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未央金屋赋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2楔子 3甲子 夜未央 4乙丑 堂邑侯陈氏 5丙寅 第一公主家 6丙寅 第一公主家(下) 7丁卯 避雨 8丁卯 避雨(下) 9戊辰 长信翁主 10己巳 疑斑 11庚午 杯弓蛇影 12庚午 杯弓蛇影·下 13辛未 神箭 第13章 壬申中杀 第14章 癸酉刘荣&刘彻 第15章 甲戌阿彻&阿娇 第16章 乙亥番外——兔兔 第17章 丙子2邂逅 第18章 丁丑胶西胶东 第19章 丁丑胶西胶东·下 第20章 戊寅请托 第21章 戊寅请托·下 第22章 己卯‘联姻曲’之意外 第23章 庚辰‘联姻曲’之义薄云天 第24章 辛巳加料 第25章 壬午树中君 第26章 癸未“不能总这样阿” 第27章 甲申恩宠 第28章 乙酉爱情乎?奸情乎? 第29章 乙酉爱情乎?奸情乎?·下 第30章 丙戌‘联谊曲’之牺牲 第31章 丙戌‘联谊曲’之牺牲·下 第32章 丁亥公主婓 第33章 戊子3不容 第34章 己丑四姐弟 第35章 试探 第36章 庚寅求陇望蜀 第37章 辛卯‘联姻曲’之郎情妾意 第38章 壬辰连环 第39章 癸巳美妾 第40章 癸巳美妾·下 第41章 甲午肥鹿 第42章 乙未迂回 第43章 乙未突进? 第44章 丙申愧疚·上 第45章 丙申愧疚·下 第46章 丁酉壮举·翁主 第47章 丁酉壮举·公主·上 第48章 丁酉壮举·公主·下 第49章 戊戌转折 第50章 己亥愤怒的大臣 第51章 己亥栗公主的命运 第52章 庚子4成人教育 第53章 辛丑纷乱 第54章 辛丑结婚畅想曲·上 第55章 辛丑结婚畅想曲·下 第56章 壬寅红色炸弹 第57章 癸卯不速之客 第58章 癸卯不速之客·下 第59章 甲辰情|色|事件 第60章 乙巳岂能无我? 第61章 丙午家法 第62章 丙午惩戒 第63章 丁未美人归处·上 第64章 丁未美人归处·下 第65章 戊申远大志向 第66章 己酉爆发 第67章 己酉爆发(下) 第68章 庚戌难兄难弟 第69章 庚戌难兄难弟〔下〕 第70章 辛亥失踪的新郎 第71章 壬子5快意事 第72章 癸丑联姻曲之‘快板’ 第73章 甲寅帝国正朔 第74章 乙卯落空 第75章 丙辰庇护 第76章 丁巳萧墙 第77章 丁巳萧墙〔下〕 第78章 戊午联姻曲之‘下嫁’ 第79章 己未联姻曲之‘避嫌’ 第80章 庚申贼子 第81章 庚申佳婿 第82章 辛酉庶孽 第83章 壬戌夫妻 第84章 癸亥@联姻曲之‘低娶’ 第85章 甲子II良宵引 第86章 乙丑惊异 第87章 丁卯兄妹 第88章 入局 第89章 弄巧成拙 第90章 又一对? 第91章 梦境 第92章 按下葫芦起了瓢 第93章 幕后 第94章 会盟 第95章 和亲‘公主’ 第96章 送上门的艳福 第97章 私情乎? 第98章 胶东王的建议 第99章 肥猪 第100章 表兄阿兄 第101章 某娇的恶劣影响 第102章 □□ 第103章 石公主 第104章 女官 第105章 第106章 第107章 第108章 探病上 第109章 探病下 第110章 第111章 跟着感觉走 第112章 弟弟 第113章 了结 第114章 绿上柳梢头 第115章 休闲 第116章 人才 第117章 姑嫂妯娌 第118章 婆媳妯娌母女 第119章 惊闻 第120章 参谋 第121章 美人美人美人 第122章 热闹 第123章 尘埃落定 第124章 红色炸弹 第125章 活宝 第126章 皇太子的善意 第127章 问世间婚姻为何物? 第128章 无语 第129章 教育问题 第130章 世界真是太危险了上 第131章 这世界真是太危险了 第132章 平湖月明珠有泪 第133章 大国皇室之思维取向 第134章 冤冤相报 第135章 番外黄粱一梦上 第136章 番外黄粱一梦 第137章 从长门到上林 第138章 新 第139章 新年快乐 第140章 木兰秋菊 第141章 大寒 第142章 从男孩到男人 第143章 朱珂 第144章 少女情怀 第145章 莫道 第146章 不消魂 第147章 妃子笑 第148章 无事生官府 第149章 更新更 第150章 更新更 第151章 更新 第152章 更新 第153章 更新 第154章 更新 第155章 更新 第156章 更新 第157章 更新 第158章 更新 第159章 更新 第160章 更新 第161章 更新 第162章 更新 第163章 更新 第164章 更新 第165章 更新 第166章 更新 第167章 更新 第168章 更新 第169章 更新 第170章 更新 第171章 更新 第172章 更新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97章 私情乎?
《未央金屋赋》
作者:唐棣之华
更新时间:2024-04-28 09:11:00
字数:15828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未央金屋赋 !

    或许赴宴太费精神了,或者帮太后祖母应付公主表姐们累到了,娇娇翁主这一夜睡得极不安稳。

    神思恍惚中,

    青天,

    浮云,

    钩月,

    清辉,

    银色的波光与少年临池吹箫孤寂的身影在梦境中不断地交替出现……

    少年感伤的眼神是如此揪心,

    压得阿娇即使在梦中都感觉胸口一阵阵抽疼——疼得,透不过气来。

    “啊……”阿娇挣扎着醒过来。

    坐在床头,茫然四顾:

    屋梁上高悬的双璧,

    枕边床头的排磬,

    金色的壁衣,

    重重的纱幔,

    脚踏尾蚌壳床上呼呼大睡的胖胖胡亥,珠帘外瞌睡重重的守夜宫女……

    周围的世界一如既往温馨静好,

    可为什么,为什么胸中却充满了压抑和苦闷??

    ~~.~~.~~.~~

    ~~.~~.~~.~~

    里面的动静,让本就不该睡的甄女彻底醒了。

    甄宫女努力爬起来,拨开珠帘,轻轻问:“翁……主?”

    馆陶翁主摆摆手,无精打采地低喃:“无事,无事,阿甄。”

    “唯唯。”甄女放下帘子,微微屈膝,打算退回。

    ‘唉!这时候醒,接下来是别想睡着了。’

    瞥一眼放在屋角的沙漏,娇娇翁主略一凝眉,干脆叫甄女进来:“阿甄,来!”

    宫女甄氏轻轻应一声,走进来,行过礼后问小主人需要什么,是不是先端杯温水来?

    阿娇摇头,指指脚踏让甄女坐下。她既不渴也不饿,就是想找人说说话,消磨消磨时间。

    “不敢!小婢不敢。”

    推辞几番看实在推不过,甄宫女才在脚踏上坐了——挨着边,侧着腰,占用面积连该有的三分之一都不到。

    见青春少女采用如此别扭难受的坐姿,娇娇翁主有趣挑挑眉,开口询问起甄女的家庭背景,籍贯啦、父母啦、操什么营生啦、家里还有多少兄弟姐妹……

    甄宫女问一句答一句,回话间神情中透出些许不安。

    感觉到宫女的顾虑,

    馆陶翁主“咯咯”一乐,只道是闲聊,不用那么紧张:“阿甄,汝可有‘名’‘字’?”

    “小婢有名,无字。”甄女羞惭地垂低脑袋。官宦贵族门第的贵女才会有名、有字。平常人家的民女,有个名就属难得了;哪还敢妄想‘字’?

    “如此。”对此,馆陶翁主并不意外。

    “家父起名……”想到了远方故乡的亲人,甄女眼中泛起层水光:“曰……莫愁。”

    “莫愁?莫……愁?”咀嚼咀嚼这两个字的蕴意,阿娇几乎要拍床沿叫绝:“妙哉!妙哉!!”

    “汝父……必属文。”

    馆陶翁主极为肯定地判断道,只有精通文墨的士人才能起出如此字简意深的好名字。

    听皇孙称赞自己的父亲,甄女也禁不住自豪起来:“家父五岁识字,七岁成诵,著作等身……”

    ‘还是个才子?’娇娇翁主的兴趣来了!

    “然,翁主。”甄宫女很是骄傲的介绍,她父亲文思敏捷,学富五车,只不过因无意仕途,久居乡野,所以才导致一直声名不彰。

    “隐居乡野呀!”娇娇翁主刚想发表发表高论,就听到外边卧室门一响,然后就是一连串轻重不均的脚步声。

    “噫?”从足音辨认出来人,阿娇迅即停了对话,坐起身静静等着。

    甄女则一脸茫然。

    ~~.~~.~~.~~

    ~~.~~.~~.~~

    没多大功夫,珠帘‘沙沙’作响,带哭腔的女音随着一阵香风飘进来:“唔,阿娇,娇娇……”

    窦贵女云髻松散,泪痕犹新,身上只穿件单薄的家常睡衣走进来。

    甄宫女被吓了一跳。她进长乐宫日子不长,给翁主卧房当夜值的次数很少,还从没遇到这种情况。

    阿娇倒是一点都不吃惊,人往床里边坐坐,掀开被子相让:“子夫?从姊?噩梦耶?”

    “嗯,然。”窦绾踢掉袜子,钻进锦被,泪眼儿蒙蒙:“阿娇,呜……呜呜!梦中……继母恶语相加……”

    ‘就知道!唉,章武侯家的大表舅怎么就娶了名恶妇?!’

    塞了个软垫在表姐背后,让阿绾表姐能靠得舒服些,阿娇在心里把章武侯太子妃骂上一千遍一千遍:表姐都搬进宫这些年了,还会时不时做噩梦!真不知道当初遭到多可怕的虐待。

    阿娇翁主向仲愣中的甄女递眼色:“阿甄,汤。”

    甄女如梦初醒,连忙迈步到外间准备饮品。

    内寝房,阿娇驾轻就熟地力图抚平窦表姐的心绪:不用担心,不用担心。如今身在宫闱,坏后娘就是想管再也管不着啦——无论是现在的日常生活还是将来的人生大事,都没章武太子妃置喙的余地。

    皇太后祖母会为她做主,都会安排好的。

    窦绾头依在表妹肩头呜咽半晌,又喝了半杯温水,总算是平静些。

    说半天,馆陶翁主忽然想起见到吹箫少年的那个晚上,胶东王表兄和自己说的话。

    ‘这些日子疏忽了!竟然总没找到合适机会问问,’

    想想措辞,阿娇盯紧窦表姐的眼睛,问道:“子夫从姊,中山大王……何如?”

    “中山大王,中山……王?”

    被突如其来提问,窦贵女一怔,愣愣地照本宣科:“中山王贵为皇子……”

    “否,否啦!从姊,”

    阿娇连忙摇头,她问的可不是中山王的品行——刘胜的底细她清楚得很——她问的是窦表姐对刘胜表兄的观感。

    “呃?阿娇?”窦贵女更加茫然了,想她一个平常女孩,能对一位大汉藩王有什么观感?敢吗?

    ‘昊天上帝!’阿娇拍拍枕头,干脆将事情摆到明处:窦表姐你就也别瞒着了。刘胜表哥每回来长乐宫,你本人固然是待之以礼绝不多言一句,可你那乳母却是趟趟必找中山王的!

    还有,你乳母经常申请出宫,是去哪儿?找谁?为的是什么??

    ‘多亏彻表兄提醒,否则就这些零零碎碎的,不注意还真没什么行迹。’

    娇娇翁主颇有些不满地横了窦表姐一眼,真嗔假怒的——喜欢就喜欢了,有什么可瞒的?难不成谁还会去告密?藏着掖着,到底拿不拿我当姊妹啊?

    窦表姐张嘴想说什么,娇表妹却不给她分辨的机会,直接扔出自己的猜测:“从姊属意从兄胜耶?欲入住中山王宫?”

    章武侯贵女急急地呼唤:“阿……娇……”

    ‘虽然生母早逝是个障碍,但若大母支持阿大不反对,当上中山王后也不是不可能的。’

    阿娇不搭茬,掂量掂量窦表姐戴上王后凤冠的难易程度,径自分析: “中山从兄胜……为人柔情,与之相伴终生亦不失为妙事。然……”

    眨巴眨巴眼睛,馆陶翁主面露忧虑之色:“然……迄上月末,中山王膝下,仅王子之数即四十又一……”

    “四十又一,‘四十’又一啊!”即使并非初次获知,娇娇翁主还是大为感慨。

    想她家皇帝舅舅至今皇子总数都没突破二十,而刘胜表兄这个做儿子的,却早早翻翻了——这算不算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四十’又一?”窦表姐暂时忘了要说什么,呆呆地瞅着阿娇妹妹——可能吗?这才几天啊,都过四十大关了?

    “嗯!中山国内史上奏,其奏疏之中言曰……”馆陶翁主用力点点头,背诵在宣示殿读到的奏本。

    在行文中,中山国内史请求皇帝陛下分发些补贴,以缓解中山王宫的财政危机,好让王子们能够获得与其身份地位相符合的生活水准。

    大臣奏疏上的书面语太文雅太含蓄了,让窦表姐听得如坠迷雾,稀里糊涂:“阿……娇?内史言何?”

    “从姊,内史之意乃……王家内库日虚,”阿娇用尽量浅白的词汇向表姐讲解:实际上,这份内史的手书与其说是臣奏,还不如说是私信。

    本来嘛,‘王子的待遇’属于各王室内务。藩国王子们是吃肉还是吃菜,是穿绸还是是穿葛,是有人使唤还是是亲为贱业,长安的帝室既管不着也不耐烦问。

    但中山王刘胜是皇帝的亲生儿子,中山王室的王子们就是当朝天子的亲皇孙——既然贵为‘皇孙’,总不能缺衣少食,乏人伺候吧?

    “缺……衣?少……食?”窦贵女本能地怀疑,这是不是太夸张了?哪里就到那个地步了?

    阿娇捂着嘴躲在被子后面偷乐,好半天才掀开被头问窦表姐难道以为称王的就一定富得流油?

    刘胜表兄的中山王宫已经入不敷出~\(≧▽≦)/~啦啦啦!

    窦贵女惊地合不拢嘴:“入……不……敷……出?”

    阿娇伸个懒腰,靠在床围上,盯着房梁上晃悠悠的玉璧告诉窦表姐。话说,皇帝舅舅对刘胜这个儿子还是不错的。中山国虽没有赵国大,出产也没有齐国多,但人口和自然条件也算上层,比上不足比下绰绰有余。

    然而,富国也架不住开销大啊!

    四十个儿子,意味什么?堂堂王子可不是普通人家的小屁孩,添双筷子给件旧衣服,不饿死不冻死就成。

    皇孙皇孙!吃的,穿的,住的,用的,样样都得符合天子龙孙的身份。伺候的人中,奶娘就起码三个,至于近身服侍的宫女宦官,厨子裁缝,负责洗洗刷刷的粗使丫头和仆役……一个王子二十个人伺候,还是往少了算!

    刘胜正是年轻气盛、花钱如流水的年纪,让他以身作则省钱是不可能的。又不能增加赋税,凭空增加中山国黎民的负担。于是乎,中山国内史和国相一商量,就只能向皇帝陛下求援了呗!

    ——陛下,您这做祖父的总不好意思眼见着亲孙儿受委屈吧?

    窦贵女张口,结舌,不知道该说什么。

    娇娇翁主歪在床头,望着窦表姐美丽的侧影啧啧摇头。算起来中山王表兄要身份有身份,要人才有人才,委实配得起窦家贵女的天生丽质,不算辱没。可一想到那几十个庶子庶女,就忍不住为子夫表姐累!

    是,王宫里有仆妇有奴婢,当王后的不用亲自烦劳。可嫡母终究是嫡母,也不可能一样不管啊!庶女找婆家,庶子讨老婆挣前程,哪样不得王后操心?稍有不妥,闲话怪话就出来了。

    再别提,未来中山国王子的数量肯定不止眼下这些——刘胜表哥现在才几岁?二十都不到呢!

    听表妹越说越不像话,窦表姐有些急了:“阿娇,阿娇,吾与中山王并无私情。”

    “咦?”阿娇翁主住了口,很是保留地看窦表姐,眼中写满了怀疑——真的吗?

    窦贵女抓住表妹的睡衣袖子,重复道:“阿娇,吾二人无私情。”

    对上窦表姐认真且坦白无伪的眼神,阿娇一窒:“子夫,无?”

    “绝、无。”窦贵女的回答斩钉截铁。

    这下,阿娇翁主就愈发奇怪了。忍不住问她,既然不是私情,干嘛两个人躲到没人的地方拉拉扯扯;还有那个乳母,老是鬼鬼祟祟的去找中山王说话。

    “阿娇,吾求大王探访……探访……”窦表姐的话断断续续。

    馆陶翁主坐正了,问:“何?”

    “……探访,”话未出口,窦表姐的眼眶先红了:“亡母之……死因……呜呜!”

    “啊?”这答复令阿娇目瞪口呆,茫然不解——为什么要去查?众所周知,窦表姐之母早年病故,没什么异常啊!

    ‘难道……其中有什么隐情?’

    心中转了十七八个念头,阿娇一边叫甄女到外头去从帕盒取新帕子,一边问表姐怎么想起查这个?表舅妈都过世十多年了。

    接过表妹递过来的手帕,窦绾贵女哭天抹泪良久才好些,抽抽搭搭细说原委:“阿娇,汝不知矣……”

    原来窦绾自从搬进长乐宫,过上锦衣玉食的宫廷生活,一不用担心继母苛待虐待,也不用害怕被弟弟妹妹打骂欺负,日子过得舒心安逸了,反而有了思考的空间和闲暇。

    很多以前没注意到的细节,一个接一个地冒出来。

    比如,长辈们的态度细想起来,十分可疑。须知窦氏家族并不是就窦绾一个幼年丧母的小孩;对其他没娘的孩子,亲长们更多是表现出怜爱,而对窦绾……

    又比如,族中比较年长的堂兄堂姐们聚在一起时,常常指着自己窃窃私语,可等她鼓足勇气走近细问,却又故作高深地强调不是在讲她。

    还有,从小到大,她从没见过族中对她母亲有任何形式的祭奠活动。这在崇尚‘视死如生’的华夏高门中极不寻常——须知尽管没能留下男嗣,她的母亲毕竟是章武侯太子明媒正娶的原配妻室啊!

    最重要的一点,

    这次过年,窦贵女买通了守家庙的老仆,进去一探究竟,没想到却发现家庙中根本没有母亲的灵位。

    “甚?甚!?”

    如果说前面那些还能算进主观臆测或鸡毛蒜皮,听到这儿,阿娇却不得不震惊了:“子夫从姊,汝此言……不虚?”

    窦表姐泪如泉涌。

    当时,她都懵了,特地细细翻找了两遍,以为是被塞到哪个角落不容易注意到;可谁曾想,的的确确没有。族谱锁起来了,她没能看到;但灵位都没有,族谱上有没有就可想而知了。

    家庙通常是分两部分,前面是供族人祭拜的公共场合;后头才是真正存放家族核心物品的地方,诸如灵位、族谱、子弟当官的通告和赐爵封侯的诏书都收藏于此——非重大日子不开,非重要人物不入。

    阿娇也无语了。这算什么意思?外面放一个摆摆样子,里面实际没有。

    窦表姐今天哭成了泪人,她想来想去想不通,又实在无人可托,就求到刘胜的头上。进出长乐宫的诸王中,中山王刘胜封王早,手下属官吏员多,人又慷慨亲切,交际面广,总能打听点什么。

    ‘这可不是小事!换我,也得查。’

    见窦表姐那么伤心,阿娇安慰几句,叫刚走到珠帘外的甄女再去准备洗脸水和面巾;随后,又忍不住低声责怪——这么大的事,干嘛独自闷心里那么久?早说的话,自己还能不帮忙?

    窦绾从湿透的帕子后头,怯怯地看表妹。

    “唉!”阿娇叹口气,从枕头下面又抽出条半新不旧的手绢,递出去。

    事实上,窦表姐就是不明说,她猜也能猜得到。

    因窦太后的缘故,馆陶长公主家和窦家一贯走得近,可谓亲密无间。侦刺窦氏家族的秘辛,对陈家公子还真是诸多不便。万一被发现,两边伤感情不说,严格按通行礼法,长公主得给两个儿子绑起来送窦氏家庙请罪去。

    而在这点上,中山王就没有这样的顾虑——他是君;窦氏再怎么显赫,也还是臣子。就算事发,后者顶多到老太后面前嘀咕两句,没胆子认真追究。

    ‘这样看来,窦表姐还是有些脑子的嘛!’

    正巧此时甄女端金盆进来了,外间几个宫女也被惊动,随其后捧来了热水壶和巾帕进来,阿娇撇开思绪,指挥宫女们伺候表姐洗脸,重新上晚妆。

    窦贵女不愿在众多宫娥面前多失态,强自克制,悲声消息。

    重新睡下,

    宫女们都退出去了,

    阿娇又好言好语宽慰表姐几句,扯过绣被假寐。

    不多会儿,睡意渐浓,娇娇翁主在迷迷蒙蒙中打个了哈气:‘没想到……给子夫表姐乱糟糟两件事一冲,倒想睡了。’

    “次兄的本事也不怎么样嘛!托他打听吹箫少年好些天了,一点消息都没有。怪不得窦表姐选择找中山王帮忙。”

    “子夫表姐对中山王从兄……真的窦从姊所言,并无私情牵涉期间吗?”

    半梦半醒之间,阿娇突然想起今晚的另一个主角:“如今,彻从兄也领国了;亲政后,将有何等表现呢?却不知……三年后,五年后,胶东国内史会不会也写份奏疏,向皇帝舅舅申请补贴?嘻嘻……”

    “箫郎啊,箫郎!哎,要找机会出宫,催催次兄……”

    ★☆★☆★☆★☆ ★☆★☆★☆★☆ ★☆★☆★☆★☆ ★☆★☆★☆★☆

    ——长安·胶东王官邸——

    胶东王内史一定没想到,自己竟会被长乐宫中的皇家贵女记挂上。

    恐怕就算知道了,内史官也顾不上有什么想法。

    此时此刻,他唯一的念头就是赶快从大王的内书房脱身。在接过胶东国内史官印的时候,他从没有想到,如此年轻的皇子竟会有如此令人惊心动魄的目光——如炬,如火烧火燎的火炬啊!

    似乎觉察到内史情绪失常,刘彻眼微一眯,略略侧头,脸上瞬间就换回平日的阳光灿烂——让对面的中年男人直以为前面是自己未老先衰,提前眼花了。

    “今日之筵席,内史多有操劳,”胶东王刘彻欠身,拱手,致谢:“寡人不胜感激之甚。”

    内史避席,连称“不敢”。

    等将父皇委任的内史送出门口,刘彻折回书案,对着摊开的账目看了又看,眉头越锁越紧。

    ‘嘭!’

    拳头狠狠砸在竹简串成的账本上。几支简上,出现了裂痕。

    宦官头目隔着帘幕问:“大王?”

    “无妨!”刘彻扬声让外面的人退下;可不待内官走到三步,又将人叫了回来:“来人!”

    宫女撩开帘子,宦官应声而入:“大王……”

    将账目扔到书案一头堆着,胶东王刘彻淡淡吩咐:“趋之,请王重,田蚡。”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飞快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2009大河网络 苏ICP备2024066333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13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