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五代末年风云录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引子 引子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一章 不归1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二章 不归2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三章 不归3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四章 不归4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五章 不归5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六章 不归6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七章 不归7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八章 不归8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九章 不归9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十章 香阵1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十一章 香阵2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十二章 香阵3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十三章 香阵4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十四章 香阵5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十五章 香阵6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十六章 香阵7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十七章 不辰1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十八章 不辰2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十九章 不辰3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二十章 不辰4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二十一章 黍离1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二十二章 黍离2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二十三章 黍离3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二十四章 黍离4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二十五章 黍离5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二十六章 何求1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二十七章 何求2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二十八章 何求3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二十九章 何求4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三十章 何求5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三十一章 行路1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三十二章 行路2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三十三章 行路3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三十四章 行路4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三十五章 行路5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三十六章 行路6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三十七章 行路7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三十八章 行路8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三十九章 行路9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四十章 徘徊1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四十一章 徘徊2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四十二章 徘徊3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四十三章 徘徊4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四十四章 徘徊5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四十五章 徘徊6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四十六章 徘徊7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四十七章 徘徊8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四十八章 何朝1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四十九章 何朝2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五十章 何朝3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五十一章 何朝4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五十二章 何朝5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五十三章 何朝6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五十四章 何朝7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一章 非刑1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章 非刑2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三章 非刑3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四章 非刑4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五章 非刑5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六章 非刑6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七章 非刑7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八章 非刑8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九章 道1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章 道2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一章 道3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二章 道4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三章 道5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四章 道6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五章 鹊起1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六章 鹊起2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七章 鹊起3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八章 鹊起4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九章 鹊起5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章 鹊起6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一章 鹊起7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杂谈1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二章 鹊起8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三章 鹊起9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四章 鹊起10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五章 尘埃1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六章 尘埃2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七章 尘埃3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八章 尘埃4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九章 尘埃5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三十章 洛阳1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三十一章 洛阳2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三十二章 洛阳3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三十三章 洛阳4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三十四章 洛阳5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三十五章 洛阳6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三十六章 洛阳7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三十七章 洛阳8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三十八章 洛阳9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三十九章 嘉庆1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四十章 嘉庆2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四十一章 嘉庆3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四十二章 嘉庆4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四十三章 嘉庆5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四十四章 嘉庆6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四十五章 嘉庆7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四十六章 嘉庆8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四十七章 梁山1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四十八章 梁山2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四十九章 梁山3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五十章 梁山4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五十一章 梁山5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五十二章 梁山6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五十三章 梁山7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五十四章 梁山8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五十五章 梁山9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五十六章 惊变1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五十七章 惊变2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五十八章 惊变3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五十九章 惊变4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六十章 惊变5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六十一章 惊变6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六十二章 惊变7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六十三章 惊变8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六十四章 惊变9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六十五章 冬雪1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六十六章 冬雪2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六十七章 冬雪3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六十八章 冬雪4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七十章 冬雪6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七十一章 冬雪7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七十二章 冬雪8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一章 新朝1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章 新朝2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三章 新朝3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四章新朝4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五章 新朝5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六章 新朝6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七章 桃夭1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八章 桃夭2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九章 桃夭3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章 桃夭4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一章 桃夭5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二章 桃夭6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三章 关山1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四章 关山2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五章 关山3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六章 关山4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七章 关山5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八章 关山6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九章 关山7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章 关山8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一章 风起1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二章 风起2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三章 风起3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四章 风起4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五章 风起5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六章 破斧1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七章 破斧2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八章 破斧3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九章 破斧4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三十章 破斧5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三十二章 破斧7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三十三章 破斧8 第三十四章 破斧9 第三十五章 解甲1 第三十六章 解甲2 第三十七章 解甲3 第三十八章 解甲4 第三十九章 解甲5 第四十章 解甲6 第四十一章 解甲7 第四十二章解甲8 第四十三章 蛰伏1 第四十四章 蛰伏2 第四十五章 蛰伏3 第四十六章 蛰伏4 第四十七章 蛰伏5 第四十八章 蛰伏6 第三十一章 破斧6 第四十九章 蛰伏7 第五十章 同车1 第五十一章 同车2 第五十二章 同车3 第五十三章 同车4 第五十四章 同车5 第五十四章 同车(五) 第五十五章 帝师1 第五十六章 帝师2 第五十七章 帝师3 第五十八章 帝师4 第五十九章 帝师5 第六十章 帝师6 第六十一章 帝师7 第六十二章 吴钩1 第六十三章 吴钩2 第六十四章 吴钩3 第六十五章 吴钩4 第六十六章 吴钩5 第六十七章 阑珊1 第六十八章 阑珊2 第六十九章 阑珊3 第七十章 阑珊4 第七十一章 阑珊5 第七十二章 阑珊6 第七十三章 惊涛1 第七十四章 惊涛2 第七十五章 惊涛3 第七十六章 惊涛4 第七十七章 惊涛5 第七十八章 惊涛6 第七十九章 惊涛7 第八十章 惊涛8 第八十一章 秋月1 第八十二章 秋月2 第八十三章 秋月3 第八十四章 秋月4 第八十五章 秋月5 第八十六章 秋月6 第八十七章 秋月7 第八十八章 秋月8 第八十九章 秋月9 第九十章 秋月10 第九十一章 披甲1 第九十二章 披甲2 第九十三章 披甲3 第九十四章 披甲4 第九十五章 披甲5 第九十六章 披甲6 第九十七章 披甲7 第九十八章 披甲8 第九十九章 真人1 第一百章 真人2 第一百零一章 真人3 第一百零二章 真人4 第一百零三章 真人5 第一百零四章 真人6 第一百零五章 庆州1 第一百零六章 庆州2 101 五代十国简表 102 冯道这个人物 103 五代时的着名女人 104 五代的君王与儿子及女人们 105 五代军事 107 平边策 108 诗经-大雅-韩奕 第一百零七章 庆州3 第一百零八章 庆州4 第一百零九章 庆州5 第一百一十章 庆州6 第一百一十一章 庆州7 第一百一十二章 庆州8 第一百一十三章 剧变1 第一百一十四章 剧变2 第一百一十五章 剧变3 引子 第七十三章 惊涛 第七十四章 惊涛 第七十五章 惊涛 第七十八章 惊涛 第116章 剧变4 117章 剧变5 第一百一十八章 剧变6 第一百一十六章 剧变4 第一百一十七章 剧变5 第一百一十九章 剧变7 第一百二十章 剧变8 第一百二十一章 剧变9 第一百二十二章 剧变㈩ 第一百二十三章 剧变(续一)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三十六章 洛阳7
《五代末年风云录》
作者:肖申克117
更新时间:2024-01-09 01:07:44
字数:10434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五代末年风云录 !

    ”兰奕忙了三天。才去拜见停驻在洛阳的郭威。

    郭威正在用餐,见韩奕前来,便招呼韩奕一起用餐。

    “谢太尉!在下已经用过饭了。”韩奕拜谢道。他瞅了瞅席上饭菜,不过是寻常的菜蔬三盘,郭威也不客气,继续闷着头大口吃饭,好像三天没吃过饱饭的样子。

    郭威吃得极快,掉下的蒸饼碎屑也被他扫进嘴里,最后就连盘中的汤水也被他用一块饼蘸着吃下,没有浪费一丁点粮食。大概注意到韩奕惊异的目光,郭威像半是自嘲半是诫地说道:

    “老夫自幼孤苦,过惯了清贫日子,现今虽位兼将相,但仍不敢忘本。你现在成了西京留守,万万不可学王守恩。”

    “太尉教诲,末将不敢忘。诗中有云,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韩奕点头称是,“末将家祖原本在青州地方也算殷实,但连年纷争,覆巢之下岂有完卵,至我父时,也不得不远行为人从吏。末将这些年来。东奔西走,见过无数百姓颠沛流离,今我虽富贵,但亦不敢忘本。末将虽不才,若为一县令,但教一县民生安康,为一州刺史,但教一方平安,为一道主官,但教一方百姓有立锥之地,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郭威抹了抹嘴,身背往交椅后仰:

    “在我大汉地方百余位郡守中,有两人治民有方,声誉闻于朝野。一为汝州刘审交,另外一位就是你韩奕韩子仲。你在郑州,极有善政,百姓爱戴,朝野皆知。现今,你成为西京留守兼河南府尹,洛阳非郑州可比,你准备如何治理洛阳一方?”

    “不欺民、不扰民、不录民!”韩奕接口道。

    “就这九个字?”郭威诧异道。

    “观他人之所以失,便是吾所以得也!”韩奕回道。

    “哦?说来听听。”郭威见韩奕有备而来,颇有考究的意思。

    “太尉命我来洛阳,末将不敢不来。这三日以来,末将命人清理王守恩的私财,共计三十余万贯,请太尉过目。”韩奕将清单献上。郭威瞄了一眼清单,并不吃惊,因为他早有心理准备。

    韩奕又命侯在外面的郑宝搬进来一堆文书,将郭威面前的席案堆得满满,他不顾郭威诧异的脸色,继续说道:“王守思之罪,其一是横加征敛,民不聊生。洛阳一道,夏秋苗上每亩麻、农具等钱,省司原定钱十六,乃王守恩到任,每亩加钱至四十文,每顷配柴五围、炭三秤,又放丝三万两配织绢五千匹,管内二十余县,大抵如是。其它抒厕、行乞之人,亦不免课率,骇人听闻;

    其二是严刑峻法,每在府中视事,官吏小有忤旨,即令倒拖而出,至数百步外方止,体无完肤。其子纵奴行凶,当街杀人,横行不法,百姓更是闻声色变。

    其三是纵人为盗。王守恩暗中使人乘夜潜入富室为盗,劫取富户钱财,末将已经捉拿其爪牙一百三十七人,证据确凿,其中大半已经认罪,小

    郭威见韩奕逐一论述,每一条都有事主、犯人、证人、保人一干人等签字画押,做得是滴水不漏,这让郭威心中十分惊讶,但见韩奕顶着一对黑眼圈,便恍然知晓。

    “方才太尉问我如何治理洛阳,末将以为,凡是王守恩在洛阳倒行逆施之举皆废,则洛阳无事!百姓需要的不是官府三令五申地申明法纪,而是休养生息。

    “好!”郭威喜道,“让你来洛阳,我可以无书了。”

    “末将愿勉力而为。”韩奕保证道。

    “王守恩搜罗的钱财,不知你如何处置?”郭威又问道。这是个所有人都很关心的话题。

    “末将正要向太尉禀报。这些钱财本是不义之财,末将以为,凡是有据可查的,不如原数返还给事主,既能挽回民心,也显得朝廷仁慈。这全是太尉所赐。即便如此,末将以为这三十万也不可能尽数返还清,估计会有结余二十万贯,不如由太尉顺路带回京师?”韩奕道,他将功劳全都算在郭威头上。

    三十万贯钱财,当然不可能全部散之于民,除非你能有详实证据证明自己被王守恩敲诈去多少钱财。王守恩自己在洛阳拥有不少地产、别墅、商号,贪污而来的,部下孝敬的,他的钱多得恐怕连他自己都无法说清楚来源。

    所以,这三十万韩奕估计能剩下大半,他当然不敢私吞了。他准备花小钱补偿洛阳人,并且借花献佛,将大钱移交给郭威自己处理。

    郭威十分满意,因为韩奕此举,不仅能让郭威在洛阳人面前得了好名声,还能让他带着一大笔钱回京。至于大这大笔钱如何处置,是充入国库。还是成了枢密院的小金库,或者干脆落进郭威自己的腰包,韩奕并不关心。

    “你新官上任,不需花钱?”郭威脸上似笑非笑。

    韩奕连忙道:“末将有一事,想请太尉代为奏请朝廷。”

    “何事?”

    “洛阳号称水陆交会繁华大都,但民生凋敝如此,令人抚腕叹息。眼下三叛皆平,正是百姓休养生息之时,今年天灾不断,若是朝廷能将洛阳今年的秋税减去五成,末将代洛阳父老感激不尽!”

    郭威哑然失笑:“好你个韩子仲,新官上任,便送给洛阳人一份大礼!”

    “请太自成全!”韩奕再拜道。

    郭威忽然觉察到,韩奕颇有手腕机谋。韩奕虽然看似倾囊以献,但朝廷若是同意减免秋税,则朝廷得到那二十万贯,又赢得优柔百姓的名声,洛阳百姓得到实惠,会对韩奕本人感激不尽,韩奕将来也好在洛阳为官,而这一切都将是他郭威一手促成的。

    这倒不是韩奕想出来的点子,却是他的部下刘德与餐居润二人绞尽脑汁想到的主意,面对一座钱山,总得要让自己得到一点好处,哪怕仅仅是官声。至于王守恩在洛阳一地的所有田庄、别墅与商铺,倒不为人所注意,全都已经易姓为韩了,所以韩奕也不是一点实惠也有捞到。

    “此事包在老夫身上!”郭威拍着胸脯说道。

    谢太尉!”韩奕闻言大喜。

    郭威的目光落在了郑宝的身上,他见郑宝虽然身着寻常的褐色军衣,但英姿勃发,面如冠玉,又见他尚年轻稚嫩,但侍立在一旁恭敬守礼,心中好奇。

    “这是我义弟,维 ”名宝。晋末时辽人南掠。他父母双亡。流离之中遇上代,图为身世相似,我便认他为弟。今年他年已十六,我给他取了个表字,曰:冠侯!”韩奕机警,连忙将郑宝引到郭威面前。

    “郑宝拜见郭公!”郑宝行着军礼。

    “免礼!”郭威颌首,疑惑道:“魏国公符彦卿的表字,也是“冠侯。吧?”

    “正是如此!”韩奕回道。

    “看来你对令弟的期望颇大,就是不知郑宝有何本事?”郭威问道。

    郑宝上前,用他虽清脆但洪亮的嗓子说道:“回郭公小人练习弓马枪棒,已经有不少年头,虽然只是初窥门径,但也算是略有小成。平日里也读过一些书,学得文武艺,卖与帝王家。”

    好志气!”郭威捋须赞道,“愿我朝再添一个冠侯!”

    第二日,郭威便离开了洛阳,启程还东京大梁,并且带着帮奕献上的二十万贯巨款。

    皇帝刘承佑亲自率领文武百官,郊迎郭威的凯旋而归,郭威立下如此大功,理应受此殊荣。但年轻的皇帝。忽然发现自己在欢迎的人群之中,成了一个配角,人们围着郭威歌功颂德,郭威好比郭子仪复生,似乎忘了高呼皇帝陛下的英明决策。

    有大功,当然要大赏,郭威立刻加兼侍中。讨平三叛,郭威不以己功,反推他人。辞了朝廷让他加领藩镇节度使的赏赐。韩奕这个大功臣的新职务,不仅被朝廷默认,并且也加兼侍中,摇身一变,位兼将相。以韩奕的年纪,以及他崛起的速度,近世罕见。

    不仅郭威与韩奕等参与平叛的武将们各获封赏,就是并无功劳的朝中大臣们,宰相、枢密、宣徽、三司、侍卫使九人,与郭威如一,还有各地藩帅们也各有封赏。

    史弘举加兼中书令,加寰贞固司徒,苏逢吉司空,苏禹佳左仆射,杨邻右仆射。诸大臣议,以朝廷执政漆加恩,恐藩镇触望,结果又加天雄节度使高行周守太师,山南东道节度使安审椅守太傅。泰宁节度使符彦卿守太保,河东节度使刘崇兼中书令。

    己未,加忠武苹度使刘信、天平节度使慕容彦超、平卢节度使刘妹并兼侍中。辛百,加朔方节度使冯晖、定难节度使李彝殷兼中书令。这李彝殷乃党项平夏部首领,一向望风而动,中原凡是有人阴谋作乱,他便与之勾结,邀以重略,此次李守贞谋反,李彝殷也不例外,但朝廷也知而不问。同样,保大留后王饶也与李守贞勾结,但朝廷也不过问。

    冬,十月,壬申,加义武节度使孙方简、武宁节度使刘贷同平章事;壬午,加吴越王弘 叔尚书令,楚王希广太尉;丙戌,加荆南节度使高保融兼侍中。

    郭威推功他人,本属一件值得赞扬的事,但朝廷将天下人都赏了个,遍,怎一个“滥”字了得?

    初冬季节,百草昏黄,一片萧瑟。

    唯有晴空万里,天地间显得空旷深远,数支鹰鹘在高空中盘旋。邸山下的官道上,几辆马车徐徐西行,正是新任西京判官薛居正携着他的家眷赴任。

    此前,薛居正是东京开封府的判官,不过他得罪了史弘举。这事说来也怪不了别人,那史弘举权势酒天,其部下更是目中无人,有几全部下吏公报私仇,诬陷别人犯法。薛居正身为判官,掌管刑狱诉讼,审明案情,反将那几位小吏逮入大牢中,这惹恼了史弘肇。但薛居正为人清正刚直,又精于律法,做卓又滴水不漏。让史弘肇一时找不到机会。

    恰逢王守恩逃到了大梁,他嫉恨韩奕,一边散尽家财为自己脱罪,一边贿略史弘肇等人,说韩奕在洛阳遍逮官吏,是因为与自己有私仇的缘故,恳请朝廷派精干之官接管洛阳刑律。王守恩虽然在洛阳的财产被抄掠一空,并不代表他在东京大梁没有私产。

    所以薛居正就被史弘举窜出了大梁,眼不见心不烦。

    “夫君,我早就提醒过你多次,要与人为善,不要得罪别人,这下好了,得罪了史弘肇,被窜到了洛阳,不知何时才能回到大梁。”其妻在耳边埋怨道。

    望着车外的景致,薛居正心中正难得有一片宁静,听到妻子报怨,却无言以对,原因是他惧内。

    “你怎么不说话?”妻子怒道。

    “为夫以为,去洛阳也不错,至少可以避开权贵。”面对骄悍的妻子,薛居正淡然说道。

    “哼!你这脑子是如何想的?”妻子更加不悦。“那姓韩的跟姓王的之间的事,朝廷分明就不想管,拿你去顶上。要知姓韩的可是洛阳的头面人物,又是禁军大将,姓王的被罢了官,就是落毛的凤凰,能有多大的能耐?你这人太倔,要换我这个妇道人家,宁肯得罪姓王的,也不会去得罪姓韩的!”

    “嗯,夫人说的是!”薛居正唯唯诺诺地说道。心中想的却完全相反。

    “大人!”坐在车前的马夫看不过去,开腔说道,小人听说那姓韩的是位好官,咱们这一路西行,经过郑州地界,这郑州就比它郡要富足得多,郑州人都说全拜他所赐。

    去年天灾不断,今年十州九蝗,又逢朝廷用兵,咱们草民百姓,不图个啥,就图个能遇到个好点的官”

    马夫一边赶着马车,一边抱怨着,浑然不顾主人家都没在听。

    马车颠簸,在这摇摇晃晃中,薛居正一边想着心事,一边思索着将来在洛阳任上的事情。再瞧瞧天色,西天的彩霞已经淡去,一弯新月已经爬了上来,薛居正暗恼自己只知道赶路,忘了找个村落歇脚。

    耸居正吩咐马夫停了下来,就地找个地方歇脚。

    蓦的,几声清脆的马鞭声响起,数十骑自北边疾驰而来。官道太窄,马队到了跟前,纷纷放慢奔行的速度,每位骑士的马鞍上都挂满了猎物。

    奔在最前头的一位年轻人,高举起右臂,身后刻悍的军士们立刻勒马停下,人马如一,干净利索。

    “天色已晚,今夜就在此过夜。”年轻人命令道。

    “遵命,将军!”众军士齐声应道。

    这位年轻人注意到薛居正一行人的存在,他向薛居正走去。,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一,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飞快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2009大河网络 苏ICP备2024066333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13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