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五代末年风云录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引子 引子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一章 不归1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二章 不归2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三章 不归3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四章 不归4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五章 不归5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六章 不归6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七章 不归7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八章 不归8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九章 不归9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十章 香阵1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十一章 香阵2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十二章 香阵3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十三章 香阵4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十四章 香阵5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十五章 香阵6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十六章 香阵7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十七章 不辰1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十八章 不辰2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十九章 不辰3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二十章 不辰4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二十一章 黍离1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二十二章 黍离2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二十三章 黍离3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二十四章 黍离4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二十五章 黍离5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二十六章 何求1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二十七章 何求2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二十八章 何求3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二十九章 何求4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三十章 何求5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三十一章 行路1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三十二章 行路2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三十三章 行路3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三十四章 行路4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三十五章 行路5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三十六章 行路6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三十七章 行路7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三十八章 行路8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三十九章 行路9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四十章 徘徊1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四十一章 徘徊2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四十二章 徘徊3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四十三章 徘徊4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四十四章 徘徊5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四十五章 徘徊6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四十六章 徘徊7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四十七章 徘徊8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四十八章 何朝1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四十九章 何朝2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五十章 何朝3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五十一章 何朝4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五十二章 何朝5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五十三章 何朝6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五十四章 何朝7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一章 非刑1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章 非刑2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三章 非刑3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四章 非刑4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五章 非刑5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六章 非刑6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七章 非刑7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八章 非刑8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九章 道1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章 道2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一章 道3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二章 道4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三章 道5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四章 道6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五章 鹊起1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六章 鹊起2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七章 鹊起3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八章 鹊起4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九章 鹊起5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章 鹊起6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一章 鹊起7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杂谈1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二章 鹊起8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三章 鹊起9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四章 鹊起10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五章 尘埃1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六章 尘埃2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七章 尘埃3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八章 尘埃4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九章 尘埃5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三十章 洛阳1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三十一章 洛阳2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三十二章 洛阳3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三十三章 洛阳4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三十四章 洛阳5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三十五章 洛阳6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三十六章 洛阳7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三十七章 洛阳8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三十八章 洛阳9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三十九章 嘉庆1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四十章 嘉庆2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四十一章 嘉庆3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四十二章 嘉庆4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四十三章 嘉庆5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四十四章 嘉庆6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四十五章 嘉庆7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四十六章 嘉庆8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四十七章 梁山1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四十八章 梁山2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四十九章 梁山3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五十章 梁山4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五十一章 梁山5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五十二章 梁山6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五十三章 梁山7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五十四章 梁山8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五十五章 梁山9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五十六章 惊变1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五十七章 惊变2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五十八章 惊变3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五十九章 惊变4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六十章 惊变5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六十一章 惊变6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六十二章 惊变7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六十三章 惊变8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六十四章 惊变9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六十五章 冬雪1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六十六章 冬雪2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六十七章 冬雪3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六十八章 冬雪4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七十章 冬雪6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七十一章 冬雪7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七十二章 冬雪8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一章 新朝1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章 新朝2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三章 新朝3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四章新朝4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五章 新朝5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六章 新朝6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七章 桃夭1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八章 桃夭2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九章 桃夭3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章 桃夭4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一章 桃夭5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二章 桃夭6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三章 关山1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四章 关山2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五章 关山3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六章 关山4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七章 关山5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八章 关山6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九章 关山7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章 关山8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一章 风起1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二章 风起2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三章 风起3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四章 风起4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五章 风起5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六章 破斧1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七章 破斧2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八章 破斧3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九章 破斧4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三十章 破斧5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三十二章 破斧7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三十三章 破斧8 第三十四章 破斧9 第三十五章 解甲1 第三十六章 解甲2 第三十七章 解甲3 第三十八章 解甲4 第三十九章 解甲5 第四十章 解甲6 第四十一章 解甲7 第四十二章解甲8 第四十三章 蛰伏1 第四十四章 蛰伏2 第四十五章 蛰伏3 第四十六章 蛰伏4 第四十七章 蛰伏5 第四十八章 蛰伏6 第三十一章 破斧6 第四十九章 蛰伏7 第五十章 同车1 第五十一章 同车2 第五十二章 同车3 第五十三章 同车4 第五十四章 同车5 第五十四章 同车(五) 第五十五章 帝师1 第五十六章 帝师2 第五十七章 帝师3 第五十八章 帝师4 第五十九章 帝师5 第六十章 帝师6 第六十一章 帝师7 第六十二章 吴钩1 第六十三章 吴钩2 第六十四章 吴钩3 第六十五章 吴钩4 第六十六章 吴钩5 第六十七章 阑珊1 第六十八章 阑珊2 第六十九章 阑珊3 第七十章 阑珊4 第七十一章 阑珊5 第七十二章 阑珊6 第七十三章 惊涛1 第七十四章 惊涛2 第七十五章 惊涛3 第七十六章 惊涛4 第七十七章 惊涛5 第七十八章 惊涛6 第七十九章 惊涛7 第八十章 惊涛8 第八十一章 秋月1 第八十二章 秋月2 第八十三章 秋月3 第八十四章 秋月4 第八十五章 秋月5 第八十六章 秋月6 第八十七章 秋月7 第八十八章 秋月8 第八十九章 秋月9 第九十章 秋月10 第九十一章 披甲1 第九十二章 披甲2 第九十三章 披甲3 第九十四章 披甲4 第九十五章 披甲5 第九十六章 披甲6 第九十七章 披甲7 第九十八章 披甲8 第九十九章 真人1 第一百章 真人2 第一百零一章 真人3 第一百零二章 真人4 第一百零三章 真人5 第一百零四章 真人6 第一百零五章 庆州1 第一百零六章 庆州2 101 五代十国简表 102 冯道这个人物 103 五代时的着名女人 104 五代的君王与儿子及女人们 105 五代军事 107 平边策 108 诗经-大雅-韩奕 第一百零七章 庆州3 第一百零八章 庆州4 第一百零九章 庆州5 第一百一十章 庆州6 第一百一十一章 庆州7 第一百一十二章 庆州8 第一百一十三章 剧变1 第一百一十四章 剧变2 第一百一十五章 剧变3 引子 第七十三章 惊涛 第七十四章 惊涛 第七十五章 惊涛 第七十八章 惊涛 第116章 剧变4 117章 剧变5 第一百一十八章 剧变6 第一百一十六章 剧变4 第一百一十七章 剧变5 第一百一十九章 剧变7 第一百二十章 剧变8 第一百二十一章 剧变9 第一百二十二章 剧变㈩ 第一百二十三章 剧变(续一)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四十六章 徘徊7
《五代末年风云录》
作者:肖申克117
更新时间:2024-01-09 01:07:16
字数:8222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五代末年风云录 !

    已经是夏四月,北返的耶律德光攻入相州。

    此前滏阳贼帅梁晖,有众数百,送款晋阳求效用,刘知远许之。磁州刺史李榖密通表于刘知远,令梁晖袭相州。梁晖侦知辽主新任命的彰德节度使(治相州)高唐英未至,相州积有兵器,守备军士很少。梁晖遂遣壮士趁夜逾城入,打开城门,放入部属,杀死辽人数百,其守将突围走,这梁晖据州自称留后,向刘知远上表说明情状。

    耶律德光北返,梁晖又向耶律德光投降换了主人,耶律德光封他做防御使。梁晖心存疑虑,又拒城而守,耶律德光哪里咽得下这口气,发大军围攻相州,不费吹灰之力便将相州拿下,城中男子皆杀,妇女皆被掳向北庭,所杀者不下十万。辽人喜欢将婴孩扔到半空中,用枪尖去接,手段残忍,城中最后只剩下七百人。

    刘知远以从弟北京(太原)马军都指挥使信领义成节度使,充侍卫马军都指挥使,武节都指挥使史弘肇领忠武节度使,充步军都指挥使,右都押牙杨邠权枢密使,蕃汉兵马都孔目官郭威权副枢密使,两使都孔目官南乐王章权三司使。不久,又以河东节度判官苏逢吉、观察判官苏禹珪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

    四月十一,刘知远以王守恩为昭义节度使,高允权为彰武节度使,又以岢岚军使郑廉为忻州刺史,领彰国节度使兼忻、代二州义军都部署。丁卯,以缘河巡检使阎万进为岚州刺史,领振武节度使兼岚、宪二州义军都制置使。又闻辽主北归,欲经略河南,故以史弘肇为前驱,又遣阎万进出北方以分契丹兵势。

    同时,韩奕被任命为京洛巡检使、知河南府事,命其经略京洛一带。对刘知远来说,官位是最不需要珍惜的,只要有人肯效命。

    但因义勇军身处东南,道路迂回,游踪不定,这一任命直到四月末,才辗转送到韩奕的面前,那时中原局势已定,耶律德光早在一个后来名叫杀胡林的地方,死于热病,部下将他的腹部剖开,装入几十斤盐,好歹全尸而还。

    辽主耶律德光率主力北返,又恐动摇人心,于是他将汴州降为宣武军,只留后族萧瀚任节度使,镇守河南。而京洛一带群盗肆虐日甚一日,萧瀚手中兵少,束手无策,韩奕感觉时机成熟,就已经主动兵发许、郑一带。韩奕的义勇军,是河东系中最有可能对汴京产生威胁的一支人马,因为离着最近。

    四月艳阳高照,晒得人发昏。

    田野里茅草丛生,只能间或看到百姓种植的庄稼,百姓大多如惊弓之鸟,见到人数稍多一些的人马,早就跑得远远的。万千村庄,皆成废墟,人烟稀少,常见到的却是各种旗号的流寇。

    吴大用骑在马上,额头冒着汗,脸上淌着油汗,脖子上是一道道黑黑的污渍。他赤着身上穿着皮甲,那皮甲被晒得发烫,反而烫得他肌肤难受。

    身后是用绳索捆成一串的俘虏,他们当中既有汉兵,也有流寇,还有从贼的文士、小吏。吴大用嫌他们走得太慢,回头喝道:

    “快点,主帅已经大营竖起沙漏,尔等贼寇若是一个时辰之内不能抵达,格杀勿论。你们死了不要紧,本军爷还要重新去抓你们同伙。”

    “军爷,您就饶了我们吧,我们什么都不知道啊。”有胆大的俘虏说道。

    “这么说你们就没用了?”吴大用笑道,他对左右部下说道,“既然无用,我们也就送他们去西天吧,省得来回奔走麻烦。”

    部下们纷纷作势取弓,俘虏们连忙拼命地往前跑,吴大用在后面说道:“谁要是最后到,就杀了谁。”

    俘虏们争相往前跑,他们都是用绳子拴在一起,这一跑难免磕磕碰碰,相互牵制,摔了无数个跟头,惹得吴大用在身后大笑。

    当韩奕见到这些俘虏时,这些俘虏们只有口吐白沫的力气。韩奕此前命朱贵镇守毫州,自己则率主力进至嵩山一带。自从光明正大击败了高谟翰之后,义勇军已经在毫州一带站稳了脚跟,四周那些辽主任命的刺史、防御使们,个个按兵不动,他们本就不是辽人的死忠,只等着镇守汴梁的萧瀚北逃,他们好向新帝称臣。

    都押牙刘德将俘虏们领去审问,一阵哭喊与惨叫声之后,刘德前来复命。

    “有好消息吗?”韩奕高坐在中军帐中。

    “也算是好消息。”刘德道,“辽人命武定节度使方太巡检京洛,至郑州时,郑州守军胁迫他为郑王,此其一;其二,嵩山一带有位名叫张遇的,此人有众近万,他寻找了一个名叫朱乙的僧人……”

    “这位僧人有何来头?”韩奕奇道。

    “据说此僧人是梁太祖朱温的后裔,不过是傀儡罢了。张遇将他立为天子,率众攻郑州,却被方太击走。”

    “这么说方太守郑州?”

    “军上听我细说,这方太并不甘心臣服辽人,他括郡财遍赏郑州军士,想西进投奔河东。但郑州军士却不愿意,方太只好一个人逃走,他又怕辽人追究,就命自己儿子去汴州陈情,不料郑州军士却反诬他胁众叛乱,其子被辽人杀掉。又恰逢群盗会攻洛阳,洛阳留守刘晞弃城奔许州,后听说我义勇军败高谟瀚,又奔往汴州。这方太就乘机入洛阳行府事,与前澶州节度使现致仕退居洛阳的潘环,击退群盗。但京洛一带贼寇多如牛毛,伊阙又有人自称天子的,在洛阳南郊祭天,率众攻洛阳,却又被方太等击走。”

    “噢,这方太也算是一位能将,后来呢?”

    “结合四处眼线得到的密报,前奉国都虞侯武行德,去年曾被辽人俘虏,辽人命他押送数十船兵甲溯河而上,送往北庭,他自汴行至河阴时,率众杀辽监使,后攻河阳。会辽河阳节度使崔廷勋,大部兵力派到了泽州,助辽昭义节度使耿崇美攻潞州,因兵少故不敌武行德,便弃了河阳。方太想归晋阳,哪想到武行德诈招他至河阳,将他砍了头。”

    “哎呀,这都搅成一锅粥了,到底谁跟谁呀?”呼延在一旁道。

    “这就是当今天下,你争我斗,尔虞我诈,将好好的中原弄得民不聊生。我们地处东南,消息实在是太闭塞了。”冯奂章素来愤世嫉俗,“不过如此说来,萧瀚独立难支,四面楚歌,早晚就要北返了。”

    “哼,他兵力捉襟见肘,光是京洛一带的贼寇也让他四面受敌。”吴大用道。

    “眼下刘晞又回到了洛阳,他因疑潘环有变,使人杀了他。”刘德问道,“军上,我军下一步是进,还是观望?”

    “刘晞甘当辽人走狗,该当碎尸万断。”韩奕道,“既然让我军遇着了,必不能让他跑了。将那些贼寇们放归,可赏些财物给他们,让他们告诉他们的首领,我义勇军受河东刘公钦命,乃王师也。从我者,昌,逆我者,族!凡听我号令者,来者皆有出身,否则与胡虏同罪。再派游骑四处张贴告示,招抚群盗,我若能多招抚一些贼寇,也让这方圆二百里的百姓少些祸害,料他们也自知再闹将下去,也不会有好结果的。算是便宜了这些贼寇。”

    “遵令!”刘德等人回复道。

    义勇军的到来,立刻改变了洛阳、郑州及嵩山一带的力量对比。此前,群盗肆虐乡野,无法无天,却攻不入大城之内,相互之间又常争得死去活来,而辽兵乃臣服于辽人的汉兵,势单力孤,只能据城而守。只可惜,两京一带十室九空,惨不忍睹。

    义勇军发布的招抚令,在群盗中飞快地流传,群盗中虽不乏有野心的,但是大多数只是随波逐流混口饭吃,这到处烧杀抢掠的生活并不能持久,早晚会丢掉脑袋,听闻义勇军愿意招抚,纷纷三五成群地来投。

    短短十日内,羽翼在义勇军大旗下的群寇增至万余人。义勇军高度戒备,凡是来投者,一律打乱编制,重新编伍,从义勇军挑选精干之士充当各级指挥,不服者不问青红皂白,当场格杀。

    杀人以立威,都押牙刘德杀红了眼,杀得群盗无人敢再犯军法,人人背后给刘德起了个“刘阎王”的浑名,不知道的,以为刘德就是义勇军的首领。

    这时,韩奕一方面得知辽主已经在杀胡林病死的消息,另一方面收到了他被任命为京洛巡检使、知洛阳府事的消息。

    义勇军挥师西进,奔赴洛阳城。洛阳辽兵守将刘晞、高谟翰听闻来报,急忙引兵出城,不愿被围困在洛阳。

    陈顺与早已恭候多时了,一面急报韩奕,一面阻挡辽兵突围。奈何辽兵甚多,陈顺孤掌难鸣,正在这时呼延领着一军步卒赶到,一番血战之后,硬是将辽兵赶回洛阳城。

    刘、高二人站在城头上,见城外旗帜遮天蔽日,刀枪如林,吓得面无血色,惶惶不可终日。

    韩奕带着主力人马赶到,他高举着手中的铁枪,策马耀兵,新投的部众这才知道原来自己的统帅不过是位弱冠者。他一勒缰绳,战马猛得停下,将前蹄高高地扬起,落日的余辉洒在他年轻健壮的身躯之上。

    “刘晞辈,甘为胡虏驱使,杀我百姓,祸害父母宗邦,死有余辜。今本帅奉河东主上命,经略京洛,兵锋所指,逆我者亡!”韩奕在阵前高声呼道,“尔等新归之士,本是良家子弟,不幸沦为盗贼,今尔归附新朝,可见从善之心仍在。尔等若想赢得生前身后名,便与我攻入洛阳,洗脱罪名,凡有掳获,皆与尔等分配。誓杀胡虏走狗!”

    “誓杀胡虏走狗!”群情鼎沸。

    韩奕回归中军,发布了第一道命令。义勇军担负着警戒的作用,剩下的万余众新归者加紧制作攻城器械,忙了三天两夜,将洛阳城外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工匠作坊,斫木之声让城内守军心惊肉跳,各种云梯、登城车五百余架,大小投石机又无数,又集中了各种巨弩近百台。

    现在不打洛阳都不行了,新归者都带着一张嘴和一张肚皮来,压得韩奕喘不过气来,要是攻不下洛阳,他就会连自己都要饿死。

    洛阳城将接受一次惊涛骇浪般的攻击。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飞快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2009大河网络 苏ICP备2024066333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13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