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五代末年风云录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引子 引子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一章 不归1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二章 不归2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三章 不归3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四章 不归4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五章 不归5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六章 不归6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七章 不归7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八章 不归8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九章 不归9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十章 香阵1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十一章 香阵2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十二章 香阵3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十三章 香阵4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十四章 香阵5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十五章 香阵6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十六章 香阵7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十七章 不辰1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十八章 不辰2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十九章 不辰3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二十章 不辰4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二十一章 黍离1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二十二章 黍离2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二十三章 黍离3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二十四章 黍离4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二十五章 黍离5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二十六章 何求1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二十七章 何求2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二十八章 何求3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二十九章 何求4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三十章 何求5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三十一章 行路1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三十二章 行路2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三十三章 行路3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三十四章 行路4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三十五章 行路5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三十六章 行路6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三十七章 行路7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三十八章 行路8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三十九章 行路9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四十章 徘徊1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四十一章 徘徊2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四十二章 徘徊3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四十三章 徘徊4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四十四章 徘徊5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四十五章 徘徊6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四十六章 徘徊7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四十七章 徘徊8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四十八章 何朝1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四十九章 何朝2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五十章 何朝3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五十一章 何朝4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五十二章 何朝5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五十三章 何朝6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五十四章 何朝7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一章 非刑1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章 非刑2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三章 非刑3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四章 非刑4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五章 非刑5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六章 非刑6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七章 非刑7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八章 非刑8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九章 道1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章 道2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一章 道3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二章 道4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三章 道5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四章 道6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五章 鹊起1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六章 鹊起2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七章 鹊起3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八章 鹊起4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九章 鹊起5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章 鹊起6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一章 鹊起7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杂谈1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二章 鹊起8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三章 鹊起9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四章 鹊起10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五章 尘埃1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六章 尘埃2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七章 尘埃3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八章 尘埃4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九章 尘埃5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三十章 洛阳1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三十一章 洛阳2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三十二章 洛阳3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三十三章 洛阳4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三十四章 洛阳5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三十五章 洛阳6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三十六章 洛阳7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三十七章 洛阳8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三十八章 洛阳9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三十九章 嘉庆1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四十章 嘉庆2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四十一章 嘉庆3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四十二章 嘉庆4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四十三章 嘉庆5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四十四章 嘉庆6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四十五章 嘉庆7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四十六章 嘉庆8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四十七章 梁山1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四十八章 梁山2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四十九章 梁山3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五十章 梁山4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五十一章 梁山5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五十二章 梁山6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五十三章 梁山7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五十四章 梁山8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五十五章 梁山9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五十六章 惊变1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五十七章 惊变2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五十八章 惊变3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五十九章 惊变4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六十章 惊变5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六十一章 惊变6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六十二章 惊变7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六十三章 惊变8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六十四章 惊变9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六十五章 冬雪1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六十六章 冬雪2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六十七章 冬雪3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六十八章 冬雪4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七十章 冬雪6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七十一章 冬雪7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七十二章 冬雪8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一章 新朝1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章 新朝2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三章 新朝3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四章新朝4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五章 新朝5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六章 新朝6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七章 桃夭1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八章 桃夭2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九章 桃夭3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章 桃夭4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一章 桃夭5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二章 桃夭6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三章 关山1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四章 关山2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五章 关山3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六章 关山4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七章 关山5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八章 关山6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九章 关山7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章 关山8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一章 风起1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二章 风起2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三章 风起3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四章 风起4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五章 风起5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六章 破斧1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七章 破斧2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八章 破斧3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九章 破斧4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三十章 破斧5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三十二章 破斧7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三十三章 破斧8 第三十四章 破斧9 第三十五章 解甲1 第三十六章 解甲2 第三十七章 解甲3 第三十八章 解甲4 第三十九章 解甲5 第四十章 解甲6 第四十一章 解甲7 第四十二章解甲8 第四十三章 蛰伏1 第四十四章 蛰伏2 第四十五章 蛰伏3 第四十六章 蛰伏4 第四十七章 蛰伏5 第四十八章 蛰伏6 第三十一章 破斧6 第四十九章 蛰伏7 第五十章 同车1 第五十一章 同车2 第五十二章 同车3 第五十三章 同车4 第五十四章 同车5 第五十四章 同车(五) 第五十五章 帝师1 第五十六章 帝师2 第五十七章 帝师3 第五十八章 帝师4 第五十九章 帝师5 第六十章 帝师6 第六十一章 帝师7 第六十二章 吴钩1 第六十三章 吴钩2 第六十四章 吴钩3 第六十五章 吴钩4 第六十六章 吴钩5 第六十七章 阑珊1 第六十八章 阑珊2 第六十九章 阑珊3 第七十章 阑珊4 第七十一章 阑珊5 第七十二章 阑珊6 第七十三章 惊涛1 第七十四章 惊涛2 第七十五章 惊涛3 第七十六章 惊涛4 第七十七章 惊涛5 第七十八章 惊涛6 第七十九章 惊涛7 第八十章 惊涛8 第八十一章 秋月1 第八十二章 秋月2 第八十三章 秋月3 第八十四章 秋月4 第八十五章 秋月5 第八十六章 秋月6 第八十七章 秋月7 第八十八章 秋月8 第八十九章 秋月9 第九十章 秋月10 第九十一章 披甲1 第九十二章 披甲2 第九十三章 披甲3 第九十四章 披甲4 第九十五章 披甲5 第九十六章 披甲6 第九十七章 披甲7 第九十八章 披甲8 第九十九章 真人1 第一百章 真人2 第一百零一章 真人3 第一百零二章 真人4 第一百零三章 真人5 第一百零四章 真人6 第一百零五章 庆州1 第一百零六章 庆州2 101 五代十国简表 102 冯道这个人物 103 五代时的着名女人 104 五代的君王与儿子及女人们 105 五代军事 107 平边策 108 诗经-大雅-韩奕 第一百零七章 庆州3 第一百零八章 庆州4 第一百零九章 庆州5 第一百一十章 庆州6 第一百一十一章 庆州7 第一百一十二章 庆州8 第一百一十三章 剧变1 第一百一十四章 剧变2 第一百一十五章 剧变3 引子 第七十三章 惊涛 第七十四章 惊涛 第七十五章 惊涛 第七十八章 惊涛 第116章 剧变4 117章 剧变5 第一百一十八章 剧变6 第一百一十六章 剧变4 第一百一十七章 剧变5 第一百一十九章 剧变7 第一百二十章 剧变8 第一百二十一章 剧变9 第一百二十二章 剧变㈩ 第一百二十三章 剧变(续一)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六章 新朝6
《五代末年风云录》
作者:肖申克117
更新时间:2024-01-09 01:08:09
字数:12428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五代末年风云录 !

    来到了李楼府前;他才放慢了速度。见郑宝的马正拴在李府前的马桩上。李拨正穿戴整齐地急匆匆地走出家门,同一出门迎面见到了弗奕,脸色变了变。

    “陛下急召,你我一同入宫去吧。”李拨说道。他不管不顾地上了自家马车,往皇宫方向急行去。韩奕正发愣间,殿前散指挥使徐世禄匆匆地急奔而来。

    “相公,陛下急召,请速入宫议事”。徐世禄满头大汗。

    徐世禄刚刚升任殿前散指挥使。所掌军马虽然不多,但属于殿前军系统的一支人马,身为统领,因为时时能在陛下与朝臣面前出现,所以这个职位也相当可观。至于呼延弘义等义社兄弟,人人不是加检校官、散阶、勋爵,就是遥领防御、刺史。就是郑宝。也补了个供奉官。

    目前整个禁军中,侍卫亲军是绝对第一主力,除此之外,那便是殿前军系统,有铁骑、控鹤、内殿直、散指挥使、散员等号,番号复杂,笼统地被称为殿前军。这样的殿前军。虽然人数也相当不少,但兵员的素质比不上侍卫亲军中的精锐,并且连一个统一的如侍卫司这样的指挥机构却没有。

    至于义勇军。则是独立于侍卫亲军与殿前诸军之外的另一支小规模精干力量。义勇军之所以能够相对独立存在,不受侍卫亲军司统属,就连侍卫亲军都指挥使王殷也无法染指,并且极受郭威重视,那是因为它的最高长官韩奕地位不亚于王殷。更是因为这是郭威为了平抑侍卫亲军一军独大的状况使然。

    当然,如果皇帝郭威想提升殿前军的地位,韩奕是担任殿前军都指挥使的最佳人选。但郭威段然将韩奕及义勇军视作地位低于侍卫亲军而高于殿前军的力量。

    “徐兄怎知找到这里来?。韩奕问道。

    “我方才在城外便看到了你,见你奔得急。便紧追不舍。才追到了这里徐世禄答道。二人并行往皇宫奔去。

    “陛下急召,是否是因为河东刘崇?”韩奕问道。

    身为殿前散指挥使,平时便是守卫皇宫,所以徐世禄的消息十分灵通:“听说刘崇已经在原称帝了。仍延汉诈,并遣军南寇晋州

    “刘崇不过是小疾,须要防备的却是辽人。

    ”韩奕答道。

    “相公所言甚是,陛下也正担心这事,他网见了辽使,所以召重臣入宫议事,早作防备。”徐世禄道。

    皇宫外,韩奕远远地便见礼部的官员簇拥着一个蕃将装束模样的人正往外走,魏仁浦也夹在其中。弗奕将这一行人堵在了宫门口。

    “数大人,什么时候胡人与狗也能随意出入我大周的皇宫?”韩奕故意站在宫门正中央,喝问道。

    魏仁浦与韩奕一向交好,他素知韩奕为人,见他面色不善,并非是冲着自己,而是冲着自己陪同的辽人,因为他知道韩奕与辽人有死仇。

    “韩相公,这是辽国使者,受辽主之命,来贺我朝陛下即位。陛下命我好生招待魏仁浦害怕韩奕会有过激行为,连忙解释道,他将“陛下”二字咬得异常清晰,暗示韩奕不要惹皇帝不高兴。

    那辽使其实是个。汉人,见韩奕语气不善,怒道:

    “中原朝廷难到都是如此不知礼数之人吗?我大辽国东西两万里,南北两万里,带甲百万,纵横天下。试问谁敢不敬。哪个不服?若中原人都图嘴上痛快,被外邦人轻视,也就顺理成章了。”

    韩奕不怒反笑:“使者见教的是!使者若是回到北庭,千万不耍忘了告诉尔主,就说青州韩奕一直很挂念着他,但恨不能相见,我在大梁遥祝他长寿百岁!不,贵主也称皇帝。应当是万岁!”

    那使者开头还不知韩奕说的是反话,更不知韩奕其实是在威胁,待回过神来,韩奕已经扬长而去。使者气得浑身发抖,身边从人忙问魏仁浦这位是何方人物。

    “这是本朝义勇军马步都指挥使、开封府尹、检校太保、开国公、侍中兼同平章事韩奕韩相公。”魏仁浦面无表情地说道,心中感到痛快无比。方才辽使在甄见皇帝时。虽然表面上还算幕敬,但内心中对大周君臣的轻视是掩饰不了的。

    “原来他便是曾与高元帅恶斗的中原将军?”辽使们小声议论着。

    高元帅便是出身渤海的高谋翰,此人执掌辽国皇帝的宿位亲军,在辽人中以武勇见称,地位非同小可。他在齐运末年曾与韩奕有过一场恶战,结果是狼狈而回。其实这并非高读翰无能,就是以耶律德光之智勇,也落得个四面楚歌,不得不打着冠冕堂皇的理由北返,结果死在了杀胡林,躺着回去。

    皇宫中,郭威换了一身居家常服。与王瞧、韩奕、范质、李殿、郭崇与曹英、郑仁诲等几人坐而问道。

    这并非朝会,皇帝就是身穿居家常服,也只显得亲切与随意。在皇帝面前,臣子们也权坐着说话,还有三五个太监、宫人端茶到水伺候着。大家都觉得理所当然,这跟后世的君曰 时臣子毕恭毕敬的情景截然相反,可毋宰臣地位!尊 漆,

    “晋州建雄军节度使王晏奏,七日前刘崇在太原借越称帝,仍用乾佑年号,握有并、纷、忻、代、岚、宪、隆、蔚、沁、辽、麟、石十二州之地。五日前,刘伪又以其次子承钧为招讨使,引军步骑万人南犯石会关客省使郑仁诲,冲着郭威奏禀军情,却是对着殿中所有人说的。

    “刘崇与联是老熟人,他并无任何才学,何惧之有?”郭威嘲笑道。“只是眼下并非联讨平太原之时。”

    “依臣之拙见,晋州雄城,又有纷谷险要地形可以据守,王晏足以抵挡伪汉侵袭。刘崇新近借越。欲兵犯立威罢了。”王峻奏道。

    “妾晏的兵马有妾少?”

    “回陛下,晋州本有兵员五千。陛下早有诏令晋州方面防备,所以王晏大发城中男子青壮,勉强可堪一用,据王晏奏,敌众死伤甚多,而己方分毫未损。”郑仁诲面无表情地奏道。

    “哼!”郭威冷。多道,“王晏也算是知兵之人,昔日为政一方也颇有成绩,奈何也只报喜不报忧?他既然一人足以御敌,为何还要一日三次向联急报求援?”

    “临阵换将,怕是有些不妥。”王峻忧虑道。

    “秀峰所言极是,眼下北军汹汹,联当然不会在这时撤换了他。”郭威点头道。

    郭崇与曹英二人连袂请命道:“刘崇老儿见我朝新造,以为可欺。臣等愿率军前往晋州御敌!”

    郭威摆摆手道:“刘崇虽握十二州之地,但所辖州县大多贫着,帐下并无良将,他此番南寇,不过是试探而已。我若是大动干戈,反到中了他的奸计。”

    枢密副使兼兵部侍郎范质奏道:“依臣之见,陛下不可忽视,尤其是刘崇自知势单力孤,怕是会勾结辽人

    郭威眉头紧锁:“联正是担心这事。我朝新立,立足未稳,若是辽人大发族兵,与刘崇沉崖一气,那便不妙了。”

    “陛下英明。

    如今我朝虽然兵力甚广,但国库空虚,若是大发兵马,不要说粮食。就是箭矢也不够数三司使李数道,“若是边关战事能拖到今年秋收之时发动,国力到时可以恢复些元气。进攻或许不足,但足以御敌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郭威忽然开玩笑道。

    这一句无奈的玩笑话,让臣子们都会心一笑,驱散了不少愁云。郭威说的是大实话,一边国内千疮百孔,国库空虚如也,人心未定,慕容彦超在充州心怀不轨,徐州未平,另一方面刘崇在河东大举南侵,更不必说还要提防着辽人趁火打劫。

    “子仲有何高见?。郭威见韩奕未发一言,点头示意道。

    “再以为刘崇必会效晋室故事,向辽主称臣,以为外援。辽人雄居燕云,虽然势大,但刘崇欲臣服辽人,无异于饮鸩止渴。”韩奕道。

    “为何如此说?。郭威问道。

    “辽人岂能甘作刘崇爪牙,为他卖力?正如陛下所言,河东土瘾民贫,刘崇拿什么去填满辽人的贪欲?刘崇眼下在河东尚有民心、军心可用,但终有一日,辖下百姓会不堪刘崇压榨,刘崇最终既会大失人心。又不能令辽人满意,后果可见了。陛下不应计较一时之得失。而要放眼未来

    “呵呵,子仲之言甚合联意。昔日晋高祖之故事,逝去不远!”郭威听了韩奕的见解,龙心大悦。石晋瑭是著名的儿皇帝,辽人贪得无厌,不管是辽主还是后族、大臣、部酋,隔三差五地遣使来要钱,石晋瑭哪里能满足贪得无厌的辽人,却不敢说一个。“不”字,皇帝也缺钱。就是本朝部下臣子也不满意他卖国求荣,他这个儿皇帝浑似一个猪八戒,里外不是人,最终在忧愁中死去。

    王峻沉思道:“话虽如此,但眼下晋州战事不可不防。陛下应遣部分人马奔往晋州,支援王晏。”

    “那就遣龙捷都挥使史彦超与虎捷都指挥使何徽,率军北上助战。”郭威命道。

    龙捷与虎捷二军,分别是侍卫亲军的马军与步军军号,前身便是前朝的护圣与捧国军,而护圣与捧国又继承于更早的朝代。所以说,禁军历代相袭,盘根错节,诸军将校之间不是亲朋故交,便是有姻亲关系。就连郭威也不敢轻易地裁汰老弱。更不必说眼下并不是马放南让

    。

    解决了这一重要的事情,虽然仍不无忧虑,郭威显得轻松了不少。“联听说,卿方才在宫门外遇见了辽使?”郭威问道。

    “臣与辽使攀谈了几句,以叙两国邦谊。”韩奕认真地答道。

    郭威微微一笑:“卿之志向。联毛知晓了,稍安勿躁。且容辽人嚣张几年!”

    “辽人这次大概又要发一笔横财了。臣若是辽主,必遣使告诉刘崇。诈称大周皇帝岁贡我大辽十万绳云云。那刘崇当然不希望这是真的。必会向辽人乞怜,他准备岁贡二十万编。”韩奕道,“辽人行着这两头通烧之策,赚了个盆满钵圆。”

    “这,几级有可能!君臣都觉得有道威捻着胡须,淡淡地吼直!

    “刘崇与辽人结盟,并不出人意表。在我大粱与太原之间,辽人自然会选择与太原方面沉潢一气。若无中原并无内争,辽人岂能有机会坐享其成?联以为,本朝当前最紧要的是恢复民生,增长国力,这个比什么都强。只要刘崇与辽人不来南犯;联自然不会主动挑起事端。”

    “陛下英明。”众臣答道。虽然郭威如此说,当朝重臣们也是如此认为,边境无事是最理想的局面,但君臣都知道。这个局面恐怕不会存在。

    此事暂且如此,郭威示意范质将一份表章传示臣子们。

    这正是新任镇宁节度使、皇子郭荣自澶州递上的奏疏《请罢诸色课户、体户疏》。疏云:

    属州帐内有羊、猪、纸、炭等户,并羊毛、红花、紫草及进奉官月料。并是影占大户,凡差役者是贫下户。今并欲放免为散户,

    郭荣的奏疏在重臣们的手中传递着,郭威的目光也随着奏疏,在臣子的脸上一一扫过,嘴角含着一丝喜意。

    “回陛下,唐初时诸司置公癣本钱,以贸易取息,计员多少为月料。其后罢诸司公解本钱,以天下上户七千人为胥士,而收其课,计官多少而给之本钱,此所谓课户是也。唐朝时又薄敛一岁税,以高户主之。月收息钱给官员发俸,此所谓俸户是也李拨答道,“正是因为课户、俸户都是各州县大户、上户。他们绮仗官府,从官府获取本钱。暴敛小民,与官府不肖者分肥,大部却落入私人之手。此一时弊是也。皇子此疏针贬时弊,应予重视。了”

    郑仁诲此前一直是郭威的幕府私人,以往跟郭荣抬头不见低头见,相当熟悉与交好。他知道郭威见了此疏。十分高兴。儿子有见解有出息。做父亲的哪有不高兴的道理?郭威与别的皇帝不同,他不好意思在臣子面前自夸自卖。郑仁诲便奏道:

    “皇子出镇澶州不过半月,能有此奏疏,为国为民,善莫大焉 也符合陛下优柔百姓之意旨,况且若是杜绝贪赃枉法之行,也可增加府库收入。如此利国利民,陛下难道不应该下诏褒奖吗?。

    “郑大人说的是”。臣子们都附和道。唯有王峻不动声色。

    “秀峰兄以为如何?”郭威问道。

    “回陛下,臣以为此疏当然极好。不过皇子荣此前并无问政经历。还须陛下鞭策才是,若是网有些成绩,陛下便大加赏赐,皇子恐怕会骄傲的王峻道。

    王峻一说话,虽然有些不讨人喜欢。但也无懈可击。范质与李拨二人经验老道,没有接上这茬,郭、曹二人是武将更是说不上话,也没往深处想。郑仁诲对王峻的话有些不满。但他资历太浅,不敢当面得罪

    。

    唯有韩奕道:

    “褒奖也是一种鞭策,倘若皇子在澶州做了不利于国朝之事,陛下再下诏惩戒也不迟啊。治国如同治军。父子相处之道,亦是相同道理。奖罚分明方显公允。明诏天下,则公显陛下欲大治天下一扫陈习芶政之善政圣心!”

    弗奕也说的冠冕堂皇,无懈可击。他瞥了一眼坐在上首的王峻,正瞅见王峻不为人注意地撇了撇嘴。

    “好,子仲说的有道理,秀峰兄之议也不容忽视。联欲下诏褒奖皇子荣,愿他在镇日再接再厉。”郭威命道,“若是皇子有过,还望诸卿鞭策!”

    “陛下圣明!”众臣伏拜道。

    出了皇宫,王峻见天色已晚,左右无事,便主动邀请众人当他府第

    。

    众人没有理由拒绝他的邀请。

    王峻的府第当然不是李歉的那座“凶宅。”而是紧邻皇城的一区大宅。曾是刘知远赏给刘信的,在大梁城当然是一等一的好宅院。刘信没住上几天,就被杨邻、史弘肇排挤出了京城,结果最后听闻韩奕率军前来,在许州任上自尽了事。所以,韩奕认为这座豪宅,也是一座

    “凶宅

    “相公的这座宅院相当不错。”站在王峻家的院中回廊下,韩奕赞道。他早闻王峻的府第相当豪华,这还是他第一次来。

    “若是韩相公喜欢,老夫就赠给你了”。妻峻笑道。

    “韩某怎敢接受王公厚意。这是陛下赐给王相公的

    王峻嘿嘿一笑:“前相公李歉的宅院,本也是陛下所赐,你不也是转赠给了别人吗?那个书生叫什么来着?对了,是前秘书郎李昉吧?能当得韩相公厚赠,这位叫李昉的应当是个有才学之人,不如今日将他叫来,让老夫也看看。老夫最喜欢提携后进末学。不过阁下就免了。哈哈!”“很不巧,前些日子陛下选朝士为皇子荣僚佐,他便跟着皇子去了兽渊,李昉虽无甚大才,为皇子磨墨也是他力所能及之事。还前前校书郎王朴,也可以为皇子捉刀。”韩奕答道。

    王峻面色一暗。日08姗旬书晒讥齐余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飞快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2009大河网络 苏ICP备2024066333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13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