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五代末年风云录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引子 引子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一章 不归1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二章 不归2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三章 不归3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四章 不归4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五章 不归5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六章 不归6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七章 不归7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八章 不归8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九章 不归9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十章 香阵1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十一章 香阵2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十二章 香阵3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十三章 香阵4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十四章 香阵5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十五章 香阵6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十六章 香阵7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十七章 不辰1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十八章 不辰2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十九章 不辰3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二十章 不辰4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二十一章 黍离1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二十二章 黍离2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二十三章 黍离3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二十四章 黍离4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二十五章 黍离5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二十六章 何求1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二十七章 何求2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二十八章 何求3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二十九章 何求4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三十章 何求5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三十一章 行路1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三十二章 行路2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三十三章 行路3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三十四章 行路4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三十五章 行路5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三十六章 行路6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三十七章 行路7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三十八章 行路8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三十九章 行路9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四十章 徘徊1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四十一章 徘徊2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四十二章 徘徊3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四十三章 徘徊4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四十四章 徘徊5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四十五章 徘徊6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四十六章 徘徊7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四十七章 徘徊8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四十八章 何朝1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四十九章 何朝2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五十章 何朝3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五十一章 何朝4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五十二章 何朝5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五十三章 何朝6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五十四章 何朝7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一章 非刑1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章 非刑2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三章 非刑3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四章 非刑4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五章 非刑5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六章 非刑6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七章 非刑7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八章 非刑8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九章 道1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章 道2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一章 道3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二章 道4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三章 道5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四章 道6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五章 鹊起1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六章 鹊起2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七章 鹊起3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八章 鹊起4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九章 鹊起5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章 鹊起6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一章 鹊起7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杂谈1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二章 鹊起8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三章 鹊起9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四章 鹊起10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五章 尘埃1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六章 尘埃2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七章 尘埃3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八章 尘埃4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九章 尘埃5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三十章 洛阳1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三十一章 洛阳2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三十二章 洛阳3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三十三章 洛阳4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三十四章 洛阳5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三十五章 洛阳6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三十六章 洛阳7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三十七章 洛阳8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三十八章 洛阳9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三十九章 嘉庆1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四十章 嘉庆2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四十一章 嘉庆3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四十二章 嘉庆4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四十三章 嘉庆5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四十四章 嘉庆6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四十五章 嘉庆7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四十六章 嘉庆8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四十七章 梁山1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四十八章 梁山2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四十九章 梁山3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五十章 梁山4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五十一章 梁山5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五十二章 梁山6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五十三章 梁山7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五十四章 梁山8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五十五章 梁山9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五十六章 惊变1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五十七章 惊变2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五十八章 惊变3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五十九章 惊变4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六十章 惊变5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六十一章 惊变6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六十二章 惊变7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六十三章 惊变8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六十四章 惊变9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六十五章 冬雪1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六十六章 冬雪2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六十七章 冬雪3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六十八章 冬雪4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七十章 冬雪6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七十一章 冬雪7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七十二章 冬雪8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一章 新朝1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章 新朝2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三章 新朝3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四章新朝4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五章 新朝5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六章 新朝6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七章 桃夭1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八章 桃夭2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九章 桃夭3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章 桃夭4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一章 桃夭5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二章 桃夭6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三章 关山1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四章 关山2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五章 关山3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六章 关山4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七章 关山5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八章 关山6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九章 关山7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章 关山8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一章 风起1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二章 风起2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三章 风起3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四章 风起4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五章 风起5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六章 破斧1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七章 破斧2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八章 破斧3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九章 破斧4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三十章 破斧5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三十二章 破斧7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三十三章 破斧8 第三十四章 破斧9 第三十五章 解甲1 第三十六章 解甲2 第三十七章 解甲3 第三十八章 解甲4 第三十九章 解甲5 第四十章 解甲6 第四十一章 解甲7 第四十二章解甲8 第四十三章 蛰伏1 第四十四章 蛰伏2 第四十五章 蛰伏3 第四十六章 蛰伏4 第四十七章 蛰伏5 第四十八章 蛰伏6 第三十一章 破斧6 第四十九章 蛰伏7 第五十章 同车1 第五十一章 同车2 第五十二章 同车3 第五十三章 同车4 第五十四章 同车5 第五十四章 同车(五) 第五十五章 帝师1 第五十六章 帝师2 第五十七章 帝师3 第五十八章 帝师4 第五十九章 帝师5 第六十章 帝师6 第六十一章 帝师7 第六十二章 吴钩1 第六十三章 吴钩2 第六十四章 吴钩3 第六十五章 吴钩4 第六十六章 吴钩5 第六十七章 阑珊1 第六十八章 阑珊2 第六十九章 阑珊3 第七十章 阑珊4 第七十一章 阑珊5 第七十二章 阑珊6 第七十三章 惊涛1 第七十四章 惊涛2 第七十五章 惊涛3 第七十六章 惊涛4 第七十七章 惊涛5 第七十八章 惊涛6 第七十九章 惊涛7 第八十章 惊涛8 第八十一章 秋月1 第八十二章 秋月2 第八十三章 秋月3 第八十四章 秋月4 第八十五章 秋月5 第八十六章 秋月6 第八十七章 秋月7 第八十八章 秋月8 第八十九章 秋月9 第九十章 秋月10 第九十一章 披甲1 第九十二章 披甲2 第九十三章 披甲3 第九十四章 披甲4 第九十五章 披甲5 第九十六章 披甲6 第九十七章 披甲7 第九十八章 披甲8 第九十九章 真人1 第一百章 真人2 第一百零一章 真人3 第一百零二章 真人4 第一百零三章 真人5 第一百零四章 真人6 第一百零五章 庆州1 第一百零六章 庆州2 101 五代十国简表 102 冯道这个人物 103 五代时的着名女人 104 五代的君王与儿子及女人们 105 五代军事 107 平边策 108 诗经-大雅-韩奕 第一百零七章 庆州3 第一百零八章 庆州4 第一百零九章 庆州5 第一百一十章 庆州6 第一百一十一章 庆州7 第一百一十二章 庆州8 第一百一十三章 剧变1 第一百一十四章 剧变2 第一百一十五章 剧变3 引子 第七十三章 惊涛 第七十四章 惊涛 第七十五章 惊涛 第七十八章 惊涛 第116章 剧变4 117章 剧变5 第一百一十八章 剧变6 第一百一十六章 剧变4 第一百一十七章 剧变5 第一百一十九章 剧变7 第一百二十章 剧变8 第一百二十一章 剧变9 第一百二十二章 剧变㈩ 第一百二十三章 剧变(续一)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七章 鹊起3
《五代末年风云录》
作者:肖申克117
更新时间:2024-01-09 01:07:31
字数:11060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五代末年风云录 !

    “传我军令,筑城!”郭威坐在中军帐中,不慌不忙地发布了他第二个命令。

    一声令下,郭威将城外变成了一个大工地。白文珂在河西竖栅,常思在城南,郭威则在河东,附近州县的二万余百姓被拉来,命白文珂督领,四面掘长壕,筑连城。韩奕、郭崇威、曹威、李荣等兵将,则环城列阵,严阵以待,以备守军出城来攻。

    暗夜中,韩奕与部下们巡查河滨。远处的灯火下,大军与民壮仍在连夜筑城。

    呼延弘义道:“老七,你说李守贞会不会派人出城来攻?”

    “不知道。”韩奕回答很干脆,“他今夜要是不遣人出来,就一点机会也没有了。这几万人挑灯夜战,就是筑十座汴梁城也行。”

    “要是这连垒筑成,李守贞不是坐以待毙吗?”呼延弘义嚷嚷道,“若是换成我,宁愿当丧家之犬,也不当被关子牢笼里的猛虎。被关起来的猛虎,就是病猫,太尉这一招既简单又毒辣。”

    “李守贞派兵出来又能如何?这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插翅难飞。”蔡小五道,“他要是不出城,我们哪里去找立功的机会?”

    城南忽然传来震天的惊呼声:“贼军出城了!”

    韩奕手指呼声传来方向,晒笑道:“看吧,李守贞坐不住了。”

    城南忽然洞开,奔出近千人马。李守贞坐不住了,在城外连垒还未完工之时,命王三铁率精锐,趁夜攻击郭威大军。

    王三铁是员悍将,手中一把铁槊在他手中轻若无物,迎面阻拦的正是昭义节度使常思的部下军士,被他手中铁槊刺得人仰马翻。正在筑城的百姓一哄而散,逃命去了。

    “贼军出城了!”汉军惊呼起来。

    他们被王三铁打了个措手不及,纷纷披靡,倒在血泊之中。常思刚刚睡下,他慌张地出帐来到阵前,见前面人影晃动,喊杀声此起彼伏。

    “我的兵器呢?谁在前面指挥?”常思惊呼道。

    “不知道!”牙兵说道。

    蓦的,前方大批军士如流水一般涌来,正是自己的部下,他们被敌军杀得屁滚尿流。慌乱中,常思的亲卫牙兵被溃兵冲乱。

    “给我留下,不准逃!临阵脱逃者,斩!”常思高呼道。

    但是部下们已经听不到主帅的呼声,黑夜与火光交替之中,部下们六神无主,如无头的苍蝇横冲乱撞。常思又急又气又恼又怕,他恐惧的不是李守贞的刀,而是郭威的军法。

    “常帅,暂且率众退后!”一个响亮的声音救了常思。韩奕率领着郑州义勇军赶到。

    “贼军势大,将军小心!”常思已经顾不上面子问题,领着牙兵往后退。

    韩奕引弓便射,倒下的却是常思的溃兵,部下们纷纷射箭,常思的部下们被射蒙了,纷纷止步。

    “勿冲撞我军主阵,从我两翼散开!”韩奕怒吼道。令他哭笑不得的是,贼军离得还远着呢,这些泽、潞等地的军士已经六神无主了。

    将熊熊一窝!

    韩奕立马横枪,他用手中的枪与箭,告诉这些胆小鬼们,离我远点。乱兵们好汉不吃眼前亏,纷纷往义勇军两翼逃去。

    “向前压上!”韩奕见溃兵让出了通路,时不宜迟,立刻命令道。

    呼延弘义率步军第一军一千五百名士卒在前,朱贵率第二军一千五百名士卒在后,蔡小五率三百刀斧手紧随其后,弩手指挥使吴大用次之,韩奕自率牙兵与李威等居中,陈顺、冯奂章率马军军士弃马,保护后翼。

    四千余义勇军,大踏步向前,快而不乱。郭威领着中军赶到,亲自靠前道:“子仲,敌军意在毁城垒,勿须死战。”

    “不死战,敌军以为可欺,日日前来挑衅,毁我工事。请太尉令鼓手擂鼓!”韩奕回头高呼道,“末将去去就来!”

    火光中,韩奕率众趋前,誓不回头!

    “来人,唤鼓手二百列阵于此!”郭威见韩奕说的豪气,将手中的青铜大刀插在地上,大呼,“击鼓,为韩子仲助战!”

    咚、咚、咚咚。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

    危难见英雄,最高统帅郭威亲自击鼓,以壮义勇军声势。

    如雷的鼓声,令军士们的心房随之一起跳动。义勇军军士踏着鼓声,勇往直前,奔往白天刚筑成雏形的长长营垒。火光之中,敌军凶猛地扑来,撞在了义勇军前阵上。

    王三铁觉得自己撞在了一块铁板之上,方才他杀得顺风顺水,正觉得得意之时,见前方部下的攻势缓了下来。火光之中,见无数支弩箭从空中落下,部下纷纷倒下。王三铁暴喝一声,领着麾下精兵踊跃向前,向着挡在前方的汉军撞了过去。

    “来的好!”呼延弘义大呼,不退反进,带领自己的步军第一军迎头痛击。如洪水撞上了堤坝,一方视死如归,一方堪堪硬抗住洪水的侵袭。呼延弘义手中的大刀飞舞起来,上砍马背,下砍马腿,飞快地斩杀七八位敌军。

    敌军攻势稍退,但仍前赴后继地扑面而来,呼延弘义并不恋战,早得了韩奕的吩咐,连忙挥师飞快有序地向左翼退去。

    王三铁发现自己又撞上了第二层堤坝,在撞向堤坝之前,他还得冒着从天下掉下来的密集弩箭,箭雨一波又一波,让他的部下付出百十来人的代价。

    第二层堤坝忽然像是崩溃了,朱贵在稍作抵挡一下,向右翼退去。蔡小五的斧手们则向前压上,三百大斧挥起处,人头与断肢乱飞。

    王三铁很快就感到力不从心——他发现自己像是从一开始就落入了圈套。

    不远处,韩奕冷静地注视着前方,一声号角之后,刚退战阵的呼延弘义与朱贵的步军分别从两翼压上,连同蔡小五,呈三面合围的方式,死死地咬住王三铁剩下不足六百部下。

    地形对敌军相当不利,他们挤在狭小的土石寨垒当中,施展不开,相互推搡与践踏。

    这是韩奕为敌军选择的战场,这战场就是敌军的坟场。韩奕轻蔑地挥舞着铁枪。

    义勇军马军,个个都是善射之辈,他们居高临下,引弓放箭,箭矢从三面天空降下,将敌军当成了活靶子,惨叫声在人群中响起,更不必说弩箭营。吴大用的弩箭营,分为三队,张弩、进弩、发弩,有条不紊,弩箭越过蔡小五等人的头顶,向敌军中飞去,持续不断地攻击。恐惧在军士当中迅速地被放大。

    “杀啊、杀啊!”义勇军此起彼伏地呐喊。

    “杀啊、杀啊!”更多的汉军前来助战。

    长枪大斧如林而至,敌军仍顽强坚持,他们也有自己的骄傲与胆气。但义勇军绝无后退之由,因为他们的主帅韩奕已经放弃了居中指挥,冲到了最前头。

    战马跃过被敌军死尸填满的长壕,韩奕手中的铁枪倏地向前突刺,两位敌军木然地抬头望着那寒光闪现,恐惧甚至让他们无法移动双腿。寒光一闪,铁枪击穿了当面一人的胸膛,余力未消,枪尖带着此人的血肉,又刺穿了另一位。

    “起!”韩奕暴喝一声。铁枪串起两位倒霉蛋,划过一道弧线,重重砸在敌军人群之中。

    敌军如潮水一般后退,蓦地,人群又如同沸汤四散。呼延弘义持着大刀冲入了敌群之中,如同切瓜一样,肆无忌惮地收割着头颅,鲜血四溅。他的部下党进与他齐头并进,这两位大汉成了敌军索命无常。

    “将军暂且止步,请做壁上观,看我等小卒杀敌!”党进回头高呼道。话音未落,党进扭头跟随呼延弘义又杀入了敌群之中。

    韩奕止住了冲杀,因为既便他想,也无法再向前一步,部下们已经蜂拥而上,将战场与他隔开。韩奕做了一个主将应该做的,在完成布署并作必要的士气激励之后,回到自己的岗位上,剩下的就是收拾残局。

    郭威也做了身为全军最高统帅应该做的,他停止了击鼓,站在高阜上,满意地眺望着不远处的战场。此起伏落的喊杀声,令他自豪,而敌军的哭喊让他想发笑。

    王三铁心胆俱裂,大有被包围在城外的危险,他不得不往后急退。义勇军趁机掩杀敌后,直到迫近城墙方才勒兵止步,王三铁只带回百来人,犹自心有余悸。失败的阴影将与他不离不弃。

    天亮时,汉军将校齐聚郭威帅帐之中。昭义节度使常思面带羞愧地跪在帐中,向郭威请罪。

    “何罪之有?”郭威冷哼地问道。

    “属下御下不严,致部下临阵忙乱,几为贼所乘!”常思伏在地上,不敢抬头。

    郭威对常思一向尊敬,只因为他幼时父亲战死,母亲又亡,后来不得不依附故人常氏生活。大概是常思也姓常,郭威微时视常思为季父,当他成为当朝最有权力的人之一,他依然尊敬如故1。

    可如今,正是这位季父不仅让自己蒙受重大战损,更是损害了自己身为主帅的威信。他早就料到守军会出城毁栅垒,叮嘱部下们小心提防,不料城还未筑城,就被毁去了不少,顺带着也死伤不少。

    常思如小鸡啄米一般地磕头认罪,诸将见他认罪彻底,又是一把年纪,纷纷求情。

    “常帅老了,还是回潞州去吧!”郭威面色稍霁,算是格外开恩,将常思打发走。常思低着头走出大帐,不敢说一个不字。

    郭威这才眼不见心不烦:“传郑州义勇军都头及以上将校入帐!”

    韩奕领着部下们走了进来,郭威起身迎上前来道:“子仲真良将也!”

    “幸不辱命。”韩奕微微笑道,“有诸军前来助战,谅敌军也不敢太嚣张。”

    郭威满意地一一询问义勇军诸人的名姓,这当中有许多人他能叫出名姓来。

    “呼延是位真男子!”郭威拍着呼延弘义的胸脯赞道,昨夜他看到呼延弘义列阵于前,奋不顾身的情景。

    “还是太尉说话实在,我老粗就爱听这个。”呼延弘义挠头道。

    “哈哈,天底下恐怕唯有呼延最朴实可爱,我还记得当初在洛阳,你打了我一拳。”郭威戏谑道。

    呼延得意的神情,倏地为之一变,那一拳本是吴大用所为,只好抱怨道:“太尉还记着这事?看来太尉爱记仇。”

    帐内诸将闻言色变,然而郭威却笑道:“昨夜你立下大功,这仇就算揭过了。然而有功必赏,你想得到什么赏赐?”

    呼延弘义喜道:“那赏个节度使给我做做,就是不知太尉有没有这个权力……”

    “住口!”韩奕连忙止住道。

    郭威道:“节度使嘛?也不是不可以,不过……”

    “不过什么?”呼延弘义追问道,两眼放光。帐中众将哄笑起来。

    “你立的功还不够多,等你积累足了功劳,就是不想当节度使也不成了。”郭威双手一摊,“韩子仲都还不是节度使呢!”

    “太尉,有件事我认为朝廷不地道……”呼延弘义还在对韩奕当初被授为郑州防御使的事情,耿耿于怀。韩奕连忙将他扯到一边,防止他说出犯忌的话来。

    “太尉,呼延粗鄙,请太尉恕罪。”韩奕说道。

    郭威摆了摆手:“此事你知我知。今子仲率部在我麾下作战,保管无人能抹杀尔等的功劳。”

    郭威身为枢密使,如今说话斩钉截铁。

    呼延弘义悄悄地对韩奕说道:“看吧,太尉都如此说,你别以为我傻。”

    韩奕瞪了他一眼,原来呼延弘义这是装傻,看来这个汉子也有粗中有细的一面。那一边,郭威命人当场对义勇军赏赐钱帛,诸将齐齐祝贺。

    当日晨,郭威命义勇军镇守城南,填补常思军留下的空白,又亲自去义勇军营中慰问。修筑栅垒仍在继续,李守贞每日登城探看,心中不安,每夜派兵出城毁城,但是却赶不上汉军的建筑速度,只落得损兵折将。

    郭威巡查栅垒,指挥作战,亲冒锋矢,无不幅巾短衣,与士卒同甘共苦,而在军中与大将议事,郭威又常常卸去铁甲,褒衣博带,温言和色,军中将士无不誓死效命。

    三日之后,河中城被一道长壕与栅垒包围,沿河汉军又遍设火铺,延长数十里,汉军诸部更番巡守,郭威又遣水军操舟河滨,日夜防备,遇有城内潜出的探子,无不捕获。

    “大王当为天子,此天命所归,凡人不可夺大王之势也。惟现在分野有灾,须待磨灭将尽,单剩得一人一骑,方是大王鹊起之时!”国师总伦在李守贞耳边如是说。

    “对,我当为天子,这是天命所归!”李守贞已经利令智昏,失去了基本的判断力。

    欲望迷昏了他的头脑,他早已忘记了自己昔日的勇猛与铁血。

    ~~~~~~~~~~~~~~~~~~~~~~~~~~~~~~~~~~~~~~~~~~~~~~~~~~`

    注1:一说,郭威原本姓常,自幼丧父,随母嫁给郭氏。郭父原为顺州刺史,死于燕军之手。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飞快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2009大河网络 苏ICP备2024066333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13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