连吃亏,也变机灵了,怕是很难再上当!”后生答道。

    “嘿!”陈二将马鞍扔到了后生怀中,笑骂道,“你小子管那么多干嘛,辽人要是不敢来,那我们正好躺着晒太阳,你替辽人穷操什么心呐!就像咱们这样干,每多杀一个,辽人就少上一份力气。”

    后生说道:“二叔,我只是想多杀几个辽虏!”

    “那你就跟着我,多学着点!”陈二赞许地说道。

    “操,陈二,你当过几天兵就吹起牛来!想当年,我在周元帅麾下当兵杀辽时,你还在吃奶呢!”有灰白胡须的老者当场就骂了起来,这分明是藐视起自家队正的权威。

    周元帅指的是一代名帅周德威,其人乃河东军阀李克用李存勖父子麾下战将,一生赫赫功名,无人出其上,至今仍为世人所津津乐道。

    “老李头,你说的那是老皇历了。连韩相公都知道我的名号!”陈二反驳道。

    “嗨,韩相公不过是碰巧喝了一碗你卖的豆汁罢了,哪有你这样的,天天将这事说三遍。”老李头摸了把自己干巴巴的脸。

    陈二不好意思地摸了摸自己脑袋。众人暗笑。

    众人将残局收拾好,正要再次埋伏起来,有大队辽兵奔来。陈二见辽兵气势汹汹,立刻率领部下乡勇撒腿就跑。

    众人仗着熟悉地形,穿过一条羊肠小道,又上气不接下气地越过两座巍峨的高塬,这才将追兵甩在身后。众人累极了,一旦拖离了危险,全都如肉案上的猪肉一样横躺在地上喘气。

    估摸着日子,天越来越冷,眼看就要入冬,但这午后的阳光仍然暖意洋洋。众人连日来东奔西走爬山越岭累得够呛,索性都窝在背风的阳坡下休息。

    “三狗子,放哨去,机灵点!”陈二命那后生道。

    不知过了几个时辰,陈二忽然感觉阳光似乎躲在了云朵里,四周似乎有些异样,蓦的又觉得脖子上有一股凉意。

    陈二心中一惊,一切睡意与困倦都迅速地烟消云散,他看到一个人站在自己面前,正好将大好阳光挡得严严实实,那人手中的一把刀正抵在自己的喉间。

    彻骨的寒意袭来,陈二见此人年轻尚轻,但身材高大挺拔,一身轻甲,极为英武。陈二觉得自己似乎在哪见过此人,只是一时之间想不起来。

    “你叫什么名字?”年轻人扬了扬下巴,表情玩味,但手中的刀握得很稳,没有哪怕是轻微的颤抖。

    “我叫陈二。”陈二老实地答道。他眼光向身旁瞥去,见自己的伙伴全被制住了,他很后悔自己这次休息时安排了那叫三狗子的后生,定是这后生睡着了。

    “泽州人?”年轻人继续问道。

    “我是泽州人。”陈二不认为自己的身份很重要,如果对方愿意听,他愿意从自己的前十八代祖宗说起。陈二颇为硬气地说道:

    “你杀了我吧,我不过是一个乡勇队正,我没有甚么可以告诉你的。问了也是白问!”

    “你们这一队,共杀了多少辽人?”

    “共二十一个。我们赚了,只可惜没有遇上一个你们汉兵走狗!”

    陈二将对方当成了汉兵斥候。

    令他意外的是,抵在喉间的寒刀被收回,那年轻人耍了个漂亮的刀式,还刀入鞘。

    “陈队正受惊了,我叫郑宝,是韩相公麾下斥候指挥使。”年轻人抱拳致歉。

    来人正是郑宝。他朝身后作了个手势,曹十三等追风十三骑均还刀入鞘,他们就如同鬼蜮一般突然出现在此。

    陈二这才蓦然忆起,他确实曾在韩相公身旁看到过郑宝,而且他知道郑宝是韩相公的义弟,这样的人当然不可能是敌人。

    “原来是郑衙内,小的有眼不识泰山,请衙内恕罪。”陈二连忙说道。乡勇们见陈二如此,心中的大石头这才落下,虽然此前大家都明白死生不过是家常便饭,但真到了被人神不知鬼不觉用刀架在脖子上的时候,才知道生的可贵。

    郑宝爽朗地笑道:“陈队正是英雄,性命攸关之时仍视死如归,何罪之有?”他指了指那小名叫三狗子的乡勇道:

    “不过,你还是太大意了。下次休息时,定要多派几个人放风了望才是啊。”

    “衙内教训的是!”陈二狠狠瞪了一眼后生。

    “陈队头,你们这支乡勇是我见到的最深入敌后的一支部曲。你不如随我去见相公,让他听听你们杀敌的经过,我想相公一定会十分高兴。”郑宝建议道。

    “韩相公也来了?”陈二跳了起来,激动地搓着双手道,“我就说嘛,韩相公不会不管辽虏猖狂。只要韩相公亲至,还怕辽虏个鸟?”

    ……

    韩奕已亲至端氏以北五十里。他的面前躺着三十余具辽兵尸体。

    掌旗官吕福正操着一把匕首,依次将每上具尸体腹部划开,面不改色地将死者肠胃翻出。这不是为了泄愤,而是韩奕想知道这些辽人在死前吃了什么。

    “谷物面食极少,肉食居多。看来吃的是抢来的我方百姓牛羊,这并不足以支撑他们久战。”李武蹲在地上说道,“辽人借道晋州界南下,山高路远,筹粮困难,本就是犯了兵家大忌。”

    “这倒并非辽人犯了错。李卫公兵法有云,因粮于敌,是变客为主也。辽人南犯,素来习惯于‘打草谷’,烧杀抢掠,以为随时随地都能够抢到粮食养兵,这次他们失算了,再过半月,我看他们如何嚣张。攻与守,并非矛与盾,攻是守之机,守是攻之策也!严令诸军,未见敌疲备困顿,不得与敌发生营以上规模激斗。”

    “遵命!”

    “可有最新军报?”韩奕问道。

    “陈顺将军越过沁水河后,烧毁渡桥七座,两日之内与敌发生百人以下规模战斗二十余次,敌我半斤八两。日前,马军第一军已抵达沁水县东二十里,贼军似乎被他们吸引调动起来,意图围歼我马军第一军。”

    “冯将军与陈将军分兵后,溯沁水北上,昼伏夜行,发生战斗三十余次,他已发现镇北军留下的踪迹,但尚未接上头。冯将军部目前正往泽、晋交界山区进发,唯虑补给不易……“

    “朱贵将军自高平西北与冯将军部相呼应,虽未与敌交战,但发现敌军甚多游骑,他预计将在五日后与冯将军会师于横岭堡。到时只要相公一声令下,他们就可切断辽军退路,来个瓮中捉鳖!”

    “吴大用将军率乡勇,化整为零,四处出击,发挥熟悉地形的优势,转战于沁水两岸,专袭敌军粮道,截杀落单贼寇,积小胜为大胜,战果较丰。吴将军遣人来报,敌军远来,所需粮草皆仰仗太原,补给不易,正四处寻粮而不可得,人吃马嚼每日所费甚巨。他询问我军何时发起反攻?”

    “高怀德与韩通将军报,自相公离开鹿台山大营后,当面之敌日夜攻击,我铁骑军同仇敌忾,未肯退让一步,杀敌甚多……”

    “呼延将军回报,端氏城已被万余辽汉联兵围攻三日,探报说端氏城仍在我手,看来端氏县令刘熙古颇有其先祖尚武之风……”

    韩奕听着部下禀报诸部进展,眉头略微舒展开来。但旋即接到朝廷的命令,令他愤怒:

    “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

    当着部下的面,韩奕将朝廷的公文胡乱地卷起来,他本想将公文扔到了地上,再踩上一脚,想了想还是扔还给了李武。

    鉴于辽汉联兵咄咄逼人之势,皇帝郭威急令京师兵马出动,大发诸道兵马北上抗敌,任命王峻为行营都部署,以昭义节度使韩奕为副都部署,以老将药元福为都排阵使,刘词、王彦超等骁将齐赴军前效命,集结禁军及陕府、河中、关中兵马,准备发起一场大会战。

    朝廷又急令韩奕自潞州出兵,试图作出包抄敌兵后退之势,以解晋州之危。

    京中禁军加上诸道兵马虽多,但远水解不了近渴,郭威和朝中大臣们寄希望于处在一线的韩奕能够打开局面。

    因韩奕已经离开潞州鹿台山大营,行踪不定,所以皇帝与朝廷的命令,自京师辗转到了韩奕手中,已经是十天以后了。

    “今强虏深入我辖境,我坚壁清野,本土作战,与强敌周旋,实属难得,岂能举兵北上?我若北上,无异于将泽潞三百里江山拱手送人,朝廷诸公懂军事者太少,襄垣之胜,因我占尽先机方有大胜,可一而不可再!”韩奕来回踱着步子,怒道,“陛下也未免太高估了我。朝廷大臣都想速胜,却不知敌军举国南下,镝锋仍劲。”

    “相公,朝廷也知这是强人所难,不过眼下京师及诸道兵马集结及发运,还需一段时日,陛下有密旨:泽潞军事,一以委卿,勿须急击,择机而断!待王秀峰兵至,望卿与秀峰精诚合作锐意进取!”结义兄弟李武道。

    看来郭威既要借助王峻的威望统帅诸军,也希望充分发挥韩奕的才干,却担心二人不能共事,所以他下了这样的一个有些古怪的命令:既让韩奕成为北进大军的副统帅,却让韩奕只能调动泽潞一镇的兵马。

    韩奕听到此处停了下来,眉头又皱了起来,见郑宝引着乡勇模样的人走了过来,又问李武道:

    “可知王峻统领的朝廷大军将从何处北进?”

    “总之,不会来泽州与你我一起餐风宿lou。”李武笃定地答道。V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飞快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2009大河网络 苏ICP备2024066333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13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