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五代末年风云录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引子 引子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一章 不归1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二章 不归2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三章 不归3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四章 不归4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五章 不归5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六章 不归6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七章 不归7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八章 不归8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九章 不归9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十章 香阵1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十一章 香阵2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十二章 香阵3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十三章 香阵4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十四章 香阵5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十五章 香阵6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十六章 香阵7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十七章 不辰1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十八章 不辰2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十九章 不辰3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二十章 不辰4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二十一章 黍离1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二十二章 黍离2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二十三章 黍离3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二十四章 黍离4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二十五章 黍离5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二十六章 何求1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二十七章 何求2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二十八章 何求3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二十九章 何求4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三十章 何求5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三十一章 行路1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三十二章 行路2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三十三章 行路3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三十四章 行路4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三十五章 行路5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三十六章 行路6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三十七章 行路7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三十八章 行路8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三十九章 行路9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四十章 徘徊1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四十一章 徘徊2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四十二章 徘徊3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四十三章 徘徊4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四十四章 徘徊5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四十五章 徘徊6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四十六章 徘徊7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四十七章 徘徊8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四十八章 何朝1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四十九章 何朝2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五十章 何朝3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五十一章 何朝4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五十二章 何朝5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五十三章 何朝6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五十四章 何朝7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一章 非刑1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章 非刑2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三章 非刑3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四章 非刑4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五章 非刑5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六章 非刑6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七章 非刑7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八章 非刑8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九章 道1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章 道2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一章 道3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二章 道4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三章 道5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四章 道6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五章 鹊起1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六章 鹊起2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七章 鹊起3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八章 鹊起4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九章 鹊起5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章 鹊起6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一章 鹊起7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杂谈1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二章 鹊起8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三章 鹊起9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四章 鹊起10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五章 尘埃1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六章 尘埃2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七章 尘埃3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八章 尘埃4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九章 尘埃5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三十章 洛阳1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三十一章 洛阳2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三十二章 洛阳3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三十三章 洛阳4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三十四章 洛阳5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三十五章 洛阳6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三十六章 洛阳7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三十七章 洛阳8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三十八章 洛阳9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三十九章 嘉庆1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四十章 嘉庆2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四十一章 嘉庆3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四十二章 嘉庆4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四十三章 嘉庆5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四十四章 嘉庆6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四十五章 嘉庆7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四十六章 嘉庆8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四十七章 梁山1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四十八章 梁山2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四十九章 梁山3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五十章 梁山4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五十一章 梁山5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五十二章 梁山6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五十三章 梁山7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五十四章 梁山8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五十五章 梁山9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五十六章 惊变1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五十七章 惊变2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五十八章 惊变3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五十九章 惊变4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六十章 惊变5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六十一章 惊变6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六十二章 惊变7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六十三章 惊变8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六十四章 惊变9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六十五章 冬雪1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六十六章 冬雪2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六十七章 冬雪3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六十八章 冬雪4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七十章 冬雪6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七十一章 冬雪7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七十二章 冬雪8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一章 新朝1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章 新朝2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三章 新朝3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四章新朝4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五章 新朝5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六章 新朝6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七章 桃夭1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八章 桃夭2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九章 桃夭3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章 桃夭4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一章 桃夭5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二章 桃夭6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三章 关山1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四章 关山2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五章 关山3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六章 关山4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七章 关山5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八章 关山6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九章 关山7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章 关山8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一章 风起1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二章 风起2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三章 风起3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四章 风起4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五章 风起5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六章 破斧1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七章 破斧2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八章 破斧3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九章 破斧4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三十章 破斧5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三十二章 破斧7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三十三章 破斧8 第三十四章 破斧9 第三十五章 解甲1 第三十六章 解甲2 第三十七章 解甲3 第三十八章 解甲4 第三十九章 解甲5 第四十章 解甲6 第四十一章 解甲7 第四十二章解甲8 第四十三章 蛰伏1 第四十四章 蛰伏2 第四十五章 蛰伏3 第四十六章 蛰伏4 第四十七章 蛰伏5 第四十八章 蛰伏6 第三十一章 破斧6 第四十九章 蛰伏7 第五十章 同车1 第五十一章 同车2 第五十二章 同车3 第五十三章 同车4 第五十四章 同车5 第五十四章 同车(五) 第五十五章 帝师1 第五十六章 帝师2 第五十七章 帝师3 第五十八章 帝师4 第五十九章 帝师5 第六十章 帝师6 第六十一章 帝师7 第六十二章 吴钩1 第六十三章 吴钩2 第六十四章 吴钩3 第六十五章 吴钩4 第六十六章 吴钩5 第六十七章 阑珊1 第六十八章 阑珊2 第六十九章 阑珊3 第七十章 阑珊4 第七十一章 阑珊5 第七十二章 阑珊6 第七十三章 惊涛1 第七十四章 惊涛2 第七十五章 惊涛3 第七十六章 惊涛4 第七十七章 惊涛5 第七十八章 惊涛6 第七十九章 惊涛7 第八十章 惊涛8 第八十一章 秋月1 第八十二章 秋月2 第八十三章 秋月3 第八十四章 秋月4 第八十五章 秋月5 第八十六章 秋月6 第八十七章 秋月7 第八十八章 秋月8 第八十九章 秋月9 第九十章 秋月10 第九十一章 披甲1 第九十二章 披甲2 第九十三章 披甲3 第九十四章 披甲4 第九十五章 披甲5 第九十六章 披甲6 第九十七章 披甲7 第九十八章 披甲8 第九十九章 真人1 第一百章 真人2 第一百零一章 真人3 第一百零二章 真人4 第一百零三章 真人5 第一百零四章 真人6 第一百零五章 庆州1 第一百零六章 庆州2 101 五代十国简表 102 冯道这个人物 103 五代时的着名女人 104 五代的君王与儿子及女人们 105 五代军事 107 平边策 108 诗经-大雅-韩奕 第一百零七章 庆州3 第一百零八章 庆州4 第一百零九章 庆州5 第一百一十章 庆州6 第一百一十一章 庆州7 第一百一十二章 庆州8 第一百一十三章 剧变1 第一百一十四章 剧变2 第一百一十五章 剧变3 引子 第七十三章 惊涛 第七十四章 惊涛 第七十五章 惊涛 第七十八章 惊涛 第116章 剧变4 117章 剧变5 第一百一十八章 剧变6 第一百一十六章 剧变4 第一百一十七章 剧变5 第一百一十九章 剧变7 第一百二十章 剧变8 第一百二十一章 剧变9 第一百二十二章 剧变㈩ 第一百二十三章 剧变(续一)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九章 关山7
《五代末年风云录》
作者:肖申克117
更新时间:2024-01-09 01:08:17
字数:10120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五代末年风云录 !

    “上啊!”汉军卯足了力气“奋力仰攻六 外…

    “杀啊!”周军沉住气,毫不留情地反击着。

    大周广顺元年的四月二十八日夜,在骼州鹿台山以外相持数月之久的双方终于爆发了一场大战。拥有优势兵力的汉军,将以五千义勇军为主力的周军围困在襄垣城内。

    不仅如此,汉军有陆续添兵的迹象。试图一举将义勇军消灭在襄桓城内。这场属于双方各自偏师的战役,大有演变成一场真正决战之势。义勇军炭炭可危,他们的生死将与这襄垣城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城外汉军亮起的火光将襄垣城包裹着。一波又一波火箭如同银河万千星辰。双方的呐喊声让人迷失,只剩下厮杀与反击的机械本能。

    箭雨消失了,汉军在挥霍了一阵多余的精力后,敢死之士抬着各式登具,吼叫着蜂拥扑去。城头上饱受打击的周军,又纷纷冒出头来,用弩箭与燃火奋力反击着,发泄着满腔怒火。

    城墙下瞬间变成了火海,奔在最前头的汉军葬身在一片大火之中,容不得他们传幸。他们痛苦地拥抱着、翻滚着。在烈火中得到涅巢和永生。夜空中飘散着一股令人作呕的糊焦味。

    义勇军顽强地将汉军阻挡在城下,令其一夜无功。当旭日越过东边的山岭。将万千金光洒在襄坦内外的时候。汉军主帅李瑰站在漳水河畔,遥望襄垣城。

    襄垣城城墙上下一片焦黑,城墙下余烟缭绕,战死的军士东倒西歪地卧在地上,城头上寂静无声。周军的旗帜在清晨的微风中无力地飘动着。

    一夜之间,汉军损失了两千余人,李瑰相信义勇军决没有讨得了太多便宜。

    自入夏以来,天已经好些日子未下过雨了,漳水河露出了它浅浅的丑陋河床。即便是城外的汉军,也渐感饮水困难,以至于汉军不得不在襄垣东北三十里外,将漳河的北方支流拦住,抬高主河上游水位。

    “周军陷入重围,唯有战意仍在,不知李帅下一步如何办?”杨业问道。

    他抬头望了一眼旭日,即使是清晨,网走了几步,便是汗流浃背,这一年的夏季似乎来得特别早。

    “哈哈,韩奕不过是瓮中之鳖罢了。城中既无粮食,又缺少饮水。我看他如何支撑。鱼鳖离开了水太久,就会成了死鳖!”李瑰哈哈大笑。

    李瑰停下了脚步。又道:“不过在本帅取了韩奕项上人头之前,尔等每天都去攻城,务必使其部属屈服。心生降意。”

    鹿台山下,镇北军都指挥使向刮认为自己应该做点什么。他跃上战马,回首对自己的众部下们喝问道:

    “韩帅不畏强敌,以身为饵,将敌军主力引到了襄垣城下,陷入敌军重围,盼我等趁此良机,立下奇功。

    我等隶于韩帅帐下,曾受韩帅教诲。身为男儿当为天子了却天下事。尔等大多为生于斯长于斯,岂能坐视敌寇侵我家园?值此危难之际。尔等可敢与本帅同往太平驿?”

    “愿与将军同往!”军士齐呼。

    顶着烈日,一千镇北军将士及牙卫,夹杂着五百州兵,呼啸着随向向太平驿急进。太平驿的守军早已严阵以待,他们料定了周军会来挑战。磨刀霍霍,期待着镇北军的自投罗网。

    镇北军一抵达太平驿外,便义无反顾地一头扎进了守军阵中。雁形队伍如同一支利箭,犀利地冲破了外围敌阵的阻拦,一头撞在了敌军阵中的长枪大阵中,队首迅速地被削平。

    尖利的箭啸声,直插云霄,迅速淹没在刺耳的刀枪碰撞与重物撞击崩裂之声中。

    紧接着,便是枪矛刺入体内的噗噗之声。

    迅速的,人们的双耳被呐喊与痛哭声灌满。密集的箭雨无差别地覆盖在战事正酣的那一线,甚至难分敌我。

    敌军呐喊着从两翼向中间挤压。疯狂地砍杀着,镇北军前锋迅速消失在长枪大槊的瀚海之中,不曾留下一点涟漪。

    向壬不忍看自己的部下惨死在敌军长枪大槊的合围之中,伏身策马向前冲刺,战马撞倒了阻拦在前的巨盾。迎面扑来的是不比巨盾脆弱的血肉之躯。

    鲜血迅速地滋润了干渴的大地。迅速地变干发黑,汗水与泪水洒在枯萎的野草上,飞快地消失不见。

    在一片嘶心裂肺的呐喊声中,向率领着部下发动一次又一次汹涌的攻击,付出惨重的代价,让敌军大阵一次又一次跟着移动、扭转和变形。

    敌军被激怒了,躲藏在阵后的汉军马队呼啸着从两翼奔出,包抄到镇北军的两翼及身后。攻守易势。矛盾换位,镇北军被拆散、分割、压挤。

    向社膛目欲裂,发疯地率领着自己的牙队,左突右击,拨罗着自己的部下,呼喊着自己的部属向自己靠拢。镇北军将士艰难地披荆斩棘,好不容易集结成一团小溪汇成了大河。又一次向敌军大阵的正当中发起更猛烈的攻击。

    洪水再一次撞在了坚固的堤坝上。堤坝在这猛烈的撞击中颤抖了一下。出现了裂缝,被迫向后撤退。即便如此,堤坝仍然挺立在再前,令洪水徒劳无功。

    向社抹了抹脸上的汗水与血水,无奈地暂且退后。再回头看去,自己部下已经伤亡不下三成,这支成立不足两个月的新军,接受了一次悲壮的洗礼。

    还能再战吗?向不知道。他只知道自己正在做正确的事。太平驿直接关系到敌军主力的粮道安危与否,一旦太平驿粮道受到威胁。襄垣城下的一万五千余汉军野无所掠,撑不了多久。这正是向想做的。也是韩奕曾交待他这么做的。尽管韩奕许他便宜行事。

    鲜红落日的余辉下,燥热稍减。镇北军重整旗鼓。再一次向太平驿的守军发起如飞蛾扑火般的攻击。

    守军稍稍愣了一下,他们不知这支不够看的对手为何如此的不知疲倦。也不知他们为何如此的百折不挠。但守军决不会因为对手的坚韧与顽强,而放下屠刀,不是你死,便是我亡,每个参与者都很清楚这一点。这来不得半点怜悯。

    十里外。落日。

    一支运粮队被迫停了下来观望。这支由厩亭汉军大营出发的抬重队伍。满载着粮食与军械,正要经太平驿,运往襄垣城,他们不得不等前方太平驿的战事停歇下来。

    运粮的民壮大多来自太原府与纷州一带,他们松松散散地靠在道边的树荫下,遥望北方,那时他们家乡的方向。

    或许他们在思索,这一场战争似乎越来越猛烈,渐有旷日持久之势。让他们有家不得归,还有家中嗷嗷待哺的儿女。他们越想越不是个滋味,纷纷谩骂起监督的军士。

    平日里骄纵的军士们此时忽然都成了哑巴,除了一些人偶尔回骂了几句,大部人也都沉默不语。在这些背井离乡的军士内心深处,他们与面前的这些民壮没有两样。

    三五只蝉虫钉在牲梢上,热烈地欢叫着。仿佛在嘲笑着人类。

    不远处的一棵矮树似乎在移动,就在押运粮草的军民以为花了眼的时候,三棵、五棵、数十棵矮树全都伏倒在地,像是被人连根拔起。

    “不,是周军!”

    “敌袭、敌袭!”

    蝉虫带着叫声,离开了它们眷念的树梢,振翅飞奔。紧接着,黑色的箭矢从水中、树上和道边的沟壑中,齐齐飞奔而来,带着令人恐惧的啸声。

    暴露在路中间的汉军军士惊恐地看着箭矢由远及近,来不得反应过来。便被掀翻在地。像是从地底下冒出来一般,百来个脸上及胳膊、手背涂着绿色草汁的野鬼凭空出现在众人面前,双目中射出嗜血的凶光。他们偶尔露出白色牙齿,暂看之下,如同地狱来的索魂厉鬼。

    雪亮的横刀从天而降,反射着落日惨红的色彩。这道光芒刺破了一个汉军的心房,短暂地闪过之后,那汉军成了无头尸体。

    郑宝收回抢出去的横刀,顺势一带,瞬间又割破了另一人的喉咙。

    这场精心设计的伏击,让汉军运粮队无从招架。但在郑宝和他的部下曹十三等人的心中,这场干脆利落的胜利并不给他们带来任何喜悦。

    潜伏,他们已经潜伏了一个月。除了传回去有关敌军调动的消息,并未起到太大作用。他的目标实际上是为了在汉军主力出了厩亭大营后。伺机烧了屯在大营中的粮草,令敌不战而溃。

    但汉军些他们想像的要更有准备。连日来不断有汉军自太原府团拍南下,入驻厩亭,虽然不多,但足以让郑宝望敌兴叹。这也意味着韩奕的计划失败。

    这场伏击战,在它网爆发起,就宣告结束,敌军甚至连反抗都来不及。

    来不及逃散的民壮龟缩在粮车的左右,不知自己下场会如何。曹十三远远地问道:

    “衙内,怎么办?”

    “让民壮推着粮车,我等扮成汉军模样。去太平驿!”郑宝当即立断。

    部下们纷纷从汉军死尸上扒下军衣。举着汉军旗帜,摇身一边都成了汉军。民壮们吓破了胆,无奈着推拉着粮车往前进发。

    太平驿的战事如火如荼,双方都已经忘记白昼即将过去,黑夜将要来临,只有忘我的厮杀与酣斗。镇北军如同一块面团,被揉搓成各种形状。向悲壮地率着他最为绮仗的牙队,勉强地应付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攻击。

    突然,一股巨大的力量让胯下战马飞腾起来,战马的前蹄被伸过来的一把大刀砍断,伴随着飞迸四射血液。向崔被狠狠地摔向前去。

    “将军,个心!”

    牙军争先恐后地飞奔而至,用血肉之躯阻挡住围上来的长枪大矛。碰撞在一起的双方军士,互相砍杀着,甚至厮咬着,一时间血肉横飞。

    向记勃然大怒,捡起一把长槊。杀入重围,长槊狠狠地洞穿了一咋,汉军小卒,更多的敌军蜂拥而至。让他疲于应付。

    难道明年的今日便是我的忌日了吗?向刮甚至想到了这一点。封奕也曾如他这般离死神接近,也曾如此悲观过,但韩奕挺了过来。

    “杀!”一阵洪亮的呐喊声。犹如晴天里的一声声霹雳,盖过杀戮战场中心酣斗人群的呐喊声。

    黑夜已经不期而至,背景是一条奔驰的长蛇火阵。成群的战马与役畜被人点燃了尾巴,受惊的牲畜发疯地往汉军后阵扎去,将所有遇到的军士践踏成一堆烂肉。

    战马的嘶叫声,役牛的眸味叫声,更多的却是军士的惨叫声。

    后方的汉军军士齐齐往前涌去。如同后浪推前浪,将恐惧向战场的中心扩散。

    混乱之中,太平驿汉军主将的帅旗被人砍断。

    “汉军败了、汉军败了!将军死了!”呐喊声远远地传来。

    战场的形势急转直下,一支奇兵彻底扭转了太平驿一边到的形势,甚至反败为胜。混乱之中的汉军并不知道自己的对手本身不足以撼动他们,但这突如其来的奇兵借着黑暗与发疯的牲畜,成功地制造了混乱与恐惧。

    太平驿的汉军被冲得七零八落,又被向记的部下们趁机追击,死伤大半。迈过地上倒伏的尸首,向没有向郑宝道谢,只是凝视了他一眼:“在这里看到你,那说明韩帅的计划落空了。”

    “敌军大营防守甚严,郑某环伺左右。却不得机会。”郑宝一双虎目饱含忧心仲仲之色。

    “看来,只有劳驾,请郑老弟往潞州跑一趟。是时候了!”向记道。

    “将军意欲何往?”郑宝点点头。问道。

    “我虽有意去襄垣,但鹿台山万万不可无人驻守,须防备敌军趁我虚弱来夺我大营。一旦失去鹿台山之堡垒,不仅韩帅危险,就是骼州城也炭发可危。郑老弟不必停留。连夜去潞州见过沈观察,办完最要紧的事情,立刻赶回鹿台山,那时不管如何。你我再一同赶往襄垣。”向道,顿了一顿道,“胜败在此一举!”

    郑宝郑重地点了点头:“胜败在此一举!”

    他跃上战马,回首望了襄垣城方向一眼,迅速地消失在夜色中。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飞快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2009大河网络 苏ICP备2024066333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13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