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五代末年风云录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引子 引子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一章 不归1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二章 不归2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三章 不归3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四章 不归4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五章 不归5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六章 不归6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七章 不归7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八章 不归8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九章 不归9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十章 香阵1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十一章 香阵2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十二章 香阵3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十三章 香阵4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十四章 香阵5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十五章 香阵6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十六章 香阵7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十七章 不辰1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十八章 不辰2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十九章 不辰3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二十章 不辰4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二十一章 黍离1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二十二章 黍离2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二十三章 黍离3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二十四章 黍离4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二十五章 黍离5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二十六章 何求1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二十七章 何求2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二十八章 何求3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二十九章 何求4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三十章 何求5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三十一章 行路1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三十二章 行路2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三十三章 行路3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三十四章 行路4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三十五章 行路5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三十六章 行路6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三十七章 行路7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三十八章 行路8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三十九章 行路9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四十章 徘徊1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四十一章 徘徊2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四十二章 徘徊3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四十三章 徘徊4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四十四章 徘徊5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四十五章 徘徊6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四十六章 徘徊7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四十七章 徘徊8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四十八章 何朝1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四十九章 何朝2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五十章 何朝3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五十一章 何朝4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五十二章 何朝5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五十三章 何朝6 第一卷 乱世何处是吾乡 第五十四章 何朝7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一章 非刑1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章 非刑2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三章 非刑3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四章 非刑4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五章 非刑5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六章 非刑6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七章 非刑7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八章 非刑8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九章 道1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章 道2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一章 道3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二章 道4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三章 道5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四章 道6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五章 鹊起1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六章 鹊起2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七章 鹊起3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八章 鹊起4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九章 鹊起5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章 鹊起6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一章 鹊起7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杂谈1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二章 鹊起8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三章 鹊起9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四章 鹊起10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五章 尘埃1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六章 尘埃2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七章 尘埃3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八章 尘埃4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九章 尘埃5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三十章 洛阳1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三十一章 洛阳2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三十二章 洛阳3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三十三章 洛阳4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三十四章 洛阳5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三十五章 洛阳6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三十六章 洛阳7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三十七章 洛阳8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三十八章 洛阳9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三十九章 嘉庆1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四十章 嘉庆2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四十一章 嘉庆3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四十二章 嘉庆4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四十三章 嘉庆5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四十四章 嘉庆6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四十五章 嘉庆7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四十六章 嘉庆8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四十七章 梁山1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四十八章 梁山2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四十九章 梁山3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五十章 梁山4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五十一章 梁山5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五十二章 梁山6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五十三章 梁山7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五十四章 梁山8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五十五章 梁山9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五十六章 惊变1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五十七章 惊变2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五十八章 惊变3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五十九章 惊变4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六十章 惊变5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六十一章 惊变6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六十二章 惊变7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六十三章 惊变8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六十四章 惊变9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六十五章 冬雪1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六十六章 冬雪2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六十七章 冬雪3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六十八章 冬雪4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七十章 冬雪6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七十一章 冬雪7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七十二章 冬雪8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一章 新朝1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章 新朝2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三章 新朝3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四章新朝4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五章 新朝5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六章 新朝6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七章 桃夭1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八章 桃夭2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九章 桃夭3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章 桃夭4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一章 桃夭5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二章 桃夭6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三章 关山1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四章 关山2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五章 关山3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六章 关山4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七章 关山5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八章 关山6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十九章 关山7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章 关山8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一章 风起1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二章 风起2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三章 风起3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四章 风起4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五章 风起5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六章 破斧1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七章 破斧2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八章 破斧3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二十九章 破斧4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三十章 破斧5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三十二章 破斧7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三十三章 破斧8 第三十四章 破斧9 第三十五章 解甲1 第三十六章 解甲2 第三十七章 解甲3 第三十八章 解甲4 第三十九章 解甲5 第四十章 解甲6 第四十一章 解甲7 第四十二章解甲8 第四十三章 蛰伏1 第四十四章 蛰伏2 第四十五章 蛰伏3 第四十六章 蛰伏4 第四十七章 蛰伏5 第四十八章 蛰伏6 第三十一章 破斧6 第四十九章 蛰伏7 第五十章 同车1 第五十一章 同车2 第五十二章 同车3 第五十三章 同车4 第五十四章 同车5 第五十四章 同车(五) 第五十五章 帝师1 第五十六章 帝师2 第五十七章 帝师3 第五十八章 帝师4 第五十九章 帝师5 第六十章 帝师6 第六十一章 帝师7 第六十二章 吴钩1 第六十三章 吴钩2 第六十四章 吴钩3 第六十五章 吴钩4 第六十六章 吴钩5 第六十七章 阑珊1 第六十八章 阑珊2 第六十九章 阑珊3 第七十章 阑珊4 第七十一章 阑珊5 第七十二章 阑珊6 第七十三章 惊涛1 第七十四章 惊涛2 第七十五章 惊涛3 第七十六章 惊涛4 第七十七章 惊涛5 第七十八章 惊涛6 第七十九章 惊涛7 第八十章 惊涛8 第八十一章 秋月1 第八十二章 秋月2 第八十三章 秋月3 第八十四章 秋月4 第八十五章 秋月5 第八十六章 秋月6 第八十七章 秋月7 第八十八章 秋月8 第八十九章 秋月9 第九十章 秋月10 第九十一章 披甲1 第九十二章 披甲2 第九十三章 披甲3 第九十四章 披甲4 第九十五章 披甲5 第九十六章 披甲6 第九十七章 披甲7 第九十八章 披甲8 第九十九章 真人1 第一百章 真人2 第一百零一章 真人3 第一百零二章 真人4 第一百零三章 真人5 第一百零四章 真人6 第一百零五章 庆州1 第一百零六章 庆州2 101 五代十国简表 102 冯道这个人物 103 五代时的着名女人 104 五代的君王与儿子及女人们 105 五代军事 107 平边策 108 诗经-大雅-韩奕 第一百零七章 庆州3 第一百零八章 庆州4 第一百零九章 庆州5 第一百一十章 庆州6 第一百一十一章 庆州7 第一百一十二章 庆州8 第一百一十三章 剧变1 第一百一十四章 剧变2 第一百一十五章 剧变3 引子 第七十三章 惊涛 第七十四章 惊涛 第七十五章 惊涛 第七十八章 惊涛 第116章 剧变4 117章 剧变5 第一百一十八章 剧变6 第一百一十六章 剧变4 第一百一十七章 剧变5 第一百一十九章 剧变7 第一百二十章 剧变8 第一百二十一章 剧变9 第一百二十二章 剧变㈩ 第一百二十三章 剧变(续一)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二卷 不知今夕是何朝 第四十三章 嘉庆5
《五代末年风云录》
作者:肖申克117
更新时间:2024-01-09 01:07:49
字数:10342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五代末年风云录 !

    韦奕刚出了门,正要奔往郭府。郑宝眼尖。丑远远地奔必尔群人。连忙将韩奕拉进冯府边的一条小巷内。

    皇帝的亲信、茶酒使郭允明领着一群从人,前簇后拥地奔着冯府就过来了。刚到大门口,郭允明便冲冯府的下人大大咧咧地叫道:

    “韩侍中在冯府里吗?陛下要召见!”

    冯道府中的下人们都认识郭允明。耸然知道此人近来仗着皇帝宠信。在京城中目中无人,纷纷说道:“韩侍中刚走!”

    “他去哪了?我都寻他两个时辰了!”三月天里,郭允明满头大汗。

    “听说是去枢密使郭公府上!”下人们老实地回道。

    “郭公?来到京城也不安份些。到处乱跑!”郭允明口中骂道,心中暗叫晦气,到了冯府门口,也不遣人问候一下冯太师,就带着一群从人匆匆而去。街上的行人见他一行人气势汹汹,纷纷避让在路边。

    见郭允明走了,郑宝问道:“大哥。我们现在还去郭公府上吗?这个家伙如此张扬,怕是想让全京城的人都知道,陛下要召你入宫。”

    他担心会在郭威府上与郭允明遇个正着。

    韩奕想了想,断然决定道:“去侍卫司!”

    “侍卫司?”郑安讶道。

    “对,就去侍卫司!”韩奕重重地点了点头,“我既然来到京城,若是不先去拜会,反到显得我心虚。

    韩奕怕在街上遇上郭允明,特意带着部下绕着远道,奔往侍卫司。他感觉十分滑稽,堂堂西京留守,位兼将相,在洛阳说一不二,来到这京城像是做贼一般。

    正往前走,忽然一个高大的熟悉背影拐进了一条深巷,这引起了韩奕的注意。

    “方才那人可是我军中的党进吗?”韩奕回头问部下牙兵们。

    部下中有人答道:“回侍中,那人确实是党都头。”

    党进在京城出现,这让韩奕觉得十分惊讶,他对郑宝道:“我从未听他说过,他在京城还有柔属小宝你去里中打听一下。他为何在这里出现,不要让他知道。”

    郑宝领命,时间不大匆匆而回,复命道:“大哥,党都头这是去探望杜重威的亲属。”

    “杜重威?”韩奕更觉得奇怪。

    “杜重威及其子伏诛后,其亲属多穷困潦到。党都头自幼在杜家长大。仍感念杜氏抚养之恩,听街坊说他常常出钱接济杜氏亲属。”郑宝回道。

    韩奕听罢,有些恼怒:“杜氏父子罪孽深重,死有余辜,却难得有此忠仆,不忘旧情。世事不公可谓太甚也!”

    又吩咐郑宝道:“党进之举可羞煞士大夫。回头查查党进是否是未的允许,私自离开军营的,我治军问政对事不对人,一是一,二是二,要分得清楚。”

    “是!”郑宝应道。

    侍卫司就在皇城的一角,占据着几条街,官舍虽不显赫,房屋从外表看甚至显得有些陈旧,但来往的市人行到侍卫司的跟前,纷纷下意识地绕着走,唯恐招惹上祸卫司既掌禁军,负责京城宿卫,还管京城治安,如今汉法苛严动辄死罪,进了侍卫司大牢基本上没有再出来的可能,所以没有人不感到害怕的。

    韩奕亲自来过侍卫司的次数屈指可数,但每次都会让他肉疼,因为这意味着他又损失了一大笔钱。

    人就是很奇怪,有些人嫉恶如仇。容不得部下与同僚贪赃枉法,自己却一次又一次做着贿赔上司的勾当。并且自以为不得以而为之,自以为情有可原。韩奕无疑就是属于这样的人物,这就好比有一张大网,韩奕也是网中人。

    嘉庆节是皇帝的生日,各地藩镇们依惯例都要给皇帝送礼。来京的节度使们,除了亲自给皇帝陛下送礼物外,还得给在京的大臣们,如杨邻、史弘举等送礼,若是一毛不拔。反倒会被不相干的人认为是反常,会让人觉得这个。人不识世务。

    “韩兄弟!”侍卫司中走出一位紫衣巨汉,见到韩奕远远地就高呼着疾步奔来

    韩奕单从此人的巨大的身躯,便可认出此人除了检校太师、成德军节度使武行德不会是旁人。自从当年在洛阳认识后,武行德就对韩奕表现出极大的友善,当韩奕被任命为西京留守并加侍中后,武行德也是第一个遣人向他表示祝贺的。

    “武兄,好久不见了,在镇州日一向可好?”韩奕迎上前去 抱拳寒暄道。

    “兄弟我在镇州也没啥事,除了辽人偶尔来骚扰一番。”武行德笑道,“到是韩兄弟这几年名声大振。我在北边也时常听到韩兄弟的英名!”

    “小弟不过是略有薄名,让武兄见笑了。”韩奕指了指武行德背后的侍卫司,“武兄方才去拜见了史公?”

    “我难得来一趟京城,当然得拜见史公。”武行德反问道,“韩兄弟何必多此一问。”

    “嗯,武兄说的是。”韩奕点头称是。

    武行德见韩奕眉头紧皱,看了看侍卫司门口守卫的军士,压低声音说道:“韩兄弟可见过王饶?”

    “保大留后王饶?他还敢来京城吗?”韩奕惊讶道。

    武行德鄙夷道:“这就是韩兄弟太孤陋寡闻了。李守贞之乱,无人不知王家人与他有交通往来,等郭枢密率军,还有韩兄弟这样的大将,浴血奋战,终诛灭了李氏一族,大家都说王家人即便不会被朝廷治罪。也必居散地。可你猜怎么着?”

    “怎么着?”韩奕问道。

    “他来得比你我都早,听说带了十辆大车,令人侧目。你猜车中会装着何物?”武行德故意说了半截。

    韩奕恍然大悟:“我明白了!”

    “听说韩兄弟最近惹上了点麻烦。不过,你想想王家人,你那点事又算得了什么?”武行德暗示道。

    “多谢武兄赐教!”弗奕诚恳地表示感谢。

    “哈哈!”武行德豪爽地拍着弗奕的肩膀,“等为陛下祝寿事了,你我找个清静的地方痛饮一番,如何?”

    “一言为定!”韩奕与武行德击掌为誓。

    武行德一直站甩目送着韩奕步入侍卫司。随从问道!“节帅方才必押叫韩侍中说出那一番话?”

    “我又没甚损失,何乐而不为呢?”武行德摇头道,“况且,这些上多一个朋友,路便好走了,韩子仲绝非池中之物。”

    侍卫司内,史弘肇让韩奕等了半个时辰,才在“百忙之中”接见了他。韩奕毕恭毕敬地立在堂中,史弘肇没吩咐他入座,他也不敢坐。

    “中书未行敕令,你为何离西京?”史弘肇单刀之入地问道。

    “陛下亲遣郭允明来传命,末将也觉得奇怪,今日刚到京城,特来侍卫司见史公,想问个明白。若是史公觉得末将不该来,末将立刻便回洛阳,一切依史公军令行事。”韩奕装糊涂。

    他自称末将,当然是因为他是义勇军的都指挥使,是史弘肇这位侍卫亲军都指挥使的直属部下。

    史弘肇见韩奕恭敬,脸色稍缓,徐徐说道:“今日来京,可曾见过什么人?”

    “回史公,属下与折令公今晨一起到的京城,与令公道别后,属下先去了冯太师府第,然后便来此处了。”韩奕回道。

    “听说郭允明满京城寻你,陛下或许有要事找你,你还不入宫觐见?”史弘肇故意说道。

    “属下不曾听说此事。自讨平李守贞等三叛,眼下四海靖平,也没什么大事。况且有史公、杨公与郭公坐镇京师,哪里需要我等面君。”韩真道,“后日便是嘉庆节,那天末将再随史公入现也不迟啊。”

    “坐吧!”史弘卑对韩奕的恭顺十分满意,这才想起看座。

    “谢史公!”韩奕拜谢道。

    正说话间,堂外有人喧哗,嚷着要入内拜见史弘肇小吏禀报说是皇帝身边的一班伶人,所谓伶人。便是奏乐唱戏的,史弘肇脸色一沉。命伶人们进来。

    伶人们个个喜气洋洋,都手捧着锦袍、玉带。原来皇帝刘承佑为先帝刘知远服丧期满,这下刘承佑终于可以享受皇帝应该享受的,可以先,明正大地听乐了。皇帝一高兴,伶人们便个个都得到赏赐。

    不知道伶人们如何想的,他们觉的应该当面向掌禁军的史弘肇拜谢。否则不足以对史弘肇表示尊重。哪知史弘举还未听完伶人们的一番歌功颂德的谀辞,勃然大怒:

    “我等将士戍边苦战,浴血奋战,家中儿女嗷嗷待哺,尚不得封赏。尔等伶人何功得此赏赐?”

    “来人,将锦袍、玉带夺下。轰将出去,违者斩!”史弘肇命道。

    庞下奔出一队凶悍的军士,不由分说将财物本下,伶人们目瞪口呆。反应慢的被军士们踢翻在地。磕飞了几颗门牙,剩下的夺门而逃,否则就得将卿卿性命丢在这里。

    待伶人们被轰了出去,史弘肇余怒未消,他见弗奕发愣,问道:“你觉得我处置得如何?”

    “史公高义,方才一番话,令我等武将倍感欣慰!”韩奕道,他忽然觉得自己不比王饶高尚多少。

    但评心而论,史弘肇方才那一番做派与言辞,韩奕也觉得十分痛快。恨不得痛斥伶人的是自己。将士征战四方,虽然不乏升官发财之想。但总是以性命为赌注的,大将们一个不小心,就战死沙场,小卒们要是客死他乡,家中妻儿母女何人抚养?伶人若是靠演戏唱曲,便受封赏。确实让征战在外将脑袋别在腰上的将士们感到寒心。

    打狗要看主人,史弘肇如此做,分明就表示他没把皇帝放在眼里。作为侍卫亲军都指挥使,他掌控着军队大权,也完全也有资格这么做。所以,韩奕只有伏首听令的份。

    宰相兼枢密使杨分醒擅权,也没少接受贿赔,但往往还拿出部分献给朝廷,韩奕听说杨邻退朝后,府第门庭也比较清净,并非是宰相门前鼎沸若市的情景。史弘肇更是贪财。他兼任着宋州归德军节度使,部下在宋州狂征暴敛无人过问,史弘举执法又极苛刻,因为他不允许别人犯法,偌大的京城,“路不拾遗”

    可见人是复杂的。正如韩奕在洛阳将贪官污吏一网打尽,自己却数次遣人给史弘肇送了不少钱。

    “韩侍中今年多大了?”史弘肇问道。

    “回史公,末将今年二十。”韩奕答道。

    “嗯,陛下这个月也满二十岁了。”史弘举道,他那张黑铁色的脸膛,古井不波,“二十岁的人。已经不是懵懂少年,也应该有自己的想法。”

    韩奕不敢确定他在说皇帝还是在说自己,只得说道:“史公说的是。不过就属下而言,涉世不深。若有做得不对的地方,还需史公及时告诫。”

    “你二十岁,便位兼将相,也足以笑傲世人了。”史弘肇笑道,“史某何德何能,怎敢对韩侍中指手划脚呢?”

    “属下如履薄冰,不敢居功自傲!”韩奕道,“全凭史公栽培。

    “呵呵!”史弘肇发出轻笑声。“郭公常说洛阳韩奕智勇双全,可堪大用。就是不知韩侍中是否可堪驱使?”

    “史公军令所指,末将必拼死以赴之!”韩奕当即保证道,大言不惭。内心实愧。

    史弘肇不置可否,淡淡地说道:“识实务者为俊杰,只可惜,这些上总是有些人顽固不化,敢螳臂当车。”

    “杨公掌内外政务,史公掌宿卫,郭公掌对外征伐,三司使王章掌天下财赋,朝中有这四公,试问天下谁安敢异动?”韩奕自认为比较识

    务。

    “此番嘉庆节,除了为陛下祝寿之外,就是给天下诸侯移镇。总有人心怀叵测,敢妄议朝政,你以为如何?”

    “朝迁欲移藩镇,防止藩臣尾大不掉,是惩前毖后之举,理应如此。”韩奕答道,“朝廷欲移属下去它镇,属下必乐而赴之!”

    “果真如此吗?”

    “史公当面,属下此心唯天之表!”

    “哈哈!”史弘肇放肆地大笑。

    在他这大笑声中,韩奕愈发显的卑微与恭谨。,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一 凶叭 ,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飞快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2009大河网络 苏ICP备2024066333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13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