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换届风波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第一章局长召见 第二章领导心思 第三章红颜同事 第四章俯身亲送 第五章领导之间 第六章部长教诲 第七章新同房者 第八章换届大会 第九章辣嘴波澜 第十章同学聚会 第十一章时事针砭 第一章河西县情 第二章县委书记 第三章晋升因由 第四章市委书记 第五章“钦差”到位 第六章测评结果 第七章隆重宴请 第八章同学相见 第九章坊间民意 第十章霸道书记 第十一章县长反击 第一章党务书记陈文友 第二章纪委书记章程 第三章人大主任代之琳 第四章组织部长何碧凤 第五章材料安排 第六章女友葛晓莉 第七章花前月下 第八章两情相悦 第九章考察材料 第十章情意绵绵 第一章山南考察 第二章旅游景点老君山 第三章老君山游览 第四章老子的传说 第五章道教问题 第六章老君山建筑 第七章部长抽签 第八章轻松午餐 第九章笑话佐酒(一) 第十章笑话佐酒(二) 第十一章休闲娱乐 第一章考察结束 第二章堂兄葛宏伟 第三章宏伟意 第四章投资天簌 第五章项目准备 第六章投资洽谈 第七章实地考察 第八章意外之要 第九章洽谈成功 第一章神秘的组织部 第二章组织部干部 第三章群众举报 第四章上下之间 第五章顺山园山庄 第六章县纪委副书记 第七章镇党委书记 第八章县政协副主席 第九章处理建议 第十章私下活动 第十一章玄妙谈话 第一章人事方案 65.第二章基础工作 66.第三章部务会议 67.第四章书记内弟 68.第五章方案初定 69.第六章会前协调 70.第七章书记办公会 71.第十章书记拍板 72.第一章换届序曲 73.第二章同学邀约 74.第三章意外宴请 75.第四章盛宴之意 76.第六章醉酒之夜 77.第一章山南迎新 78.第二章干部大会 79.第三章借酒泄怨 80.第四章“打猫心肠” 81.第五章不幸文娟 82.第六章选举预感 83.第七章严肃谈话 84.第八章话藏深意 85.第九章二次侵扰 88.第十章投资启动 89.第十一章路改工程 90.第十二章开工典礼 91.第十三章省长表态 92.第一章县区“三会” 93.第二章堂兄宴请 94.第三章宏伟邀约 95.第四章河西党代会 96.第一章异常情况 97.第六章预防措施 98.第七章大会选举 99.第八章意外结果 100.第九章自尝苦果 101.第一章选举之殇 102.第二章处置意见 103.第三章组织调查 104.第四章调查结论 105.第五章省委定论 106.第六章“亡羊补牢” 107.第七章再定人选 108.第八章宿愿终成 109.第九章微妙情况 110.第十章心理权术 111.第十一章心理试探 112.第十二章相互过招 113.第十三章确有其事 114.第十四章严肃处置 115.第一章良好前兆 116.第二章两次选举 117.第三章选举成功 118.第四章换届收官 119.第一章推心交谈 120.第六章事件启示 121.第一卷调动问题第一章好事多磨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一章神秘的组织部
《换届风波》
作者:凌霜傲雪
更新时间:2024-01-31 13:09:14
字数:6414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换届风波 !

    第六卷

    第一章 神秘的组织部

    在天籁市委、市政府领导为引进上海宏伟公司而忙碌、积极做工作的这一段时间里,各考察组对县区的考察工作经过前一段时间的忙碌后,也都基本上告一段落。

    换届考察结束后,围绕县区班子换届的人事方案,无论是正规的还是非正规的,也无论是民间的还是官方的,各种管道的传言都非常繁多,私下里的活动也十分活跃,同时各种告状、上访也大量增加,尤其是针对个人的告状上访急剧增加。

    在这一段时间里,小王所在的干部科的中心工作,就是为县区班子换届的人事方案正式提交组织部部务会议研究和最后提交市委研究做充分的准备。

    组织部门的工作说起来繁杂,实际上主要工作也就是两大项,一大项是组织工作,一大项是干部工作。组织工作说起来是党的工作的基础,但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实际上各级领导对组织工作关心重视的并不多。而干部工作,既是组织工作的核心,也是具体权力之所在,更是各级领导干部关注的重点。干部任免,是各界、各方面都极为关心和关注的事,每一个领导都希望自己手上能够拥有人员升迁调动的人事大权,每一个干部都希望自己能够有晋升提拔的机会,每一个家庭都希望自己的家里能够出一个有一官半职的人以光耀门楣。因此,干部工作可以说是每一个领导、第一个百姓都高度关注的事,特别是每一个领导都希望自己能够牢牢地把干部的选拔任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上。

    而作为社会的一员,能够在组织部门工作,就已经很是为外人所羡慕,如果能够在组织部门的干部科室工作,那简直就是人上人了。没有哪一个干部的任免不经过干部科室。因此,对于在干部科室工作的人,就是组织部门内部其他科室的人都是羡慕不已。不光是因为干部科室的人掌握着每一个领导升迁去留的秘密,就是普通人的那种先睹为快的心理,在干部科室这里也是最容易得到满足——不管社会上对官场上的人事变动传得如何沸沸扬扬,只有在干部科室这里才能得到最终也是最快、最准确的证实。

    尽管市委抽调了不少人员组成了五个考察组,但这些考察组的主要任务就是完成对县区班子的考察,在考察工作结束后,完成那些在考察时没有完成但需要装进干部个人档案和组织部文书档案的材料、形成相关人员特别是拟提拔人员的考察材料、拟定所考察县区最原始的人事安排方案等等。但这些都只是原始的、最基础的工作,真正提交给组织部部务会议研究和最后提交给市委常委会研究的换届方案,还要经过无数次反复的修改调整,最后拿出来的方案,可能已经和考察组提出的原始方案大相径庭了。而在这个反复调整修改的过程中,只有组织部干部科的个别同志能够完整参与,其他非干部科室的人员是接触不到的,就是组织部的领导,如果没有分管干部工作,也不一定能够接触得到前期的方案。因此,组织部干部科的工作一直有着极度的神秘感,就是组织部内部,也把干部科看作是一个非常神秘的地方。组织部内部其他科室的人员一般都不轻易到干部科室去串门闲聊,担心别人说他想打听消息,而一旦真正出现的泄密问题,就完全说不清。而对于在干部科工作的人来讲,无形中不仅有一种优越感,而且有一种被组织信任的自豪感。尽管在干部任免的过程中,作为组织部门的一个业务科室,只是起着具体承办的作用,但外界不清楚这种情况,总认为组织部干部科在干部的选拔任用中起着极大的作用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尽管随着干部人事工作透明度的越来越高,这种神秘感有所减弱,但也并没有完全消失,短时间内也不可能消失。

    说实在话,作为一个业务部门,组织部门的干部科室在干部任免上的作用肯定是要起一些的,但决不会是外界不了解情况的人员所想象的那么大。可以说,组织部门的同志除了部长在干部的选拔任用上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外,其他人即使能够起一点作用,也只有在两种情况下才能够有所体现。这两种情况:一是不太重要的部门的领导干部的任用;二是不让一些干部得到提拔。

    人们常说“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这句话用在组织部门身上,可能还比较恰当。这样说似乎有点损害组织部门的形象和权威,但现实情况就是如此。现在,无论是哪一级组织部门,也不论他是组织部门的什么干部,哪怕就是组织部的部长,都没有谁敢说“我可以把你提拔起来”这话。姑且不说现在的干部选拔任用程序中,群众推荐这个环节就不是哪一个人能够完全控制得住的。就是不需要群众推荐的人选,如果是重要部门,组织部门作用的发挥也非常有限,甚至是完全发挥不了作用。一般来说,重要部门领导干部的任用,都是党委主要领导关注的对象,其人选可以说都是主要领导亲点,组织部门最多发挥一下参谋作用,并在这个过程中按照规定走一下程序。对于一些不重要的部门,组织部门就肯定能够发挥作用,特别是组织部的领导,因为主要领导对这些部门由谁去任职他们并不关心,谁去都可以,这样,组织部门的意见就非常重要了。同时,如果组织部门对某个干部有意见,或者说是组织部门认为某人不能提拔,那么总可以找一些不能提拔的理由。面对组织部门提出来的理由,除非是主要领导对这个人非常熟悉或者是态度非常坚决,否则是不会轻易否决组织部门提出的理由的。因为不会有哪一个领导愿意因提拔一个和自己没有直接关系的干部而让自己承担政治上的风险——如果组织部门说某一个人有问题,而自己却坚持要提拔,今后真正出现了问题,自己岂不是要承担责任?大的责任不说,至少用人不当的责任是说不脱的。万一有人因此怀疑自己在其中有卖官嫌疑,岂不是要冒更大的风险——现在的领导,特别是主要领导,可以说没有哪一个经得起查。尽管现实中因为用人不当而被免职的领导基本上没有,但就是这样,一个领导也不可能去为一个和自己完全不相干的人拿自己政治前途去担风险。

    尽管如此,但只要能够进入组织部门工作,对于干部本人来讲,还是是让人高兴的事。对于组织部门的干部,有“见官高一级”的说法。特别是干部科室的人员,到了县上或者部门,主要领导都要出面,就是实在出不了面,也会托人带话表示歉意。这在无形中就提高了干部科室人员的政治地位。

    同时,也还有“跟着组织部,年年地进步”的说法。

    客观上,组织部门的干部提拔总要比其他部门的干部提拔得快一些。今天你是领导,说不定明天他就成为了你的领导。

    主观上,对于组织部门从事干部工作的人员,各级领导包括各级党委的主要领导都非常重视和关注。重视和关注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从事干部工作的同志掌握着领导干部多方面的情况,不仅了解领导干部个人的情况,也掌握着一些领导干部在选人用人过程中的是非曲直、个人恩怨,甚至个人**。每一个做领导的,都不愿意自己的这些情况被自己不信任的人知晓,否则留下把柄,难免不会造成一些不好的影响。至少,也容易留下一些话柄,让人说三道四。另一方面,在组织部门工作的人,都是领导信任的人,特别是负责干部工作的同志,主要是为领导选人用人提供参考和依据,如果是不信任的人,担心提供的情况不真实、信息不准确(尽管出现这种情况的可能性不大,但有这个担心也是一种正常反映)。因此,在组织部门从事干部工作的同志,基本上都是首先在其他科室如组织科、研究室、办公室工作,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工作表现确实不错,综合素质过硬,领导觉得值得信任后,才有可能调整到干部科室工作。即使少数直接到组织部门的干部科室从事干部工作,像小王这样的,既不多,并且也是分管党务工作的党委领导同意或者是组织部的主要领导特别了解才有可能。如果是县区的组织部门,调一个干部进组织部门从事干部工作,县区委书记都是要直接过问的。

    !!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飞快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2009大河网络 苏ICP备2024066333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13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