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末代帝王求生记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第1章 穿越 第2章 嬴政 第3章 扶苏 第4章 荆轲 第5章 刺秦 第6章 家国 第7章 饮食 第8章 赵高 第9章 大道 第10章 方法 第11章 墨家 第12章 铸剑 第13章 矿石 第14章 生活 第15章 匕首 第16章 馒头(地雷加更) 第17章 吃醋 第18章 礼物(地雷加更) 第19章 儿子 第20章 生气(地雷加更) 第21章 梦想(两更合一) 第22章 冕服(两更合一) 第24章 岳父 第25章 祭祖 第26章 知己 第27章 照顾 第28章 换衣 第29章 柔姬(地雷加更) 第30章 荣禄 第31章 辩论(两更合一) 第32章 礼物(地雷加更) 第33章 语言(两更合一) 第34章 师生(两更合一) 第35章 标点(两更合一) 第36章 推广(两更合一) 第37章 秦法(两更合一) 第38章 学习(两更合一) 第39章 葡萄 第40章 妻室 第41章 监军(地雷加更) 第43章 制冰 第44章 认输(地雷加更) 第45章 方士 第46章 晨练 第47章 中暑 第48章 张良 第42章 打赌 第49章 阿房 第50章 增肥(地雷加更) 第51章 造假 第52章 九鼎(地雷加更) 第53章 白叠 第54章 农家(地雷加更) 第55章 礼物 第56章 比熊(地雷加更) 第57章 水果 第58章 邵平(地雷加更) 第59章 化肥 第60章 道歉(地雷加更) 第61章 沙发 第62章 龙椅(地雷加更) 第63章 占屋 第64章 考验(地雷加更) 第65章 献书 第66章 印刷(地雷加更) 第67章 出版 第68章 战败(地雷加更) 第69章 赐婚 第70章 秦军(地雷加更) 第71章 兵书 第72章 家书(地雷加更) 第73章 萧何 第74章 野心(地雷加更) 第75章 刘季 第76章 宣传(地雷加更) 第77章 遇刺 第78章 计划(地雷加更) 第79章 交换 第80章 回国(地雷加更) 第81章 异象 第82章 异宝(地雷加更) 第83章 再见 第84章 圣父 第85章 皇帝 第86章 新闻(地雷加更) 第87章 管教 第88章 学习(地雷加更) 第89章 挑拨 第90章 秦礼 第91章 吃饭 第92章 修法(地雷加更) 第93章 百越 第94章 骂名(地雷加更) 第95章 制俑 第96章 潼关 第97章 分封 第98章 想通(地雷加更) 第99章 封王 第100章 邽王(地雷加更) 第101章 封地 第102章 门客 第103章 高考 第104章 赚钱(地雷加更) 第105章 将相 第106章 装修 第107章 铸币 第108章 初遇(地雷加更) 第109章 程邈 第110章 隶书(地雷加更) 第111章 文字 第112章 硬笔(地雷加更) 第113章 闪瞎 第114章 玻璃(地雷加更) 第115章 西巡 第116章 击筑(地雷加更) 第117章 踢鞋 第118章 宫女(地雷加更) 第119章 识破 第120章 行猎 第121章 封禅 第122章 下雨(地雷加更) 第123章 写诗 第124章 禅礼(地雷加更) 第125章 天瑞 第126章 生病(地雷加更) 第127章 魔都(1000作收加更) 第128章 平辽 第129章 仁善(地雷加更) 第130章 土地 第131章 包子(地雷加更) 第132章 韩信 第133章 兵法 第134章 梦想 第135章 刺秦(地雷加更) 第136章 计谋 第137章 铁锥 第138章 擒良 第139章 秽人 第140章 噩梦 第141章 学宫 第142章 华夏 第143章 徐福 第144章 戏法 第145章 航海 第146章 教子 第147章 朝鲜 第148章 偷窥 第149章 筑声 第150章 成年 第151章 夜游 第152章 失散 第153章 遇盗 第154章 治伤 第155章 拔箭 第156章 预谋 第157章 流言 第158章 隐瞒 第159章 订婚 第160章 纳采 第161章 灭胡 第162章 化学 第163章 长城 第164章 承诺 第165章 发胖 第166章 吐血 第167章 廷推 第168章 坑儒 第169章 归国 第170章 复健 第171章 番外 第172章 秦王 第173章 太子 第174章 大婚 第175章 监国 第176章 生子 第177章 猪仔 第178章 取名 第179章 番外 第180章 坠星 第181章 倒霉 第182章 弑君 第183章 禅位 第184章 后继 第185章 番外 第186章 番外 第187章 靖康 第188章 匕首 第189章 学武 第191章 觉远 第190章 少林 第192章 梵文 第193章 饿死 第194章 学武 第195章 蒙古 第196章 上瘾 第197章 斗酒 第198章 催眠 第199章 事了 第200章 比武 第201章 招亲 第202章 事毕 第203章 出使 第204章 太湖 第205章 神雕 第206章 二年 第207章 太子 第208章 登基 第209章 子受 第210章 乱起 第211章 迷惑 第212章 报仇 第213章 尾声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110章 隶书(地雷加更)
《[综]末代帝王求生记》
作者:九千岁添千岁
更新时间:2024-01-25 10:15:17
字数:7410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综]末代帝王求生记 !

    程邈激动从椅子上一跃而起,转过头看着胡亥说道:“这个……这个……少公子,可否借纸笔一用?”

    此时的胡亥,在他眼里已经不是大秦的少公子,而是一个门卫,专门负责给人开启新世界的大门。

    “先生随意。”胡亥走到一旁,指着自己的书桌,示意程邈可随意而为。

    反正这间书房也只是外书房,只是胡亥练字看书见客之所,并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地方。

    程邈走到书桌之前,提笔飞快写下几个字。

    看着他写的字,胡亥立刻笑了,果然没有找错的,此程邈果然是传说中隶书的发明人,或者应该说是整理人。

    早在准备掺和“书同文”这项大事时,胡亥就在沉思自己应该用什么方法,将原来的历史提前几十年,省去小篆这个没用多久就会被淘汰的东西。

    在原本的历史之中,“书同文”是指李斯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创出了“小篆”,取消其他六国的异体字,创制了统一文字的汉字书写形式。

    而在同时,下邽程邈也向嬴政献上他在云阳狱中,花费十年,整理了自昭襄王以来的另一种文字字体,损益大小篆方圆笔法,成字三千字,嬴政称善,释其罪而用为御史。而那种文字字体,因为其便于官狱隶人佐书,故名曰“隶”,也就是后世的“隶书”。

    虽然嬴政年代,隶书并没有取代篆书的地位,成为大秦的官方文字,但是时间胜于雄辩,到了西汉末年,隶书已经完全从结构、笔画等各方面,脱去篆体而独立出来,成为了正式的官方文字。

    有人可能会觉得,在篆书的年代推广简体字,是一个错误的概念——因为字体变化太大,完全没有基础。

    但实际上,小篆和隶书在汉字史上,是完全不同的两个系统,两者之间完全没有任何关系。小篆是象形体古文字的结束,而隶书则完全破坏了篆的字体形态,改象形为笔画化的新文字开始。篆书再发展一万年,也没有办法变成后世的文字字体。

    就像此时,程邈的隶书尚且处于半篆半隶的阶段,有些字体形态已经破坏,但有些却没有变,并没有后世隶书那样的成熟——这可能也是历史上,嬴政没有大规模推广隶书的原因。

    但现在就不同了,胡亥从小所书的文字,是后世文字发展几千年后的成熟产物,不需要再精挑,不需要再细选,直接拿来用就是了。

    毕竟实际上所谓的简体字,大部份是古以有之,比如黄、来、夹、吕、宫等字,在甲骨文、铭文、小篆就可以见到雏形。2274个简化字中,人们常用的521个简化字里,解放区和建国后出现的只有101个,其余420字都是解放前就已经流行或存在的:先秦的有68个字,秦汉的有96个字,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有32个字,隋唐五代的有29个字,宋辽金元有82个,明清有53个,民国60个。

    “不知少公子找罪民来,所为何事?”程邈看了看自己所写的文字,再看了看胡亥所写的文字,虽然字体形态略有不同,但一横一竖方方正正的字结构却是一脉相承,只是胡亥的字体远远比自己要成熟许多。

    “我想请先生将这种新书写方式和新文字献于父皇。”胡亥微微一笑,他前世没有练过毛笔字,这世练书法又成天和那堆弯弯曲曲打交道,每次写秦篆都感觉自己在画画。于是,别说是隶书,他任何一种后世字体都不会写,写出来的文字,放在二千年后,充其量也就能得到个“工整”的评价。

    现在大家都觉得不错,主要还是因为新奇,再加这年头书法绘画的发展都不成熟,前头没有参照物,再加上苦画多年秦篆,也勉强能达到力透纸背的效果,所以才能震住这么多人。

    “少公子何不自己……献?”程邈疑惑不解的问道。

    身为大秦少公子,近水楼台先得月,自己献上功绩就全是自己的,何必要找他这种罪民来做?

    “因为这种书写方式,是我在看了先生的字后,才偶有所感而得,并非是我自己的功劳,而是先生的功劳。”胡亥伸手阻止程邈接下来要说的话,继续开口说道:“先生不必自谦,先生苦研十年方才整理而成,胡亥又怎么忍心夺先生之功。”

    胡亥虽然喜欢和后人抢功劳,但他现在已经是邽王,且没准就是未来的秦二世,已经不需要那么降逼格的和人抢功,而是要改为慧眼识珠,推荐人才也是不错的。

    “我请先生来,只是想请先生助我。我欲以此种字体,完全取代篆书。”胡亥抬起头看着程邈,星眸璀璨,神采奕奕,让人不能直视。

    上一次,程邈一个人没有办到的事。这一次,我一定能办到。

    “完全取代篆书?”程邈被胡亥的话,吓了一大跳。自上古神话时代,至夏商周三朝,篆书至今已经沿用数千年,想取代谈何容易?

    虽然被胡亥惊人的野心所惊,但想到自己创造出来的字体,能取代篆书,终结自上古以来的象形文字,彻底让文字进入一笔一画、方方正正的时代。程貌心中还是涌起了难以言喻的感觉,对一个喜爱文字的人来说,这种成就感完全就不亚于仓颉。

    “父皇会同意的。”胡亥低下头,搭起桌子上的一根长长羽毛,拿在手中把玩道:“不过在此之前,还请先生将我所写的文字抄上一遍……嗯,用先生所创的那种文字,我的字……还是比不上先生这种大书法家的。”

    “是,少公子。”程邈冲着胡亥一拱手,强忍着心中的激动之情,开始抄写胡亥所书的文字。

    胡亥没有打扰程邈,而是站到窗前开始把玩手里的羽毛。

    父皇老了……曾经一统海内、叱咤天下的秦始皇,已经开始老了。

    作为嬴政最宠爱的公子,除了在楚国的那两年,胡亥几乎是被嬴政带在跟前长大的,再加上赵高的原因,胡亥了解嬴政的一切生活习惯、喜好厌恶。记得小时候战事繁忙之时,嬴政可以连开数日朝会而精神奕奕,事后还能跟没事人一样去后宫找美女嗨皮;但是现在只是改了一晚上文件,第二天见到嬴政时,就能看见他脸上的黑眼圈和不太怎么振奋的精神。

    或许在他在外臣面前还掩饰得很好,但是在了解他的赵高眼中,却跟没有秘密一样,所以胡亥怀疑,之所以自己出生之后,咸阳宫再无婴啼声,就是因为嬴政平常太忙太累没时间乱搞,偶尔去找美女来一发,又因为美女太多,嬴政本人又太过于雨露均沾,没有专宠一个美女的爱好,偶尔来一发没赶准人家妹子的危险期。

    当然,这一点对胡亥来说,那是大大的好事。“秦人爱小儿”这个传统名声在外,连大名鼎鼎的扁鹊在由赵入秦之后,为了生意兴隆,都会从妇科大夫,摇身一变成为小儿科大夫。胡亥可不敢想像,如果现在后宫再蹦出个孩子,自己会不会成为倒霉的刘据或者是下一个扶苏。

    篆写麻烦且费时费力,嬴政现在批阅公文时,揉手腕的频率是大大高于年轻时候。若是改篆为隶,想来会大大减轻他的工作量吧?就像改竹简为纸一样,虽然批改文件的数量没有减少,但至少不用每回批奏折,都感觉自己是工地搬砖的小工,一天要搬一百二十斤砖。

    不过,到底是老了体力不济了……相信他自己也应该有所体会,否则历史上嬴政也不会开始四处求神拜……好吧,这年头还没有佛。

    始皇二十八年,齐人徐巿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请得斋戒,与童男女求之。於是遣徐巿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

    现在已经是二十六年了。

    就在胡亥正在琢磨嬴政的身体之时,嬴政也正在想着胡亥。

    也许是父子心有灵犀吧,现在双方彼此想着对方的,都不是什么好事。一个是琢磨自家老爹,开始要搞封建迷信;另一个是琢磨自己的宝贝儿砸,真是奸诈狡猾无比,怕麻烦怕担当,遇难事就爱往后缩,真不知道是从哪学来的?

    话还要说到上次大朝会时,胡亥提议收天下之兵器铸币,然后在嬴政准备“谁提议谁负责”时,将铸币的工作以及推行新币的相关事宜都交给胡亥,却被对方那摇得跟拔浪鼓似的头,给打消了念头,而将此事转交给扶苏。

    当时,嬴政还想着,胡亥这么见功就抢的人,怎么会放着这样大的功劳和马屁不干,而深藏身与名呢?现在看了暗卫报上来的,扶苏在推行新币的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麻烦,嬴政立马秒懂胡亥当时的想法。

    原来熊孩子是嫌太麻烦了。这个小懒熊,什么时候才会有担当啊?也不对,他在楚国时不是干得挺好吗?怎么一回到咸阳,就立马跟变了一个人似的?凡事都指着朕出面,自己最多出个主意,实事一点都不干,难道真是朕把熊孩子给惯坏了?让他习惯在有朕的情况下依赖朕,而不是自己干事了?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飞快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2009大河网络 苏ICP备2024066333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13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