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五代末年风云录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引子 引子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一章 不归1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二章 不归2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三章 不归3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四章 不归4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五章 不归5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六章 不归6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七章 不归7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八章 不归8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九章 不归9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十章 香阵1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十一章 香阵2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十二章 香阵3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十三章 香阵4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十四章 香阵5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十五章 香阵6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十六章 香阵7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十七章 不辰1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十八章 不辰2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十九章 不辰3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二十章 不辰4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二十一章 黍离1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二十二章 黍离2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二十三章 黍离3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二十四章 黍离4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二十五章 黍离5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二十六章 何求1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二十七章 何求2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二十八章 何求3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二十九章 何求4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三十章 何求5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三十一章 行路1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三十二章 行路2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三十三章 行路3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三十四章 行路4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三十五章 行路5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三十六章 行路6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三十七章 行路7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三十八章 行路8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三十九章 行路9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四十章 徘徊1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四十一章 徘徊2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四十二章 徘徊3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四十三章 徘徊4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四十四章 徘徊5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四十五章 徘徊6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四十六章 徘徊7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四十七章 徘徊8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四十八章 何朝1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四十九章 何朝2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五十章 何朝3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五十一章 何朝4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五十二章 何朝5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五十三章 何朝6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五十四章 何朝7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一章 非刑1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章 非刑2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三章 非刑3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四章 非刑4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五章 非刑5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六章 非刑6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七章 非刑7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八章 非刑8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九章 道1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章 道2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一章 道3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二章 道4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三章 道5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四章 道6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五章 鹊起1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六章 鹊起2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七章 鹊起3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八章 鹊起4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九章 鹊起5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章 鹊起6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一章 鹊起7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杂谈1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二章 鹊起8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三章 鹊起9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四章 鹊起10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五章 尘埃1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六章 尘埃2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七章 尘埃3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八章 尘埃4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九章 尘埃5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三十章 洛阳1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三十一章 洛阳2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三十二章 洛阳3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三十三章 洛阳4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三十四章 洛阳5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三十五章 洛阳6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三十六章 洛阳7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三十七章 洛阳8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三十八章 洛阳9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三十九章 嘉庆1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四十章 嘉庆2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四十一章 嘉庆3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四十二章 嘉庆4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四十三章 嘉庆5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四十四章 嘉庆6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四十五章 嘉庆7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四十六章 嘉庆8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四十七章 梁山1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四十八章 梁山2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四十九章 梁山3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五十章 梁山4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五十一章 梁山5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五十二章 梁山6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五十三章 梁山7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五十四章 梁山8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五十五章 梁山9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五十六章 惊变1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五十七章 惊变2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五十八章 惊变3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五十九章 惊变4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六十章 惊变5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六十一章 惊变6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六十二章 惊变7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六十三章 惊变8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六十四章 惊变9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六十五章 冬雪1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六十六章 冬雪2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六十七章 冬雪3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六十八章 冬雪4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七十章 冬雪6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七十一章 冬雪7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七十二章 冬雪8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一章 新朝1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章 新朝2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三章 新朝3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四章新朝4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五章 新朝5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六章 新朝6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七章 桃夭1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八章 桃夭2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九章 桃夭3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章 桃夭4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一章 桃夭5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二章 桃夭6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三章 关山1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四章 关山2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五章 关山3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六章 关山4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七章 关山5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八章 关山6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九章 关山7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章 关山8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一章 风起1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二章 风起2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三章 风起3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四章 风起4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五章 风起5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六章 破斧1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七章 破斧2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八章 破斧3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九章 破斧4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三十章 破斧5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三十二章 破斧7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三十三章 破斧8 第三十四章 破斧9 第三十五章 解甲1 第三十六章 解甲2 第三十七章 解甲3 第三十八章 解甲4 第三十九章 解甲5 第四十章 解甲6 第四十一章 解甲7 第四十二章解甲8 第四十三章 蛰伏1 第四十四章 蛰伏2 第四十五章 蛰伏3 第四十六章 蛰伏4 第四十七章 蛰伏5 第四十八章 蛰伏6 第三十一章 破斧6 第四十九章 蛰伏7 第五十章 同车1 第五十一章 同车2 第五十二章 同车3 第五十三章 同车4 第五十四章 同车5 第五十四章 同车(五) 第五十五章 帝师1 第五十六章 帝师2 第五十七章 帝师3 第五十八章 帝师4 第五十九章 帝师5 第六十章 帝师6 第六十一章 帝师7 第六十二章 吴钩1 第六十三章 吴钩2 第六十四章 吴钩3 第六十五章 吴钩4 第六十六章 吴钩5 第六十七章 阑珊1 第六十八章 阑珊2 第六十九章 阑珊3 第七十章 阑珊4 第七十一章 阑珊5 第七十二章 阑珊6 第七十三章 惊涛1 第七十四章 惊涛2 第七十五章 惊涛3 第七十六章 惊涛4 第七十七章 惊涛5 第七十八章 惊涛6 第七十九章 惊涛7 第八十章 惊涛8 第八十一章 秋月1 第八十二章 秋月2 第八十三章 秋月3 第八十四章 秋月4 第八十五章 秋月5 第八十六章 秋月6 第八十七章 秋月7 第八十八章 秋月8 第八十九章 秋月9 第九十章 秋月10 第九十一章 披甲1 第九十二章 披甲2 第九十三章 披甲3 第九十四章 披甲4 第九十五章 披甲5 第九十六章 披甲6 第九十七章 披甲7 第九十八章 披甲8 第九十九章 真人1 第一百章 真人2 第一百零一章 真人3 第一百零二章 真人4 第一百零三章 真人5 第一百零四章 真人6 第一百零五章 庆州1 第一百零六章 庆州2 101 五代十国简表 102 冯道这个人物 103 五代时的着名女人 104 五代的君王与儿子及女人们 105 五代军事 107 平边策 108 诗经-大雅-韩奕 第一百零七章 庆州3 第一百零八章 庆州4 第一百零九章 庆州5 第一百一十章 庆州6 第一百一十一章 庆州7 第一百一十二章 庆州8 第一百一十三章 剧变1 第一百一十四章 剧变2 第一百一十五章 剧变3 引子 第七十三章 惊涛 第七十四章 惊涛 第七十五章 惊涛 第七十八章 惊涛 第116章 剧变4 117章 剧变5 第一百一十八章 剧变6 第一百一十六章 剧变4 第一百一十七章 剧变5 第一百一十九章 剧变7 第一百二十章 剧变8 第一百二十一章 剧变9 第一百二十二章 剧变㈩ 第一百二十三章 剧变(续一)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章 关山8
《五代末年风云录》
作者:肖申克117
更新时间:2024-01-09 01:08:17
字数:12620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五代末年风云录 !

    浑朗的夜空中。弯新月初 “周”与“韩”字旗伊衙尚删飘

    着。

    城内的韩奕,看起来十分轻闲,似乎全没将围城强敌放在眼里。

    看在部下将佐眼里,那都成了他稳坐中军帐不动如山的气度。尽管如此,普通军士们在大军围城日久之时,难免对韩奕迟迟不肯下令突围感到不解。他与一队普通士卒正蹲坐在一起。背靠着城墙,享受着夜晚暂时的安宁与清凉。随军役畜已经杀完。已经开始成批宰杀战马,他希望战事不需要拖到自己杀尽战马之时。

    “话说我们这襄垣城,可是大有来历的,它至少有一千三百年的历史。它的饰造者,名叫赵襄子。此城因他而生。其人虽贵为赵氏之子。但他原不过是一个小妾所生的庶子。而且是秋女所生。

    但他凭借自己的努力,终究成了一代君王,他的国家名字叫赵。提到“赵。字,大伙都不陌生。

    可见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不过据说这个赵襄子长得有些对不起人”

    “话说赵襄子凭借自己的才干,终做了赵氏的继承人,彼时晋国已经名存实亡,其国政被四家把持着,分别为智、赵、韩、魏四氏。在这四氏中,以智氏的实力最为强大,其家主智伯为晋国的正卿,他想独霸晋国,便胁迫韩、魏两家,先想灭了赵氏,妄想个个击破”

    “赵襄子不畏强敌,也不与敌争夺一城一地之失,退保赵氏的根据地晋阳,以地利之险,人事之和。克敌疲之短,相机再战,就如我等今日这般”智伯久攻不下,无奈,就想出了个水灌晋阳的办法”

    韩奕很有说故事的天份。军士们被他的故事吸引住了,更何况今日亦如赵襄子时代,被强敌团团围住。有军士忍不住追问道:

    “水灌晋阳,倒是一个不错的法子。相公,我们如今困守襄桓,要是城外汉军也使出这个法子,那可如何是好?要知这襄垣地界,西高东低,襄垣城一带地域最是低洼。”

    “呸,这天好久没下过雨了,要是真能引水灌城,汉军早就使出来了!”另有人给出了答案。

    “相公,您快说说,这叫赵襄子的能守住晋阳城吗?”

    “赵襄子当然守住了晋阳城,他不仅守住,还一守就是两年。部下想突围出城,他也不允许。”韩奕的目光在这两位的军士的脸上特别的停留了一下。

    “那他一定不缺粮钱”步军都头党进若有所思,嚷嚷道。

    “没错,赵襄子或许不缺粮食。可是总该有坐吃山空的时候,难道他不怕有粮尽的那一天吗?”吕福质疑道。

    “赵襄子之所以能守上两年。最主要的还是因为胁从的韩、魏两家出人不出力。诸位想想看,万一这赵襄子要是败亡了,那么接下来会轮到哪家?兔死狐悲啊!”

    “后来如何?”军汉们追问道,似乎忘记了给自己说故事的是何等人物。

    韩奕舔了舔干渴的嘴唇。手脚快的军士连忙递上一碗水,那水不过是用布头从枯井湿泥中绞出来的;即便如此。韩奕也只是浅浅抿了一口,将水碗递还了回去。他不是厌恶泥水的可憎,而是珍惜。

    “就军国盟誓而言,世上从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天下熙熙,皆为利往。赵襄子早就看出了智、韩、魏三家同盟并非铁板一块,他遣人偷偷出了城,将其中利害说给韩、魏两家知道。韩、魏、赵三家一拍即合,当即以其人之道还失其身,引水反灌了智家的军营。正所谓,成于水,败亦由于水也。智家被消灭了,举族受诛,而晋国就被赵、韩、魏三家瓜分了。这就是“三家分晋。典故的由来。”韩奕说道。

    “胜者为王,败者为寇,也没甚稀奇。依属下之见,那智伯不够果断,快刀斩乱麻,要是拼死一战。哪轮到赵氏风光?”吕福不服道。

    “相公今日说这个故事,是因为如今我们也被困孤城的缘故吧?”党进疑道,“今敌军围城,我等既缺粮食又缺少饮水,但敌军仍无法撼动。依属下看,相公临危不惧,不比那赵襄子差。”

    “哈哈!党都头这是在拍我马屁!”韩奕大笑道。

    “属下这是实话实说!”党进微露羞赧之色,这介。汉子有些圆滑,他转头问围坐的军汉们道,“兄弟们觉得如何?”

    “相公的万金之躯,与我等粗汉齐进退,我等还怕李瑰作甚?”军汉们嘲笑道。

    韩奕等军士们消停了,继续说道:

    “吕三郎方才说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道理,虽然是至理,但世上之事不可一概而论。那智伯兵败被杀之后,赵襄子把他的头骨涂上漆,作为饮具,尽显胜者为王的气慨。但智氏的门客中有一个名叫豫让的。想为他报仇,便去刺杀赵襄子!”

    “这豫让碍手了吗?”党进不由的伸长了脖子。

    “废话,要是真让他碍手了。哪里会有赵国?”吕福讥笑道。

    “豫让先是化装为刑徒,怀揣匕首。混到赵襄子的宫室中为奴,为赵襄子洒扫茅厕。大概是天佑赵氏,心队卜尖茅厕时,忽然心动不安“令人按索,抓获了豫势”他从要将豫让杀死,赵襄子说,智氏举族被诛,已死无后人,而此人还要为他报仇,真是一个义士,我小心躲避他好了。于是。赵襄子便释放了豫让。”

    “赵襄子有气度,真了不起!”众人纷纷议论道。

    “豫让虽然侥幸逃了一回,但他仍然不肯放弃。他用涤涂身,装扮成一个癞疮病人,又吞下火炭,弄哑嗓音,还在街市上乞讨,就连他结发妻子见面也认不出来。一切只为了躲在赵襄子出宫必经的桥下,寻找机会将赵襄子杀了。那桥后来就叫做豫让桥据说就在如今的晋阳。若是将来有机会直捣太原府。定要去寻访一下。”

    “那么这回,他成功,”党进看了吕福一眼,硬是将未说完的话吞了回去。

    “这次当然还是失败了。赵襄子不由得很好奇,因为这豫让在成为智伯门客之前,也曾效力于范氏、中行氏,而这两家曾相继亡于智氏之手。既然智伯攻灭他们,你为什么不为他们效死,偏偏为智伯效死。为他刺杀我?豫让回答说,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容,范氏、中行氏以众人待我,我以众人报之;智伯以国士待我,我就以国士报之。所以后来就有了“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容。的典故!”

    “豫让虽属忠义之士,但这样的人,要是真放了他,还会有第三次、第四次。斩草须除根!”吕福断言道。

    “吕三郎说的是,赵襄子也是这么认为的,所以这次他一定不会放过这个一心想置自己于死地的刺客。换作韩某,也会如赵襄子这么做。既然放过了豫让一次,再将他斩首。一可成全豫让的忠名,也不损自己的美名。何乐而不为呢?

    这豫让也知道这一点,所以他向赵襄子请求,希望赵襄子脱下外衣。让他刺杀,算是为自己有知遇之恩的智氏报了仇,了却此生余愿。赵襄子也不介意。依言脱下了自己的外衣。君子有成*人之美是也!那豫让拔剑连刺赵襄子的外衣三次,然后带着大仇得报的快意,自尽而死!”

    围坐在四周的军士们,听到此处,一时鸦雀无声,好半天众人击掌赞叹道:

    “豫让真是个大英雄!”

    党进似乎被这个故事打动了。他长得高大健壮,虬须虎颈,气宇轩昂,却没有呼延弘义身上的那一股与生俱来草莽豪气,这跟他的来历有关。因为他自幼便是那位鼎鼎大名的卖国贼杜重威的家奴,杜重威为人不怎样,对党进却有衣食之恩。当年杜重威兵败后,党进做为罪臣家奴被充了军,因而就成了义勇军的一份子,自以为从此毫无它念。虽然当兵的的俸薪没有多少,党进还常常自己掏钱接济杜氏遗属,就这一点来说,那些曾经受过杜氏恩惠的达官贵人们没有一个能比得上他。

    韩奕得知这一事,特意吩咐军曹们给他不少照顾,还提拔他做了都头。党进铭记在心,要知韩奕对杜重威之辈是恨之入骨。

    遍观义勇军中,既有与韩交一同从杨刘镇杀出来的,也有随韩奕从乱兵与流寇刀下侥牵活过来的。他们庆幸自己在乱世之中,跟了一介,值得依赖的主帅。正如今天这般。韩奕位兼将相,却跟军士们同饮一碗浑泥水,这远比任何高谈阔论与豪言壮语更加真实与可靠。

    党进自认为做不了国士,但他愿意如豫让一样报答韩奕。同样的。在义勇军全体将士们的心中,只要帅旗不倒,他们将无所畏惧。

    夜色渐已深沉。

    就在韩奕以为今夜相安无事之时。城外的汉军主帅李瑰勃然大怒。

    他刚刚接到太平驿溃兵带来的消息。这让他大惊失色,直到又接到厩亭大营留守部下再一次夺回太平驿的消息,他这才稍为安心了一些。

    “传我军令,再次攻城,拂晓前务必拿下襄垣城!违令者,斩!”李瑰命道。

    是可忍孰不可忍,明明将周军主力围困在狭小的襄垣城内,既缺水又少粮,却奈何他不得,反弄得自己损只折将,李瑰被彻底激怒了。

    汉军发疯似地耸拥而上。城头的守军无所畏惧。这一次,义勇军准备充分,步军配备的床弩反倒因为缺少箭矢而被下令节省使用,投石机却被大量使用,所用的石弹,全是从官舍与民房中扒下的方石。

    如雨的石弹,方的、圆的、尖刺的。扑天盖地倾诲而下,落在地上。甚至会弹跳起来,将它们所遇到的一切砸成齑粉。城上城下除了充斥着重物撞击的闷哼声,就是双方将士的惨叫声。

    汉军如野草一般,折伏在地。血水横流。在付出了极大的代价之后。终于摸着了城墙,趁着周军似乎后力不继,汉军将数十架云梯搭上墙体,急切地向上攀登。火光的映衬下,汉军如蚂蚁一般蠕动着。

    忽然,从城头上落下厚重的乌云。似乎是沙尘,将攀城的汉军包裹在其中,空气中飘散着硫磺的气味。

    “不好,是火药!”汉军惊恐地呼喊道。

    一支火箭自残破的城楼上疾射而出。瞬间,城墙下闪过

    边尔米。紧接着燃起了熊熊大火,火光盅速地扩散,让城赚 死物活物点燃。

    攻城的汉军,惊恐地向后急退。但是迟了,夜风将火药粉末飘散的到处都是,点燃了一切。汉军在火光中痛苦地翻滚着,嚎啕痛哭,城下成了人间地狱。既便是机警的军士借着在地上打滚,扑灭身上的烈火,也被城头的守军一一射杀。

    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硝烟与焦糊味。

    义勇军将士没有时间庆贺自己暂时的胜利,因为更多的汉军在督战队的逼迫下,从四面八方蜂拥而来。李瑰感到莫大的耻辱,他孤注一掷地动用他所动用的兵力,发誓要血洗襄垣城。

    呼延弘义、陈顺、朱贵等诸将,各守一方,赤膊上阵。战鼓与报警的角号声一浪赛过一浪,韩奕则从军中挑出一队精锐编入牙军,亲自率领,救援四方,以防有失。

    激战仍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城楼上残存的木质栋梁,不堪敌军投石机的一次又一次地直接命中,彻底的被击倒,石木倾覆,发出巨大的声响。

    敌军一波又一波发起攻击,似乎不知疲倦,这让义勇军极为难受。义勇军虽悍不畏死,但如一根紧绷的弦,得不到休息,渐感力不从心。

    凄凉而急促的号角声响彻了夜空,那是南城的方向。

    韩奕率领着赶死队奔往南城。南城城头上出现了几个汉军身影,守军节节败退。

    “嗖!”急切之下,韩奕抬头便射。直接将一个敌军从城头射翻下去。他来不及动员部下,拔刀直奔城头,往那人头攒动之处奔了过去。

    七八支刀枪刺了过来,将韩奕逼到了墙角,他奋力回击,砍掉了几颗脑袋,手中战刀传递来的阻力让他虎口发麻,迸出的鲜血溅了他一身。他仍然无法击退爬上来的敌军。幸亏城头上狭拥成一团的敌军反而处处受制。

    李威借着支在地上的佩刀力量。半跪着大口喘着粗气,他的四周已经倒下了一大片,身上的铠甲只剩下几块零碎。

    “六哥,你还能站起来吗?”韩奕大声疾呼。

    李威深吸了一口气,再一次跳将起来,用掀起的血雨来回答。

    “相公亲至,我等岂能坐视?”党进大声疾呼。听着夜空里雄浑的战鼓声,一股凛冽杀气霎时自胸中喷涌而出,党项带着左右杀到,立复在城头上掀起一阵血雨腥风。

    “杀!”众军士内心深处最富有野性的斗志被激发了出来。

    “杀!”韩奕仍然一如既往地挥刀、抽刀、再挥刀。

    倒仆的尸首叠加在一起,城头上成了血地,湿滑的地面甚至让敌我双方站立不稳。稀奕狠狠地将横刀插入迎面扑来的汉军小卒,对方不可思议地张了张嘴,立刻死去。弗奕飞快地抽回自己的佩刀,将那具尸首一脚踢落城去,城头上剩下的唯一的汉卒木然地看着杀神一般的韩奕。本能地后退,竟跌落城下。

    这厮杀声渐渐由强变弱,最后偃旗息鼓,归于平静。东方未晓,这是黎明前最后的黑暗。

    韩奕扶着墙垛,大口大口地喘息着身上沾满粘稠的血液,耳边仍回荡着双方你死我活的厮杀声。

    “相公,敌军退了”。党进走到身边,轻声说道,仍然心有余悸。

    “是吗?”韩奕抬起身来,他坚定地说道,“那么应该轮到我们真正反击了。”

    “什么?”党进不明白。他看到了韩奕嘴角挂着得意的微笑。

    李瑰正在大发雷霆,他亲手斩杀了攻城未果的部下,犹自余怒未消。

    小小的襄垣城,难道是铁打的不成?”李瑰失意之下,不禁有些

    。

    他终于见识到了义勇军的战力,这丰破了他全部的胆气,更让他疑神疑鬼起来,当初韩奕为何会一头扎进襄垣城坐以困斗呢?此时此刻,他萌生了退意。

    杨业呆立在帐内,正欲规劝两句。帐外短暂的宁静,似乎出现了一丝骚动。骚动声迅速被一股惊天动的的叫喊声所淹没,众将奔出帐外。眼睁睁地看着一顶行军帐篷在自己面前洼地“奔跑”着。

    城头火光的照耀下,城外忽然泛着波光,波光之中无数的汉军军士在波峰间浮沉着、挣扎着、叫喊着。

    “水从何来?”李瑰目瞪口呆。面如死灰。杨业等将佐连忙将他拖带着奔逃,网逃离不远,身后的帅帐轰然倒塌,迅速消失在洪水之中。

    凭空出现的洪水淹没了一切,不仅迅速填满了漳水河浅浅的河道,也无情地冲垮了城外的汉军军营。让他们躲无可躲。它欢快地从高处冲下,在襄垣城前因为城墙的阻挡,绕了个围,将夹杂其中的人、马与一切死的活的,席卷而去,浩浩荡荡地奔腾而下。

    襄垣城内当然也渗了水,但大战之后的义勇军纷纷跳入城内只及腰畔的水中,头一次痛痛快快地洗个澡。

    “成由于水,败亦由于水。此战功归赵襄子!”韩奕对着部下们说道。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飞快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2009大河网络 苏ICP备2024066333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13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