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五代末年风云录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引子 引子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一章 不归1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二章 不归2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三章 不归3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四章 不归4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五章 不归5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六章 不归6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七章 不归7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八章 不归8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九章 不归9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十章 香阵1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十一章 香阵2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十二章 香阵3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十三章 香阵4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十四章 香阵5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十五章 香阵6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十六章 香阵7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十七章 不辰1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十八章 不辰2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十九章 不辰3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二十章 不辰4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二十一章 黍离1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二十二章 黍离2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二十三章 黍离3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二十四章 黍离4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二十五章 黍离5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二十六章 何求1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二十七章 何求2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二十八章 何求3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二十九章 何求4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三十章 何求5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三十一章 行路1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三十二章 行路2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三十三章 行路3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三十四章 行路4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三十五章 行路5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三十六章 行路6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三十七章 行路7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三十八章 行路8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三十九章 行路9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四十章 徘徊1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四十一章 徘徊2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四十二章 徘徊3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四十三章 徘徊4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四十四章 徘徊5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四十五章 徘徊6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四十六章 徘徊7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四十七章 徘徊8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四十八章 何朝1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四十九章 何朝2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五十章 何朝3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五十一章 何朝4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五十二章 何朝5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五十三章 何朝6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五十四章 何朝7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一章 非刑1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章 非刑2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三章 非刑3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四章 非刑4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五章 非刑5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六章 非刑6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七章 非刑7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八章 非刑8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九章 道1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章 道2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一章 道3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二章 道4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三章 道5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四章 道6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五章 鹊起1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六章 鹊起2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七章 鹊起3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八章 鹊起4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九章 鹊起5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章 鹊起6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一章 鹊起7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杂谈1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二章 鹊起8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三章 鹊起9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四章 鹊起10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五章 尘埃1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六章 尘埃2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七章 尘埃3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八章 尘埃4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九章 尘埃5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三十章 洛阳1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三十一章 洛阳2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三十二章 洛阳3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三十三章 洛阳4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三十四章 洛阳5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三十五章 洛阳6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三十六章 洛阳7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三十七章 洛阳8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三十八章 洛阳9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三十九章 嘉庆1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四十章 嘉庆2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四十一章 嘉庆3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四十二章 嘉庆4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四十三章 嘉庆5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四十四章 嘉庆6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四十五章 嘉庆7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四十六章 嘉庆8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四十七章 梁山1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四十八章 梁山2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四十九章 梁山3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五十章 梁山4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五十一章 梁山5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五十二章 梁山6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五十三章 梁山7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五十四章 梁山8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五十五章 梁山9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五十六章 惊变1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五十七章 惊变2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五十八章 惊变3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五十九章 惊变4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六十章 惊变5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六十一章 惊变6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六十二章 惊变7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六十三章 惊变8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六十四章 惊变9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六十五章 冬雪1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六十六章 冬雪2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六十七章 冬雪3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六十八章 冬雪4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七十章 冬雪6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七十一章 冬雪7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七十二章 冬雪8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一章 新朝1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章 新朝2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三章 新朝3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四章新朝4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五章 新朝5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六章 新朝6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七章 桃夭1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八章 桃夭2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九章 桃夭3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章 桃夭4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一章 桃夭5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二章 桃夭6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三章 关山1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四章 关山2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五章 关山3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六章 关山4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七章 关山5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八章 关山6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九章 关山7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章 关山8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一章 风起1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二章 风起2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三章 风起3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四章 风起4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五章 风起5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六章 破斧1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七章 破斧2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八章 破斧3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九章 破斧4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三十章 破斧5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三十二章 破斧7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三十三章 破斧8 第三十四章 破斧9 第三十五章 解甲1 第三十六章 解甲2 第三十七章 解甲3 第三十八章 解甲4 第三十九章 解甲5 第四十章 解甲6 第四十一章 解甲7 第四十二章解甲8 第四十三章 蛰伏1 第四十四章 蛰伏2 第四十五章 蛰伏3 第四十六章 蛰伏4 第四十七章 蛰伏5 第四十八章 蛰伏6 第三十一章 破斧6 第四十九章 蛰伏7 第五十章 同车1 第五十一章 同车2 第五十二章 同车3 第五十三章 同车4 第五十四章 同车5 第五十四章 同车(五) 第五十五章 帝师1 第五十六章 帝师2 第五十七章 帝师3 第五十八章 帝师4 第五十九章 帝师5 第六十章 帝师6 第六十一章 帝师7 第六十二章 吴钩1 第六十三章 吴钩2 第六十四章 吴钩3 第六十五章 吴钩4 第六十六章 吴钩5 第六十七章 阑珊1 第六十八章 阑珊2 第六十九章 阑珊3 第七十章 阑珊4 第七十一章 阑珊5 第七十二章 阑珊6 第七十三章 惊涛1 第七十四章 惊涛2 第七十五章 惊涛3 第七十六章 惊涛4 第七十七章 惊涛5 第七十八章 惊涛6 第七十九章 惊涛7 第八十章 惊涛8 第八十一章 秋月1 第八十二章 秋月2 第八十三章 秋月3 第八十四章 秋月4 第八十五章 秋月5 第八十六章 秋月6 第八十七章 秋月7 第八十八章 秋月8 第八十九章 秋月9 第九十章 秋月10 第九十一章 披甲1 第九十二章 披甲2 第九十三章 披甲3 第九十四章 披甲4 第九十五章 披甲5 第九十六章 披甲6 第九十七章 披甲7 第九十八章 披甲8 第九十九章 真人1 第一百章 真人2 第一百零一章 真人3 第一百零二章 真人4 第一百零三章 真人5 第一百零四章 真人6 第一百零五章 庆州1 第一百零六章 庆州2 101 五代十国简表 102 冯道这个人物 103 五代时的着名女人 104 五代的君王与儿子及女人们 105 五代军事 107 平边策 108 诗经-大雅-韩奕 第一百零七章 庆州3 第一百零八章 庆州4 第一百零九章 庆州5 第一百一十章 庆州6 第一百一十一章 庆州7 第一百一十二章 庆州8 第一百一十三章 剧变1 第一百一十四章 剧变2 第一百一十五章 剧变3 引子 第七十三章 惊涛 第七十四章 惊涛 第七十五章 惊涛 第七十八章 惊涛 第116章 剧变4 117章 剧变5 第一百一十八章 剧变6 第一百一十六章 剧变4 第一百一十七章 剧变5 第一百一十九章 剧变7 第一百二十章 剧变8 第一百二十一章 剧变9 第一百二十二章 剧变㈩ 第一百二十三章 剧变(续一)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七章 破斧2
《五代末年风云录》
作者:肖申克117
更新时间:2024-01-09 01:08:21
字数:10274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五代末年风云录 !

    二着横尸当场的契丹人。韩奕面带忧虑也 ※

    “兄弟们干的不赖,我自会有赏赐送到。”韩奕时众人说道。

    “谢相公!”铁骑军军士们齐声称谢。

    “相公怎会在这里?”曹彬问道,脸上仍挂着一场小胜的兴奋之色。

    “我本只是来实地查看地形,却未料到正遇到你们杀敌。”韩奕道,“契丹人来的不是时候啊。”

    “相公是担心敌军势大吗?”曹彬问道。

    “契丹人的强胜也并非今日才有,我们大周欲结束唐末以来的分裂局面。使天下一统,必与契丹人一战。此为远虑。然而近忧却是太原刘崇,他与我大周既是家仇又是国恨,当然不会任我大周走向强盛,此番契丹人举族南犯,终会有一方被杀得大败才肯休止了。既然如此,那便战吧!”韩奕慷慨激昂地说道。

    然而,纬奕不无忧虑:“我所忧虑的是,眼下已经到了秋收季节,我泽潞百姓好不容易才缓上一口气,万万不可让契丹人坏了事情。”

    “属下听说相公欲以游击战应付契丹人南下,倘若契丹人现在就来,恐怕…

    “哈哈,曹兄弟已经开始在思考一个将军应该思考的事情了。不过。不想做将军的兵,不是一个好兵!”韩奕开玩笑道。

    曹彬脸上微红:“相公言重了。”韩奕回头冲着乡勇呼道:“陈二!”

    乡勇队正陈二应声趋前,受宠若惊:“相公还记得人?”

    “记得,我当然记得我在泽州的第一顿,便是喝了你卖的豆汁呢。只是因为韩某的缘故,断了你的营生。”韩奕笑道。

    “相公说的哪里话,小人身为本道百姓,守土有责。不知相公唤小人有何吩咐?”陈二问道。

    韩奕命道:“你跑一趟发鸠山,乡勇指挥使吴大用在那里壬练乡勇,你让他立即将乡勇遣散,让乡勇回家收割粮食。然后马不停蹄,再回泽州,让节度副使刘德号令二州士农工商,只要是能有一口活气的,全部下乡务农,此乃军令,凡有敢违抗者,视同通敌!泽、潞二州官、军、民,务必在九月十五日前将粮食与人口迁入大城,即便是烧毁,也不准留下一粒粮食。”

    弗奕当即命部下准备笔墨,草草地写了两封信,交给了陈二。

    “遵命!”陈二二话没说,借了两匹马。跳上马背便传令去了。

    曹彬暗暗思量,离九月十五还有一个月的时间,假如这个时间之内契丹人并未大举南下,那就足够了,只是契丹人会让周军从容应战吗?

    曹彬、白如虎等人随韩奕回鹿台山大营,短短几天之内各处均有急报,发现汉兵及契丹小股军队秘密南下,双方各有微小损失。

    韩奕一边修缮武备,积极备战,一边强令各州县着手抢收。一时间。泽潞一道人马奔腾,喧声诣天,各路人马纷纷加入到了抢收的事情当中,就连文官、士人们也被迫做了回农夫。虽然许多人颇有不满,但在他武力的震慎之下,无人敢说一个不字。

    然而契丹人没有如“约”而来。

    辽主耶律兀欲认了刘崇这个老侄子,又收了刘崇的钱,想引兵南下助战,不料却遭族人反对。最终死于一场叛变,大概主要原因还是因为他得位不正,又不能服众的缘故。死了个姓耶律的,另一个耶律站了起来,曾经令四方俯首称臣的耶律德光余威仍在,他的儿子齐王述律在幽州被契丹贵族扶上了大位,成为辽国的皇帝。

    这给了韩奕喘息之机。就在大周朝廷认为契丹人因皇位更迭不会引兵南下的时候,韩奕仍然力排众议,积极备战。

    一过了中秋。秋风一天比一天萧瑟。

    深秋的原野空旷寂静,深秋的天空总是湛蓝如洗。

    漫无边际的原野上,星星点点地生长着朵朵金特,在风中挺立如士兵。

    正是沙场点兵教战的好时候。

    用兵之法,教戒为先!古之良将,莫不擅长于教战练兵。练兵首在士气,若无胆气,则精勇亦无用也。

    韩奕如是说!

    帅旗下,韩奕一双虎目眺望着脚下空旷的原野。呼延弘义、陈顺、朱贵、冯奂章及向、高怀德、赵弘殷、韩通等分列左右。

    旗帜猎猎,战鼓如雷。诸军闻鼓而上,再鼓而击,闻金即止,再闻即退。

    马军奔驰如风,蹂躏着远到天涯的衰草。侵掠如火。义勇军马队。个个生龙活虎地纵横驰骋,铁骑军也不甘示弱,伏在马背上,追逐着箭矢,勇猛向前。

    铁骑军原本就是马军,出京时又被郭威特意下旨,在战马极为缺乏的情况下,仍达到了一人双骑的水准。他们与义勇军马军协同作战,向步军发起一波又一波的攻击。步军弩兵用手中的劲弩,分为三队,引弩、进弩、发弩,如行云流水一样有条不紊地反击。

    没有箭头的箭矢在人丛中纵横交错,马军冲破了弩兵的箭阵,狠狠地撞在了巨盾之上,不可避免地有人因此受伤,失去控制的战马被步军砍翻在地。

    步军由两千义勇军、两千镇北军包括一千州兵组成,他们用巨盾劲弩,守如磐石,承受着马军一次又一次迅雷般的挑衅与攻击。

    尘土飞扬之中,从侧后方又杀过来一营马军,将步军后阵撞得人仰马翻。步军不得以,将厢车结成车墙,抵挡马军攻击。这种规制狭的装有鹿角的车厢可在狭小地带通过,行军时内中可盛放军用物资,接敌时可内藏两位兵士,车四面木板有射击孔,供内藏的军士往外射击。韩奕希望以此,能减少己方在面对契丹大队骑兵时更多的反制之力。

    偶有突入步军阵中的马军,成了众人围攻的对向。下砍马腿,上拉乘者,勉强击退这一营马军。不幸落马的马军,被蜂拥而上的步军将士围住群殴。

    刀枪,或许有眼。但拳脚就是实打实地踢打在身上了。

    这近乎实战的演练,让部下们惊惧不已,他们既肉疼断了腿的战马。也害怕部下们不慎伤在自己人手中。但韩奕不为所动,他只想让部下们提前感受到未来惨烈大战的气氛,不至于大战真正来临时而心怀畏

    角号声忽然变了调,由急促变成了稍悠长的声调。马军放弃密集的冲锋阵型,三三两两地游离在步军大阵之外,时而又聚少成多,向步军大阵最虚弱的方向发起攻击。

    步军在各营指挥使与都头的指挥下,沉着应战。前面两支巨盾营。忽然出现了漏洞。马军见有机可乘,呼啸着杀入了步军阵中。

    漏洞稍纵即逝,忽然又弥合了起来,大半人高的巨盾迅速地挡在蜂拥而来的马军面前。突入阵中的马军发现自己被木制巨斧如林的研马营包围,手持巨斧均是精挑细选出来的剩悍勇猛之辈。

    “蠢货!你们不会真要伤了我的坐骑吧?这不过是演武,我们陪你们玩玩而已!”一马军都头破口大骂。

    “那就爽快点束手就擒!”步军军士回骂道。

    “我们马军从来就没有投降的可能!”马军当即拒绝。

    按照演武要求,这支突入步军阵中的马军应当经过一番血战之后,全军覆没。既然只是演武。不会是真刀真枪实战。那就应当束手就擒。否则无法再“演”下去。偏偏步军与马军相互之间平时就不太对付,陷入包围的马军士卒不肯“光荣”地倒下,步军就更没有理由地放过他们。

    一场声势浩大的步骑对抗。迅速便成了一场大混战,人仰马翻。战阵之外的马军,纷纷停了下来。

    观战的将军们,纷纷看向主帅韩奕。

    “好,士气可嘉!若是用这种劲头对付契丹人,我们早就扫平了幽蓟了!”韩奕的玩笑话,将现场的尴尬气氛化解。

    “依我看,杀到临潢城。都走过一个来回了!”呼延弘义道。一边抱怨马军仗着人多欺负自己的步军,“若都是步战,我们步军一个顶俩马军。

    “真正阵战,能有几回是这般战法?胜者为王,哪管谁人多谁人少。”马军冯奂章也愤愤不平。

    “好了、好了,你们如果有使不完的力气,去找契丹算吧!”韩奕及时中止了他们的争论。

    “就是不知契丹人什么时候来!上个月你就说契丹人要南下,这一个月过去了,未见一个契丹人的身影。敢情契丹人都属乌龟的!”高怀德在身边笑道。

    “我原本以为契丹人在秋高马肥之时,便要南下。不料契丹人在雁门关外出了内乱,耶律兀欲应刘崇所请,强令族人南下,族中有人不满。发动叛乱将他杀了。这大概是因为兀欲当初得位不正的缘故,如今契丹人又换了咋,主子,仍盘跪在雁门关外不肯离去,我们不能掉以轻心。”韩奕道。

    “这是天意,虽然契丹人耽误了行程,不过却给了我们更宽裕的时间备战。”铁骑军第一军都指挥使赵弘殷说道,“如果在八月时,契丹人一鼓作气南下,后果难料啊。此时此刻,粮食大部分已经收割完毕,一旦有警讯传来,所有人口与粮食全部退入大城,我军就可与敌周旋了。就是不知契丹人将从何处南下。”

    韩通对韩奕的主张不太满意,嚷嚷道:“相公未免有些示弱了。怎能任凭契丹人侵入我境呢。御敌于国门之外。才是吾辈职责所在。”

    韩奕知道这位韩姓本家的性情,不以为意:“韩将军勇猛,本帅素来景仰。沙场拼命,革马裹尸,虽是吾辈职责所在,但我绝不允许拼命硬干。晋地多山林深谷,并不适合马军施展,这正是我等引以为恃之所在。”

    “末将只是觉得如此守势。太过被动。”韩通连忙说道。

    “军上,今日收到朝廷文书小询问我镇为何耍再增五千兵额?”冯奂章问道。他虽是马军都虞侯,实际上因为通晓文墨,只要在军营中,便要帮助韩奕处理公文。

    “杀!”韩奕猛然跳了起来,将胡床一脚踢下了点将台,吓得众人一跳。“我弹精竭虑,衣不解甲。所为者何?只是为了能在大敌降临之时,让我大周多一位保家卫国之士。朝中大臣,鼠目寸光,该杀!”

    韩奕的震怒,让众将佐面面相觑。

    众人明白,韩奕最近除了将自己直属的义勇军补足,又募集壮士几乎重建了镇北军,再加上来自京师的铁骑军。都属精锐力量,每月所耗钱粮远在京师诸军之上。除此之外,韩奕一改初来潞州时的表现,连番上奏,要钱、要粮、要马、要兵甲,尽可能地扩充实力,这招来了别人的疑问。

    但众人更明白,韩奕的愤怒更是对着王峻所发,能让韩奕在背后骂人。那一定是真正惹怒了他。

    忽然,一骑飞来。

    “报,汉兵与辽兵三日前自团拍南下!”来人禀报道。

    “敌军兵力多少?”众人惊问道。

    “汉兵二万有余,辽兵不下五万!”

    众人一时失声,虽然这本在意料之内,但辽兵果真南下了,并且一来就是五万,还是不可避免地忧心仲仲。

    呼延弘义见众人发愣,骂道:“尔等怕了吗?”

    “怕字是如何写的?”高怀德抱着双臂。斜睨着。

    韩奕背着双手踱着步子,蔡小五问道:“军上,你下令吧。”

    韩奕突然停下了脚步:“这太怪异了。敌军明明三日前南下,我等怎未遇到一个敌方小车呢!难被…”

    “难道敌兵只是遮人耳目,南下攻我潞州是假,却是攻向晋州?”冯奂章接口道,“晋州王晏与徐州王彦超刚刚奉旨对调,辽人果真去围攻晋州,就怕此时城中已无主帅了!”

    众人听了冯奂章的分析,更是大惊失色。

    刘崇明知道韩奕是死生大敌小偏偏出乎韩奕意料,趁晋州节度使王晏离任。率兵出阴地关,迅速将晋州包围,打了晋州方面一个措手不及。晋州是一座雄城。汉军以往在这里吃了不少苦头。这一次刘崇并没有向晋州发起攻击,围而不打。游兵自晋州地进入泽州地界一而这里是韩奕防守最薄弱的地带。

    不仅如此,在沁州北潜伏多日的一支辽兵突然南下,攻向潞北。令韩奕首鼠两端。

    形势急转直下。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飞快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2009大河网络 苏ICP备2024066333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13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