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未央金屋赋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2楔子 3甲子 夜未央 4乙丑 堂邑侯陈氏 5丙寅 第一公主家 6丙寅 第一公主家(下) 7丁卯 避雨 8丁卯 避雨(下) 9戊辰 长信翁主 10己巳 疑斑 11庚午 杯弓蛇影 12庚午 杯弓蛇影·下 13辛未 神箭 第13章 壬申中杀 第14章 癸酉刘荣&刘彻 第15章 甲戌阿彻&阿娇 第16章 乙亥番外——兔兔 第17章 丙子2邂逅 第18章 丁丑胶西胶东 第19章 丁丑胶西胶东·下 第20章 戊寅请托 第21章 戊寅请托·下 第22章 己卯‘联姻曲’之意外 第23章 庚辰‘联姻曲’之义薄云天 第24章 辛巳加料 第25章 壬午树中君 第26章 癸未“不能总这样阿” 第27章 甲申恩宠 第28章 乙酉爱情乎?奸情乎? 第29章 乙酉爱情乎?奸情乎?·下 第30章 丙戌‘联谊曲’之牺牲 第31章 丙戌‘联谊曲’之牺牲·下 第32章 丁亥公主婓 第33章 戊子3不容 第34章 己丑四姐弟 第35章 试探 第36章 庚寅求陇望蜀 第37章 辛卯‘联姻曲’之郎情妾意 第38章 壬辰连环 第39章 癸巳美妾 第40章 癸巳美妾·下 第41章 甲午肥鹿 第42章 乙未迂回 第43章 乙未突进? 第44章 丙申愧疚·上 第45章 丙申愧疚·下 第46章 丁酉壮举·翁主 第47章 丁酉壮举·公主·上 第48章 丁酉壮举·公主·下 第49章 戊戌转折 第50章 己亥愤怒的大臣 第51章 己亥栗公主的命运 第52章 庚子4成人教育 第53章 辛丑纷乱 第54章 辛丑结婚畅想曲·上 第55章 辛丑结婚畅想曲·下 第56章 壬寅红色炸弹 第57章 癸卯不速之客 第58章 癸卯不速之客·下 第59章 甲辰情|色|事件 第60章 乙巳岂能无我? 第61章 丙午家法 第62章 丙午惩戒 第63章 丁未美人归处·上 第64章 丁未美人归处·下 第65章 戊申远大志向 第66章 己酉爆发 第67章 己酉爆发(下) 第68章 庚戌难兄难弟 第69章 庚戌难兄难弟〔下〕 第70章 辛亥失踪的新郎 第71章 壬子5快意事 第72章 癸丑联姻曲之‘快板’ 第73章 甲寅帝国正朔 第74章 乙卯落空 第75章 丙辰庇护 第76章 丁巳萧墙 第77章 丁巳萧墙〔下〕 第78章 戊午联姻曲之‘下嫁’ 第79章 己未联姻曲之‘避嫌’ 第80章 庚申贼子 第81章 庚申佳婿 第82章 辛酉庶孽 第83章 壬戌夫妻 第84章 癸亥@联姻曲之‘低娶’ 第85章 甲子II良宵引 第86章 乙丑惊异 第87章 丁卯兄妹 第88章 入局 第89章 弄巧成拙 第90章 又一对? 第91章 梦境 第92章 按下葫芦起了瓢 第93章 幕后 第94章 会盟 第95章 和亲‘公主’ 第96章 送上门的艳福 第97章 私情乎? 第98章 胶东王的建议 第99章 肥猪 第100章 表兄阿兄 第101章 某娇的恶劣影响 第102章 □□ 第103章 石公主 第104章 女官 第105章 第106章 第107章 第108章 探病上 第109章 探病下 第110章 第111章 跟着感觉走 第112章 弟弟 第113章 了结 第114章 绿上柳梢头 第115章 休闲 第116章 人才 第117章 姑嫂妯娌 第118章 婆媳妯娌母女 第119章 惊闻 第120章 参谋 第121章 美人美人美人 第122章 热闹 第123章 尘埃落定 第124章 红色炸弹 第125章 活宝 第126章 皇太子的善意 第127章 问世间婚姻为何物? 第128章 无语 第129章 教育问题 第130章 世界真是太危险了上 第131章 这世界真是太危险了 第132章 平湖月明珠有泪 第133章 大国皇室之思维取向 第134章 冤冤相报 第135章 番外黄粱一梦上 第136章 番外黄粱一梦 第137章 从长门到上林 第138章 新 第139章 新年快乐 第140章 木兰秋菊 第141章 大寒 第142章 从男孩到男人 第143章 朱珂 第144章 少女情怀 第145章 莫道 第146章 不消魂 第147章 妃子笑 第148章 无事生官府 第149章 更新更 第150章 更新更 第151章 更新 第152章 更新 第153章 更新 第154章 更新 第155章 更新 第156章 更新 第157章 更新 第158章 更新 第159章 更新 第160章 更新 第161章 更新 第162章 更新 第163章 更新 第164章 更新 第165章 更新 第166章 更新 第167章 更新 第168章 更新 第169章 更新 第170章 更新 第171章 更新 第172章 更新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124章 红色炸弹
《未央金屋赋》
作者:唐棣之华
更新时间:2024-04-28 09:11:00
字数:15604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未央金屋赋 !

    装饰了一圈金乌飞云雕纹装饰的青铜镜刚被磨过,锃锃亮清清亮。

    镜面中的影像虽因青铜固有的特性无可避免带有些许色泽偏差,却依然看得出明眸闪烁,容色姣姣,似玉似花。

    “啊……啊啊……”

    镜中花低垂了头,云般柔软的湖水色丝绸广袖遮去半边容颜,躲在后头,轻轻打了个哈欠。

    正在给发鬟上点缀珠饰的卞女顿了一下,停住梳头的动作,转头去看环立在旁的宫女们。

    “翁……主?”

    端木女官从队列中站出来,凑近了,关切地问小贵女感觉怎么样?太发困的话,或者干脆向宣室殿那边说一声,今天早上就别去了;天子陛下如果知道翁主昨晚失眠了,必定不会责怪的。

    “否,否啦……啊……啊啊……”

    馆陶翁主阿娇情不自禁又打了个哈气,但还是执着地示意卞女继续弄头发,得抓紧时间;同时招手叫负责珠宝首饰的王女官:“阿王,玉带,白玉带……”

    “白玉带?白……玉带?”王女官微怔,一脸的困惑。

    不怪王女官犯糊涂,娇娇翁主的白玉质地的腰带有十多款,不同花样不同风格,单单讲‘白玉带’三个字,让她拿哪一条啊?

    “哦……”

    阿娇翁主也想到是自己没说清楚,急忙又补充了一句:“翼龙!翼龙……白玉带,阿大年前所赐!”

    王女官这回弄清楚了,疾步跑进内室,不一会儿就捧了翼龙白玉腰带出来——二十块小孩巴掌大的极品白玉以用五色丝线编织的彩绳互相连结,每块白玉上都镂雕浮雕有一条呈各种姿态的翼龙。

    等卞女一梳好头,系上玉腰带,阿娇推开递到面前的小圆镜就往外走……

    端木女官一见,抓起粉盒,急忙忙追上去:“翁主,翁主,粉……”

    怎么能不施粉呢?面见帝王,按法律规定是必须要化妆的;不涂脂不抹粉,算严重的君前失仪,搞不好要论罪滴哪!

    明明听到端木女官的呼唤了,可阿娇翁主就是头也不回,直接跨过宫室门口高高的门槛,走得飞快。少年贵女一边走一边打哈欠,非常不耐烦地嘟哝——还施什么粉啊?也不看都什么时候啦?已经晚了。

    眼看端木女官还想追出去,王女官连忙走上前,一把揪住死脑筋同仁的袖子,笑着劝阻:“端木阿姊……何其迂也?”

    “嗯?阿王?”

    端木女官回头,怔怔地——什么意思?她是在尽职守啊!

    王女官笑得欢实,眼尾的笑纹都快被提前挤出来了;

    与同样满面带笑忙着收拾梳头用具的卞女对视一眼,勉励忍俊提醒道:“有无粉妆……于吾家阿娇翁主,有……差异否?”

    听到这里,端木女官想了想,也不禁乐了,捏着粉盒摇着头自嘲——可不是呢!

    她们家阿娇翁主天生就的玉肌雪肤,不擦粉比人家擦半斤的效果还好,不化妆又怎么样?谁看得出啊?

    ~~.~~.~~.~~

    ~~.~~.~~.~~

    去宣室殿之前,馆陶翁主按惯例先跑了趟西厢。

    生完孩子后,薄皇后并没有马上搬回未央宫椒房殿,而是依旧住在长信殿的西厢。御医们认为以中宫皇后的生育年龄应该比寻常产妇加倍休息,做个双月子,而且,这段时间以内越少挪动越好。于是薄皇后就顺理成章留下了。

    才走进西厢,还在走廊上,一股股带着松木独特香气的热浪就扑了过来;阿娇情不自禁又打起了哈欠,一连三个。

    进门,就见薄皇后正靠在大床上养神,听床头女史告诉说馆陶翁主来了,立刻招招手让侄女过去。

    “阿娇呀,”问过两句窦太后的起居,薄皇后就一脸骄傲的引阿娇看她身边。

    小公主盖着床织锦小被,躺在薄皇后的内侧,此时正睡得香;小脸红扑扑的,嫩嫩的小嘴时不时微微一张、一张、一张……

    ‘哈,小表妹嘴部动作……怎么那么象石公主表姐养的锦鲤?’

    阿娇瞅着表妹小公主,越瞅越觉得可乐,终于一个绷不住,“咯咯”地笑出声来。

    “宁平,宁平……嘻!”

    笑到一半,又觉得不妥,急忙刹车,有点抱歉地看看薄二母。

    皇后舅母自然不晓得阿娇的调皮心思,只当做侄女是单纯喜欢女儿的表现,兴致勃勃地介绍宝贝女儿昨天吃了什么,睡了多久……

    可说着说着,薄皇后的声音变慢了,变轻了——淡淡的忧色升上大汉皇后的眉间。

    “二母?”

    阿娇发现了,感觉奇怪,就问原因。

    薄皇后犹豫着,许久才叹口气告诉阿娇侄女——她担心皇帝陛下不喜欢女儿呢!

    “二母何出此言?”

    于是娇娇翁主不懂了,话说她明明记得上次来东厢的时候皇帝舅舅也在,抱着小表妹笑眯眯的样子,看情形很喜欢啊!

    “天子,天子……唉!”

    薄皇后依然是满面的不自信表情——有个证据,皇帝迟迟没给女儿起名字。

    阿娇听了,立刻满不在乎地说道:“二母‘多虑’矣!”

    她还以为有什么大不妥呢?原来是为了取名。在皇帝舅舅,‘给儿女起名不及时’完全属正常现象。毕竟是帝国首脑,事情多嘛!

    不说别人,比如平度表姐,当年也是出生六个月后才起的名。平度公主还是女孩呢!长沙王发贵为皇子,为个正式名号等等了足足十五个月!听祖母窦太后提到,当终于姓名俱全的时候,刘发都能满地跑了。

    娇娇翁主解释了半天,薄皇后依旧愁眉不展:“非也,非也。乃至……乳名,今上……”

    阿娇怔了怔,扭头认真地看了看皇后舅妈,暗道薄二母有些钻牛角尖了。难道一个名字一个乳名,就能代表皇帝陛下的心思,显示来自大汉天子的重视吗?

    “阿娇,汝不知……”

    大汉皇后叹了口气,话语中带着淡淡的惆怅——她当然知道天子朝政忙碌,也明白皇帝陛下向来对女儿们不重视。

    “然,然……”薄皇后痴痴地望着熟睡中的女儿……

    皇后伸出手,想摸摸孩子的面颊;

    指尖几乎就要触到了,又停下;

    犹豫,

    辗转,

    终于还是收了回去——是不愿意打扰女儿的睡眠啊!

    “阿娇,吾年十二入宫,匆匆数十载,至今……只此一子……”

    她多希望丈夫能对他们唯一的孩子多一些表示啊!即使是稍微明显一些的表示;哪怕,哪怕只是个无关紧要的乳名呢!

    话入耳,一种陌生的情绪撞进阿娇的胸口,

    沉沉的,

    堵堵的,

    带着钝钝的痛楚感一点点撕开心门……

    莫名其妙地就红了眼眶,

    阿娇急忙忙掩饰地别过头,暗暗骂自己:‘真是,现在是春天,又不是秋天!’

    ★☆★☆★☆★☆ ★☆★☆★☆★☆ ★☆★☆★☆★☆ ★☆★☆★☆★☆

    —— 未央宫宣室殿 ——

    宣室殿,大汉帝国的政治中枢。

    阿娇逮着前一批朝臣刚离开、后一批朝臣还未进殿的空隙,端着热腾腾的饮品与花色点心进了东厢。

    皇帝陛下此时正坐在主座上揉眉心,见侄女来了,放下手,微笑着招手:“阿娇……”

    放下点心,阿娇挨着御案另一侧坐了,轻声细语地提议皇帝舅舅先休息片刻,反正如今天下太平民生安定的,也没什么要紧事。天子非常喜欢小侄女关心自己的模样,乐呵呵答应了。

    两碟子点心,

    一杯热饮,

    ……宣室殿一贯过于冷肃威严的气氛,在食物的香气与女孩子柔软轻快的语调声中,渐渐竟也带上些许温馨宜人的味道。

    阿娇陪坐一旁,叽叽喳喳地和舅舅汇报宫里宫外发生的大事小情,比如:

    今天早晨听到燕鸣,叫宫女去查看,发现有燕子在殿檐下筑巢了,据老宫人说,还是往年来的那对旧燕子。希望今年燕子夫妇还能象往年一样,顺顺利利孵出一窝小燕子。

    章武侯舅公家的孙女前几天出嫁啦,听说热闹极了,相关街道堵了整整一天,把隔条街长年马车排队的周太尉家都比了下去。

    长乐宫牛栏里的黄牛前些日子发了横性,差点把负责喂食的小黄门挑个开膛破肚;还好中山王路过,拔剑救下两个宦官,还没伤到牛牛,实在厉害。

    天子听到这儿,插嘴问道:“刘胜?”

    阿娇点头:“嗯,中山王从兄。”

    “刘胜……频频入东宫?”天子又问了一句。

    阿娇没多想,很自然地回答:“然也,阿大。”

    天子若有所思,但没再问什么。

    阿娇接着往下说:昨天大嫂入宫来,说城阳王后家小儿子家的长子有名字了,叫刘安,是城阳王亲自取的,写了家书命信使送进京都长安。

    讲到这儿,阿娇突然停下,抬头满含希望地问天子舅父:“阿大,二母所出之小公主……名何?”

    皇帝感到意外,停了一下,才不经意地回答还没呢,这些日子事情多,没心情,等过些天有兴致了再想个好名字。

    ‘果然如此!’阿娇配合地猛点头:“嫡公主贵重,其名须慎之又慎……阿大,”

    娇娇翁主甜甜地笑着,要不,阿大先费点神给取个小名先叫着。

    否则,堂堂大汉的公主,又是中宫皇后嫡出的,总没个称呼多不方便啊,也不合适啊!

    “嗯?”

    天子放下手中的杯子,凝神注视侄女好一会儿,才沉吟着问道:“阿娇……受中宫请托?”

    ‘阿大好敏锐啊!’

    即使素来知晓皇帝舅父的厉害,娇娇翁主还是给吓了一跳,表面上自然忙不迭地摇头:“阿大,无……无!”

    阿娇的笑容清纯,甜美,灿烂——一双凤眼的眸光,纯净得仿佛两捧清澈见底的湖水,坦率从容:“阿大,上巳近矣!奈何二母产子未久,体虚甚……”

    宫中的女子,每年最重视的就是上巳节,也是唯一可以名正言顺出宫逛逛的机会。去不成,该多失望。

    一个乳名而已,又不费什么事。

    皇帝舅舅你就看在二母辛辛苦苦给皇家开枝散叶的份上,给个安慰奖吧!

    天子也笑了,瞄着侄女玩笑地问:“以阿娇之见,幼子当名何?”

    ‘哇,我有什么资格给公主表妹起小名?’

    娇娇翁主赶紧摆手,阿大就别耍我了,小名再小也是正经名号,都是父母的特权,她凭什么越俎代庖啊?

    宣室殿,大汉帝国的政治中枢。

    阿娇逮着前一批朝臣刚离开、后一批朝臣还未进殿的空隙,端着热腾腾的饮品与花色点心进了东厢。

    皇帝陛下此时正坐在主座上揉眉心,见侄女来了,放下手,微笑着招手:“阿娇……”

    放下点心,阿娇挨着御案另一侧坐了,轻声细语地提议皇帝舅舅先休息片刻,反正如今天下太平民生安定的,也没什么要紧事。天子非常喜欢小侄女关心自己的模样,乐呵呵答应了。

    两碟子点心,

    一杯热饮,

    ……宣室殿一贯过于冷肃威严的气氛,在食物的香气与女孩子柔软轻快的语调声中,渐渐竟也带上些许温馨宜人的味道。

    阿娇陪坐一旁,叽叽喳喳地和舅舅汇报宫里宫外发生的大事小情,比如:

    今天早晨听到燕鸣,叫宫女去查看,发现有燕子在殿檐下筑巢了,据老宫人说,还是往年来的那对旧燕子。希望今年燕子夫妇还能象往年一样,顺顺利利孵出一窝小燕子。

    章武侯舅公家的孙女前几天出嫁啦,听说热闹极了,相关街道堵了整整一天,把隔条街长年马车排队的周太尉家都比了下去。

    长乐宫牛栏里的黄牛前些日子发了横性,差点把负责喂食的小黄门挑个开膛破肚;还好中山王路过,拔剑救下两个宦官,还没伤到牛牛,实在厉害。

    天子听到这儿,插嘴问道:“刘胜?”

    阿娇点头:“嗯,中山王从兄。”

    “刘胜……频频入东宫?”天子又问了一句。

    阿娇没多想,很自然地回答:“然也,阿大。”

    天子若有所思,但没再问什么。

    阿娇接着往下说:昨天大嫂入宫来,说城阳王后家小儿子家的长子有名字了,叫刘安,是城阳王亲自取的,写了家书命信使送进京都长安。

    讲到这儿,阿娇突然停下,抬头满含希望地问天子舅父:“阿大,二母所出之小公主……名何?”

    皇帝感到意外,停了一下,才不经意地回答还没呢,这些日子事情多,没心情,等过些天有兴致了再想个好名字。

    ‘果然如此!’阿娇配合地猛点头:“嫡公主贵重,其名须慎之又慎……阿大,”

    娇娇翁主甜甜地笑着,要不,阿大先费点神给取个小名先叫着。

    否则,堂堂大汉的公主,又是中宫皇后嫡出的,总没个称呼多不方便啊,也不合适啊!

    “嗯?”

    天子放下手中的杯子,凝神注视侄女好一会儿,才沉吟着问道:“阿娇……受中宫请托?”

    ‘阿大好敏锐啊!’

    即使素来知晓皇帝舅父的厉害,娇娇翁主还是给吓了一跳,表面上自然忙不迭地摇头:“阿大,无……无!”

    阿娇的笑容清纯,甜美,灿烂——一双凤眼的眸光,纯净得仿佛两捧清澈见底的湖水,坦率从容:“阿大,上巳近矣!奈何二母产子未久,体虚甚……”

    宫中的女子,每年最重视的就是上巳节,也是唯一可以名正言顺出宫逛逛的机会。去不成,该多失望。

    一个乳名而已,又不费什么事。

    皇帝舅舅你就看在二母辛辛苦苦给皇家开枝散叶的份上,给个安慰奖吧!

    天子也笑了,瞄着侄女玩笑地问:“以阿娇之见,幼子当名何?”

    ‘哇,我有什么资格给公主表妹起小名?’

    娇娇翁主赶紧摆手,阿大就别耍我了,小名再小也是正经名号,都是父母的特权,她凭什么越俎代庖啊?

    宣室殿,大汉帝国的政治中枢。

    阿娇逮着前一批朝臣刚离开、后一批朝臣还未进殿的空隙,端着热腾腾的饮品与花色点心进了东厢。

    皇帝陛下此时正坐在主座上揉眉心,见侄女来了,放下手,微笑着招手:“阿娇……”

    放下点心,阿娇挨着御案另一侧坐了,轻声细语地提议皇帝舅舅先休息片刻,反正如今天下太平民生安定的,也没什么要紧事。天子非常喜欢小侄女关心自己的模样,乐呵呵答应了。

    两碟子点心,

    一杯热饮,

    ……宣室殿一贯过于冷肃威严的气氛,在食物的香气与女孩子柔软轻快的语调声中,渐渐竟也带上些许温馨宜人的味道。

    阿娇陪坐一旁,叽叽喳喳地和舅舅汇报宫里宫外发生的大事小情,比如:

    今天早晨听到燕鸣,叫宫女去查看,发现有燕子在殿檐下筑巢了,据老宫人说,还是往年来的那对旧燕子。希望今年燕子夫妇还能象往年一样,顺顺利利孵出一窝小燕子。

    章武侯舅公家的孙女前几天出嫁啦,听说热闹极了,相关街道堵了整整一天,把隔条街长年马车排队的周太尉家都比了下去。

    长乐宫牛栏里的黄牛前些日子发了横性,差点把负责喂食的小黄门挑个开膛破肚;还好中山王路过,拔剑救下两个宦官,还没伤到牛牛,实在厉害。

    天子听到这儿,插嘴问道:“刘胜?”

    阿娇点头:“嗯,中山王从兄。”

    “刘胜……频频入东宫?”天子又问了一句。

    阿娇没多想,很自然地回答:“然也,阿大。”

    天子若有所思,但没再问什么。

    阿娇接着往下说:昨天大嫂入宫来,说城阳王后家小儿子家的长子有名字了,叫刘安,是城阳王亲自取的,写了家书命信使送进京都长安。

    讲到这儿,阿娇突然停下,抬头满含希望地问天子舅父:“阿大,二母所出之小公主……名何?”

    皇帝感到意外,停了一下,才不经意地回答还没呢,这些日子事情多,没心情,等过些天有兴致了再想个好名字。

    ‘果然如此!’阿娇配合地猛点头:“嫡公主贵重,其名须慎之又慎……阿大,”

    娇娇翁主甜甜地笑着,要不,阿大先费点神给取个小名先叫着。

    否则,堂堂大汉的公主,又是中宫皇后嫡出的,总没个称呼多不方便啊,也不合适啊!

    “嗯?”

    天子放下手中的杯子,凝神注视侄女好一会儿,才沉吟着问道:“阿娇……受中宫请托?”

    ‘阿大好敏锐啊!’

    即使素来知晓皇帝舅父的厉害,娇娇翁主还是给吓了一跳,表面上自然忙不迭地摇头:“阿大,无……无!”

    阿娇的笑容清纯,甜美,灿烂——一双凤眼的眸光,纯净得仿佛两捧清澈见底的湖水,坦率从容:“阿大,上巳近矣!奈何二母产子未久,体虚甚……”

    宫中的女子,每年最重视的就是上巳节,也是唯一可以名正言顺出宫逛逛的机会。去不成,该多失望。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飞快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2009大河网络 苏ICP备2024066333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13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