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万里河山别样红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第一章:返航遇难(一) 第一章:返航遇难(二) 第二章:旧时重现(一) 第二章:旧时重现(二) 第二章:旧时重现(三) 第二章:旧时重现(四) 第三章:暂居太清(一) 第三章:暂居太清(二) 第三章:暂居太清(三) 第三章:暂居太清(四) 第四章:世事烟云(一) 第四章:世事烟云(二) 第四章:世事烟云(三) 第四章:世事烟云(四) 第五章:初定行止(一) 第五章:初定行止(二) 第五章:初定行止(三) 第五章:初定行止(四) 第六章:乱世图存(一) 第六章:乱世图存(二) 第六章:乱世图存(三) 第六章:乱世图存(四) 第七章:时代序曲(一) 第七章:时代序曲(二) 第七章:时代序曲(三) 第七章:时代序曲(四) 第八章:原始积累(一) 第八章:原始积累(二) 第八章:原始积累(三) 第八章:原始积累(四) 第九章:隐现锋芒(一) 第九章:隐现锋芒(二) 第九章:隐现锋芒(三) 第九章:隐现锋芒(四) 第十章:鲁麟洋行(一) 第十章:鲁麟洋行(二) 第十章:鲁麟洋行(三) 第十章:鲁麟洋行(四) 第十一章:移交暗影(一) 第十一章:移交暗影(二) 第十一章:移交暗影(三) 第十一章:移交暗影(四) 第十二章:四海实业(一) 第十二章:四海实业(二) 第十二章:四海实业(三) 第十二长:四海实业(四) 第十三章:百年大计(一) 第十三章:百年大计(二) 第十三章:百年大计(三) 第十三章:百年大计(四) 第十四章:再铸根基(一) 第十四章:再铸基石(二) 第十四章:再铸基石(三) 第十四章:再铸基石(四) 第十五章:有限合作(一) 第十五章:有限合作(二) 第十五章:有限合作(三) 第十五章:有限合作(四) 第十六章:戮力同心(一) 第十六章:戮力同心(二) 第十六章:戮力同心(三) 第十六长:戮力同心(四) 第十七章:青岛大学(一) 第十七章:青岛大学(二) 第十七章:青岛大学(三) 第十七章:青岛大学(四) 第十八章:潜流激荡(一) 第十八章:潜流激荡(二) 第十八章:潜流激荡(三) 第十八章:潜流激荡(四) 第十九章:历史拐角(一) 第十九章:历史拐角(二) 第十九章:历史拐角(三) 第十九章:历史拐角(四) 第二十章:鲁王宝藏(一) 第二十章:鲁王宝藏(二) 第二十章:鲁王宝藏(三) 第二十章:鲁王宝藏(四) 第一章:远赴美国(一) 第一章:远赴美国(二) 第一章:远赴美国(三) 第一章:远赴美国(四) 第二章:南洋陈氏(一) 第二章:南洋陈氏(二) 第二章:南洋陈氏(三) 第二章:南洋陈氏(四) 第三章:风雨如晦(一) 第三章:风雨如晦(二) 第三章:风雨如晦(三) 第三章:风雨如晦(四) 第四章:石峰水泥(一) 第四章:石峰水泥(二) 第四章:石峰水泥(三) 第四章:石峰水泥(四) 第五章:匪患丛生(一) 第五章:匪患丛生(二) 第五章:匪患丛生(三) 第五章:匪患丛生(四) 第六章:张网以待(一) 第六章:张网以待(二) 第六章:张网以待(三) 第六章:张网以待(四) 第七章:摧枯拉朽(一) 第七章:摧枯拉朽(二) 第七章:摧枯拉朽(三) 第七章:摧枯拉朽(四) 第八章:战后忙碌(一) 第八章:战后忙碌(二) 第八章:战后忙碌(三) 第八章:战后忙碌(四) 第九章:连番兵祸(一) 第九章:连番兵祸(二) 第九章:连番兵祸(三) 第九章:连番兵祸(四) 第十章:变革肇始(一) 第十章:变革肇始(二) 第十章:变革肇始(三) 第十章:变革肇始(四) 第十一章:鲁中新风(一) 第十一章:鲁中新风(二) 第十一章:鲁中新风(三) 第十一章:鲁中新风(四) 第十二章:转战沂蒙(一) 第十二章:转战沂蒙(二) 第十二章:转战沂蒙(三) 第十二章:转战沂蒙(四) 第十四章:巩固发展(一) 第十三章:巩固发展(二) 第十三章:巩固发展(三) 第十三章:巩固发展(四) 第十四章:山中砺刃(一) 第十四章:山中砺刃(二) 第十四章:山中砺刃(三) 第十四章:山中砺刃(四) 第十五章:洞若观火(一) 第十五章:洞若观火(二) 第十五章:洞若观火(三) 第十五章:洞若观火(四) 第十六章:沂蒙新莱(一) 第十六章:沂蒙新莱(二) 第十六章:沂蒙新莱(三) 第十六章:沂蒙新莱(四) 第十七章:根基初成(一) 第十七章:根基初成(二) 第十七章:根基初成(三) 第十七章:根基初成(四) 第十八章:坚固堡垒(一) 第十八章:坚固堡垒(二) 第十八章:坚固堡垒(三) 第十八章:坚固堡垒(四) 第十九章:初露峥嵘(一) 第十九章:初露峥嵘(二) 第十九章:初露峥嵘(三) 第十九章:初露峥嵘(四) 第二十章:时局变幻(一) 第二十章:时局变幻(二) 第二十章:时局变幻(三) 第一章:再入美国(一) 第一章:再入美国(二) 第一章:再入美国(三) 第一章:再入美国(四) 第二章:大浪淘金(一) 第二章:大浪淘金(二) 第二章:大浪淘金(三) 第二章:大浪淘金(四) 第三章:置地得州(一) 第三章:置地得州(二) 第三章:置地得州(三) 第三章:置地得州(四) 第四章:公司状况(一) 第四章:公司状况(二) 第四章:公司状况(三) 第四章:公司状况(四) 第五章:洪门大佬(一) 第五章:洪门大佬(二) 第五章:洪门大佬(三) 第五章:洪门大佬(四) 第六章:史海钩沉(一) 第六章:史海钩沉(二) 第六章:史海钩沉(三) 第六章:史海钩沉(四) 第七章:安泰机械(一) 第七章:安泰机械(二) 第七章:安泰机械(三) 第七章:安泰机械(四) 第八章:海外大略(一) 第八章:海外大略(二) 第八章:海外大略(三) 第八章:海外大略(四) 第九章:风暴前夜(一) 第九章:风暴前夜(二) 第九章:风暴前夜(三) 第九章:风暴前夜(四) 第十章:危机爆发(一) 第十章:危机爆发(二) 第十章:危机爆发(三) 第十章:危机爆发(四) 第十一章:诸番收获(一) 第十一章:诸番收获(二) 第十一章:诸番收获(三) 第十一章:诸番收获(四) 第十二章:故人臂助(一) 第十二章:故人臂助(二) 第十二章:故人臂助(三) 第十二章:故人臂助(四) 第十三章:洛克菲勒(一) 第十二章:洛克菲勒(二) 第十三章:洛克菲勒(三) 第十三章:洛克菲勒(四) 第十四章:纽约州长(一) 第十四章:纽约州长(二) 第十四章:纽约州长(三) 第十四章:纽约州长(四) 第十五章:华美银行(一) 第十五章:华美银行(二) 第十五章:华美银行(三) 第十五章:华美银行(四) 第十六章:资源方略(一) 第十六章:资源方略(二) 第十六章:资源方略(三) 第十六章:资源方略(四) 第十七章:有客远来(一) 第十七章:有客远来(二) 第十七章:有客远来(三) 第十七章:有客远来(四) 第十八章:绸缪南洋(一) 第十八章:绸缪南洋(二) 第十八章:绸缪南洋(三) 第十八章:绸缪南洋(四) 第十九章:希望之光(一) 第十九章:希望之光(二) 第十九章:希望之光(三) 第十九章:希望之光(四) 第二十章:相约有期(一) 第二十章:相约有期(二) 第二十章:相约有期(三) 第一章:乱世山东(一) 第一章:乱世山东(二) 第一章:乱世山东(三) 第一章:乱世山东(四) 第二章:任重道远(一) 第二章:任重道远(二) 第二章:任重道远(三) 第二章:任重道远(四) 第三章:北上西行(一) 第三章:北上西行(二) 第三章:北上西行(三) 第三章:北上西行(四) 第四章:实业赈灾(一) 第四章:实业赈灾(二) 第四章:实业赈灾(三) 第四章:实业赈灾(四) 第五章:紧锣密鼓(一) 第五章:紧锣密鼓(二) 第五章:紧锣密鼓(三) 第五章:紧锣密鼓(四) 第六章:涉足关外(一) 第六章:涉足关外(二) 第六章:涉足关外(三) 第六章:涉足关外(四) 第七章:中原大战(一) 第七章:中原大战(二) 第七章:中原大战(三) 第七章:中原大战(四) 第八章:胜败之机(一) 第八章:胜败之机(二) 第八章:胜败之机(三) 第八章:胜败之机(四) 第九章:战后乱局(一) 第九章:战后乱局(二) 第九章:战后乱局(三) 第九章:战后乱局(四) 第十章:落脚晋绥(一) 第十章:落脚晋绥(二) 第十章:落脚晋绥(三) 第十章:落脚晋绥(四) 第十一章:四通八达(一) 第十一章:四通八达(二) 第十一章:四通八达(三) 第十一章:四通八达(四) 第十二章:东风渐进(一) 第十二章:东风渐进(二) 第十二章:东风渐进(三) 第十二章:东风渐进(四) 第十三章:意图所在(一) 第十三章:意图所在(二) 第十三章:意图所在(三) 第十三章:意图所在(四) 第十四章:趁虚而入(一) 第十四章:趁虚而入(二) 第十四章:趁需而入(三) 第十四章:趁虚而入(四) 第十五章:剿匪清乡(一) 第十五章:剿匪清乡(二) 第十五章:剿匪清乡(三) 第十五章:剿匪清乡(四) 第十六章:进退之间(二) 第十六章:进退之间(三) 第十六章:进退之间(四) 第十七章:变乱迭起(一) 第十七章:变乱迭起(二) 第十七章:变乱迭起(三) 第十七章:变乱迭起(四) 第十八章:紧急应对(一) 第十八章:紧急应对(二) 第十八章:紧急应对(三) 第十八章:紧急应对(四) 第十九章:陇东攻伐(一) 第十九章:陇东攻伐(二) 第十九章:陇东攻伐(三) 第十九章:陇东攻伐(四) 第二十章:奠基西北(一) 第二十章:奠基西北(二) 第二十章:奠基西北(三) 第二十章:奠基西北(四) 第一章:多重准备(一) 第一章:多重准备(二) 第一章:多重准备(三) 第一章:多重准备(四) 第二章:预警东北(一) 第二章:预警东北(二) 第二章:预警东北(三) 第二章:预警东北(四) 第三章:再克宁夏(一) 第三章:再克宁夏(二) 第三章:再克宁夏(三) 第三章:再克宁夏(四) 第四章:异军突起(一) 第四章:异军突起(二) 第四章:异军突起(三) 第四章:异军突起(四) 第五章:战机再现(一) 第五章:战机再现(二) 第五章:战机再现(三) 第五章:战机再现(四) 第六章:立党为民(一) 第六章:立党为民(二) 第六章:立党为民(三) 第六章:立党为民(四) 第七章:西北惊雷(一) 第七章:西北惊雷(二) 第七章:西北惊雷(三) 第七章:西北惊雷(四) 第八章:震索视矍(一) 第八章:震索视矍(二) 第八章:震索视矍(三) 第八章:震索视矍(四) 第九章:大车以载(一) 第九章:大车以载(二) 第九章:大车以载(三) 第九章:大车以载(四) 第十章:如期爆发(一) 第十章:如期爆发(二) 第十章:如期爆发(三) 第十章:如期爆发(四) 第十一章:不为瓦全(一) 第十一章:不为瓦全(二) 第十一章:不为瓦全(三) 第十一章:不为瓦全(四) 第十二章:大震遂泥(一) 第十二章:大震遂泥(二) 第十二章:大震遂泥(三) 第十二章:大震遂泥(四) 第十三章:迎难而上(一) 第十三章:迎难而上(二) 第十三章:迎难而上(三) 第十三章:迎难而上(四) 第十四章:六路围攻(一) 第十四章:六路围攻(二) 第十四章:六路围攻(三) 第十四章:六路围攻(四) 第十五章:防守反击(一) 第十五章:防守反击(二) 第十五章:防守反击(三) 第十五章:防守反击(四) 第十六章:事变丛生(一) 第十六章:事变丛生(二) 第十六章:事变丛生(三) 第十六章:事变丛生(四) 第十七章:鸿渐于逵(一) 第十七章:鸿渐于逵(二) 第十七章:鸿渐于逵(三) 第十七章:鸿渐于逵(四) 第十八章:纷纷扰扰(一) 第十八章:纷纷扰扰(二) 第十八章:纷纷扰扰(三) 第十八章:纷纷扰扰(四) 第十九章:驱马入疆(一) 第十九章:驱马入疆(二) 第十九章:驱马入疆(三) 第十九章:驱马入疆(四) 第二十章:如此局势(一) 第二十章:如此局势(二) 第二十章:如此局势(三) 第二十章:如此局势(四) 第一章:长城抗战(一) 第一章:长城抗战(二) 第一章:长城抗战(三) 第一章:长城抗战(四) 第二章:限制接触(一) 第二章:限制接触(二) 第二章:限制接触(三) 第二章:限制接触(四) 第三章:蓄力西北(一) 第三章:蓄力西北(二) 第三章:蓄力西北(三) 第三章:蓄力西北(四) 第四章:厉兵秣马(一) 第四章:厉兵秣马(二) 第四章:厉兵秣马(三) 第四章:厉兵秣马(四) 第五章:东西进击(一) 第五章:东西进击(二) 第五章:东西进击(三) 第五章:东西进击(四) 第六章:干戈四起(一) 第六章:干戈四起(二) 第六章:干戈四起(三) 第六章:干戈四起(四) 第七章:急转直下(一) 第七章:急转直下(二) 第七章:急转直下(三) 第七章:急转直下(四) 第八章:西北气象(一) 第八章:西北气象(二) 第八章:西北气象(三) 第八章:西北气象(四) 第九章:腾飞之翼(一) 第九章:腾飞之翼(二) 第九章:腾飞之翼(三) 第九章:腾飞之翼(四) 第十章:春雷惊蛰(一) 第十章:春雷惊蛰(二) 第十章:春雷惊蛰(三) 第十章:春雷惊蛰(四) 第十一章:其势已成(一) 第十一章:其势已成(二) 第十一章:其势已成(三) 第十一章:其势已成(四) 第十二章:兵锋东指(一) 第十二章:兵锋东指(二) 第十二章:兵锋东指(三) 第十二章:兵锋东指(四) 第十三章:水到渠成(一) 第十三章:水到渠成(二) 第十三章:水到渠成(三) 第十三章:水到渠成(四) 第十四章:天堑通途(一) 第十四章:天堑通途(二) 第十四章:天堑通途(三) 第十四章:天堑通途(四) 第十五章:动荡局势(一) 第十五章:动荡局势(二) 第十五章:动荡局势(三) 第十五章:动荡局势(四) 第十六章:星火燎原(一) 第十六章:星火燎原(二) 第十六章:星火燎原(三) 第十六章:星火燎原(四) 第十七章:比邻天涯(一) 第十七章:比邻天涯(二) 第十七章:比邻天涯(三) 第十七章:比邻天涯(四) 第十八章:明修栈道(一) 第十八章:明修栈道(二) 第十八章:明修栈道(三) 第十八章:明修栈道(四) 第十九章:孤注一掷(一) 第十九章:孤注一掷(二) 第十九章:孤注一掷(三) 第十九章:孤注一掷(四) 第二十章:振聋发聩(一) 第二十章:振聋发聩(二) 第二十章:振聋发聩(三) 第二十章:振聋发聩(四) 第一章:关山飞度(一) 第一章:关山飞度(二) 第一章:关山飞度(三) 第一章:关山飞度(四) 第二章:大风起兮(一) 第二章:大风起兮(二) 第二章:大风起兮(三) 第二章:大风起兮(四) 第三章:多事之秋(一) 第三章:多事之秋(二) 第三章:多事之秋(三) 第三章:多事之秋(四) 第四章:局势转折(一) 第四章:局势转折(二) 第四章:局势转折(三) 第四章:局势转折(四) 第五章:独立自主(一) 第五章:独立自主(二) 第五章:独立自主(三) 第五章:独立自主(四) 第六章:多管齐下(一) 第六章:多管齐下(二) 第六章:多管齐下(三) 第六章:多管齐下(四) 第七章:末日灾难(一) 第七章:末日灾难(二) 第七章:末日灾难(三) 第七章:末日灾难(四) 第八章:烽火狂燃(一) 第八章:烽火狂燃(二) 第八章:烽火狂燃(三) 第八章:烽火狂燃(四) 第九章:明夷不明(一) 第九章:明夷不明(二) 第九章:明夷不明(三) 第九章:明夷不明(四) 第十章:义利之间(一) 第十章:义利之间(二) 第十章:义利之间(三) 第十章:义利之间(四) 第十一章:易纵为横(一) 第十一章:易纵为横(二) 第十一章:易纵为横(三) 第十一章:易纵为横(四) 第十二章:初战晋北(一) 第十二章:初战晋北(二) 第十二章:初战晋北(三) 第十二章:初战晋北(四) 第十三章:雄关漫道(一) 第十三章:雄关漫道(二) 第十三章:雄关漫道(三) 第十三章:雄关漫道(四) 第十四章:横空而出(一) 第十四章:横空而出(二) 第十四章:横空而出(三) 第十四章:横空而出(四) 第十五章:砺兵鏖战(一) 第十五章:砺兵鏖战(二) 第十五章:砺兵鏖战(三) 第十五章:砺兵鏖战(四) 第十六章:破釜沉舟(一) 第十六章:破釜沉舟(二) 第十六章:破釜沉舟(三) 第十六章:破釜沉舟(四) 第十七章:一念之差(一) 第十七章:一念之差(二) 第十七章:一念之差(三) 第十七章:一念之差(四) 第十八章:兵势如水(一) 第十八章:兵势如水(二) 第十八章:兵势如水(三) 第十八章:兵势如水(四) 第十九章:激水漂石(一) 第十九章:激水漂石(二) 第十九章:激水漂石(三) 第十九章:激水漂石(四) 第二十章:虽远必诛(一) 第二十章:虽远必诛(二) 第二十章:虽远必诛(三) 第二十章:虽远必诛(四) 第一章:前所未有(一) 第一章:前所未有(二) 第一章:前所未有(三) 第一章:前所未有(四) 第二章:兵戈再起(一) 第二章:兵戈再起(二) 第二章:兵戈再起(三) 第二章:兵戈再起(四) 第三章:主客之势(一) 第三章:主客之势(二) 第三章:主客之势(三) 第三章:主客之势(四) 第四章:此伏彼起(一) 第四章:此伏彼起(二) 第四章:此伏彼起(三) 第四章:此伏彼起(四) 第五章:四方云动(一) 第五章:四方云动(二) 第五章:四方云动(三) 第五章:四方云动(四) 第六章:纵横相间(一) 第六章:纵横相间(二) 第六章:纵横相间(三) 第六章:纵横相间(四) 第七章:新仇旧恨(一) 第七章:新仇旧恨(二) 第七章:新仇旧恨(三) 第七章:新仇旧恨(四) 第八章:时移世易(一) 第八章:时移世易(二) 第八章:时移世易(三) 第八章:时移世易(四) 第九章:南征北战(一) 第九章:南征北战(二) 第九章:南征北战(三) 第九章:南征北战(四) 第十章:大河滔滔(一) 第十章:大河滔滔(二) 第十章:大河滔滔(三) 第十章:大河滔滔(四) 第十一章:载覆之道(一) 第十一章:载覆之道(二) 第十一章:载覆之道(三) 第十一章:载覆之道(四) 第十二章:秋冬攻势(一) 第十二章:秋冬攻势(二) 第十二章:秋冬攻势(三) 第十二章:秋冬攻势(四) 第十三章:纵横驰骋(一) 第十三章:纵横驰骋(二) 第十三章:纵横驰骋(三) 第十三章:纵横驰骋(四) 第十四章:遍地烽烟(一) 第十四章:遍地烽烟(二) 第十四章:遍地烽烟(四) 第十五章:以势相迫(一) 第十五章:以势相迫(二) 第十五章:以势相迫(三) 第十五章:以势相迫(四) 第十六章:对苏宣战(一) 第十六章:对苏宣战(二) 第十六章:对苏宣战(三) 第十六章:对苏宣战(四) 第十七章:兵分数路(一) 第十七章:兵分数路(二) 第十七章:兵分数路(三) 第十七章:兵分数路(四) 第十八章:连锁反应(一) 第十八章:连锁反应(二) 第十八章:连锁反应(三) 第十八章:连锁反应(四) 第十九章:纵横交错(一) 第十九章:纵横交错(二) 第十九章:纵横交错(三) 九章:纵横交错(四) 第二十章:利令智昏(一) 第二十章:利令智昏(二) 第二十章:利令智昏(三) 第二十章:利令智昏(四) 第一章:大洋惊涛(一) 第一章:大洋惊涛(二) 第一章:大洋惊涛(三) 第一章:大洋惊涛(四) 第二章:城下之盟(一) 第二章:城下之盟(二) 第二章:城下之盟(三) 第二章:城下之盟(四) 第三章:迎头痛击(一) 第三章:迎头痛击(二) 第三章:迎头痛击(三) 第三章:迎头痛击(四) 第四章:海空鏖战(一) 第四章:海空鏖战(二) 第四章:海空鏖战(三) 第四章:海空鏖战(四) 第五章:拦腰切断(一) 第五章:拦腰切断(二) 第五章:拦腰切断(三) 第五章:拦腰切断(四) 第六章:一记重锤(一) 第六章:一记重锤(二) 第六章:一记重锤(三) 第六章:一记重锤(四) 第七章:声南击北(一) 第七章:声南击北(二) 第七章:声南击北(三) 第七章:声南击北(四) 第八章:空前激烈(一) 第八章:空前激烈(二) 第八章:空前激烈(三) 第八章:空前激烈(四) 第九章:大幕拉开(一) 第九章:大幕拉开(二) 第九章:大幕拉开(三) 第九章:大幕拉开(四) 第十章:席卷千军(一) 第十章:席卷千军(二) 第十章:席卷千军(三) 第十章:席卷千军(四) 第十一章:攻守易势(一) 第十一章:攻守易势(二) 第十一章:攻守易势(三) 第十一章:攻守易势(四) 第十二章:排山倒海(一) 第十二章:排山倒海(二) 第十二章:排山倒海(三) 第十二章:排山倒海(四) 第十三章:曙光已现(一) 第十三章:曙光已现(二) 第十三章:曙光已现(三) 第十三章:曙光已现(四) 第十四章:雷霆之势(一) 第十四章:雷霆之势(二) 第十四章:雷霆之势(三) 第十四章:雷霆之势(四) 第十五章:千里跃进(一) 第十五章:千里跃进(二) 第十五章:千里跃进(三) 第十五章:千里跃进(四) 第十六章:重心转移(一) 第十六章:重心转移(二) 第十六章:重心转移(三) 第十六章:重心转移(四) 第十七章:破冰而行(一) 第十七章:破冰而行(二) 第十七章:破冰而行(三) 第十七章:破冰而行(四) 第十八章:秉以直道(一) 第十八章:秉以直道(二) 第十八章:秉以直道(三) 第十八章:秉以直道(四) 第十九章:压顶之势(一) 第十九章:压顶之势(二) 第十九章:压顶之势(三) 第十九章:压顶之势(四) 第二十章:北方大局(一) 第二十章:北方大局(二) 第二十章:北方大局(三) 第二十章:北方大局(四) 第一章:大势滔滔(一) 第一章:大势滔滔(二) 第一章:大势滔滔(三) 第一章:大势滔滔(四) 第二章:新的征程(一)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八章:时移世易(三)
《万里河山别样红》
作者:东风浩然
更新时间:2024-01-21 11:43:16
字数:13000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万里河山别样红 !

    践行宴变成了鸿门宴,谷良民以酒为兵把74师李汉章等人全给灌趴下。//.小说网//而22师将领们在谷良民公开了投奔护卫军的计划后,纷纷表态赞成。

    实际上,能在宴后参加会议、聆听谷良民公开计划的,都是李树春和谷良民认为可靠并分别打好招呼的,那些不可靠的此前就已被李、谷两人以不同借口或调离或关押起来。如此一来,面对谷良民的表态,时同然、王万青等人自然带头附和。

    眼见部下没有疑义,谷良民又趁热打铁,安排下一步行动李焕文等人已被我们关押,可74师那一万多人尚没有完全被我们掌握,为免夜长梦多,就由时副师长拿我手令,再带一些弟兄一起去接管74师。尽快把74师带到这边来。”

    “军长,我带人去没问题,可李焕文等人不在,这74师下面的人恐怕不好控制啊!”时同然提醒道。

    “问题不大!”谷良民摆手说道,“若是别的师,我们如此贸然前往肯定行不通。可74师现在仍属我军编制,有我这个军长的命令就应该可以了。再说,74师也有我从22师调整的一些弟兄,该师留守的220旅旅长李益智也能说得上话,有他们带头,是能把部队带的!”

    既然有心把74师也拉,李树春、谷良民两人自然会有所准备。谷良民既是56军军长,头上又顶着个鲁西民团指挥的帽子,便以补充兵力损失的名义,从22师里抽调了两个团补充到74师,而22师的缺口则由民团补充。

    也正是谷良民的这番“厚待”,才使李汉章在得到曹福林排挤谷的授意后,仍对谷良民极为感激,也才有他率74师将领赴宴的举动。却不料,竟因此一举成擒!

    “事不宜迟,我这就带人去74师!”时同然也不推辞,抓起桌上的帽子,又点了几个人后,就朝外走。

    “军长,李焕文他们处理?”22师参谋长王万青提醒道,“大家也算多年的老弟兄,总不能就这么下狠手吧?无小说网不少字”

    “当年大家跟着冯老总,后来跟着总指挥,还在一起的老弟兄是越来越少啦!”谷良民摇了摇头,神色有些黯然地说道,“我们去投护卫军也是逼不得已,现在局面已为我们掌握,没有再朝老弟兄开刀的道理。等李焕文酒醒后,我亲自和他去说,总要好聚好散。”

    顿了一下后,谷良民看看在座众人,又道现在已是14日午后,而按照上面的命令,我们将在16日抵达单县,通过曹福林部防区。也就是说,我们最多能把消息封锁到后天。护卫军那边已经在架设浮桥了,最晚一早我部就可过河东去。诸位回到部队后要抓紧准备,以便随时过河!”

    22师64旅旅长宁纯孝、66旅旅长李占标,以及几位团长齐齐应了一声之后,便返回了各自部队。众人走后,李树春、谷良民则耐心等待着时同然和护卫军方面的消息。

    尽管准备周密,到目前为止有关行动也极为顺利,可谷良民仍有些紧张,看着外面春日午后阳光照射下的景象,喃喃自语道忙活了这些天,就差这最后一哆嗦了……”

    李树春也走看着军营外那些在田间忙碌的农民,还有田野上出现的浅浅绿茵,笑着说道一年之计在于春,我们就象那田间的老农一样,现在的播种和忙碌都是为了后来的收获。此前各方面安排都很稳妥,护卫军那边答复的也不,我们会有好收成的!”

    谷良民的收成确实不。74师营地位于钜野和嘉祥之间,距离22师营地不足十公里。时同然带着56军军部几个人,拿着谷良民的手令,加上还有李益智等人配合,相当顺利的对74师各部下达了与22师会合的命令。而那些营、连级别的基层军官也只有听命的份。

    74师本来就奉命向许昌开进的,在确认时同然所持的谷良民签发的命令后,很快就做好了行军准备。\\ 。 首发\\到晚上七点左右,时同然已率74师与22师会合。

    就在谷良民等人午后对74师动手的同时,孙观涛、方允中也指挥护卫军工兵在济宁西侧的运河上开始架设浮桥。有了此前在岸堤水库上半个多月的演练,眼下又是运河枯水季节,方允中等人的架桥行动可谓驾轻就熟。没等太阳落山,一条可通行载重汽车的浮桥就出现在济宁与嘉祥间的运河上。

    浮桥架起来后,李树春、谷良民两人就带着卫兵驾车试了一回,并在运河东岸与孙观涛、方允中见了面。

    “孙参谋长,这桥一架,事情可就差最后一步了。”李树春站在运河东岸的浮桥边上,指点着说道,“等74师一到,我们就连夜过河。天亮前,肯定能全部过完!”

    “按照李和谷军长此前所说,我们应该还有一天半多的,部队通过完全来得及。”孙观涛笑道,“夜间过河还是有些风险的,部队通过问题不大,可随军家眷还是通过更稳妥些。另外,浮桥可保留到后天中午,河西民众若有愿过河的,可以让他们一起!”

    李、谷两人相互看看后,谷良民便斟酌着说道一天半多的,部队过河是绰绰有余,可若是再发动民众,上却有些来不及。这样吧,我后就通知钜野、嘉祥两地的民团,让团丁连夜回家动员试试。”

    孙观涛也有些仓促,便点头应道这样也好。我就和允中就在河东恭候了!”

    李、谷两人在东岸又盘桓了一阵,才在掌灯时分回到西岸。后不久,时同然就带着74师抵达了22师营地所在。

    “军长,74师都带了,是让大家用过晚饭后过河,还是现在就?”

    “你先带74师过河,护卫军在那边已经准备好了吃食,比我们这边的只强不差,绝对饿不着大伙。过河的时候,先让部队把武器放在西岸,免得走火闹出乱子!”谷良民决定道,“22师留下一个团在西岸警戒,其他部队由王参谋长带领,也连夜过河。东岸由李负责,西岸由我负责。至于家眷和其他愿意东去的百姓,等天亮后再走!”

    时同然、王万青刚走,卫兵就来报告说李汉章醒了,要找军长谈话。

    “你把74师那几个醒的都带来吧。一睡六、七个钟点,他们也该醒了。”谷良民嘀咕道,“现在大局已定,也是时候和李焕文他们谈谈了。希望能好聚好散……”

    浑身酒气的李汉章等人被带到谷良民面前后,李汉章带着醉意问道军长,我犯了,你要把我关起来?”

    “焕文老弟,关你不是因为你有,而是谷某人不得已。”谷良民叹了口气,看着眼前眼神仍有些迷蒙的人说道,“蒋介石先扣押了总指挥,现在名义上让我军去许昌整训,实际上却已下达了取消我军番号、把我军打散的命令。蒋介石准备拿我开刀,我总不能坐以待毙。我已联系好了护卫军,准备把部队拉。诸位若是愿意给我一起过河,那74师还你们来带。到了护卫军那边,也肯定会有个好安排。若是诸位不愿,那我也不勉强,但74师我是要带走的!”

    李汉章仅有的一丝醉意也给吓醒了,惊叹道军长,这是投敌!”

    “投敌?”谷良民轻哼了一声,撇了撇嘴,又道,“从国家民族大义来说,现在是举国抗战,小鬼子才是我们的敌人,而民众党武装可是迄今为止消灭日军最多的队伍,我率部投奔护卫军根本就不是投敌,而是增强抗战力量的正义之举!

    从国内政权更迭来说,国民政府也是靠武力推翻北洋统治后才建立起来的。那民众党武装为就不能推翻国民政府?而就国内各方力量来说,即便我们和蒋介石之间没有恩怨,我也看好民众党。

    既然老蒋容不下我们,那我们自然要另寻出路。而投奔护卫军,既是为了抗战,尽一个中国人的本分,也是为了给弟兄们谋个好出路!”

    李汉章此前已听曹福林说过中央对谷良民将采取一定措施,他也向曹福林表达了的诚意,只是没想到谷良民竟破釜沉舟,要带56军去投护卫军!但仔细想想,李汉章也不得不承认谷良民说的有道理。不管是从得民心上来看,还是从武力强悍来说,民众党现在都是国内头一号势力。说不准,民众党将来还真有可能坐了天下。

    “军长,你要带部队去投护卫军,我无话可说,可我却不能去。”尽管李汉章心中也有所触动,却仍苦涩地摇头拒绝道,“我一家老小现在都在曹县,现在我要是跟你一起走了,他们非被下狱不可。老的老,小的小,若有个好歹,我这辈子可就后悔莫及了……”

    李汉章这么一说,原本有些意动的74师将领们犹豫一番后,也都选择了留下。

    虽然留下没有好果子吃,可这次是谷良民设套拿人,谁都没想到一向实诚的山东汉子会把践行酒席变成了鸿门宴,太坑人了!再者,谷良民是军长,他要带队投奔护卫军,李汉章等人作为下属根本就拦不住!

    有了这样的理由,加上法不责众,不管是老蒋还是曹福林,都不可能对李汉章等人严办。否则,让大家太寒心的话,谁有没有人会做第二个谷良民呢?

    谷良民也李汉章等人的家眷在曹县,想想之后,也不由得庆幸等人早有准备,趁春节、元宵节之机把22师将领的家眷都接到了钜野、嘉祥安置。等家眷过河后,22师将领们将再无后顾之忧。

    “焕文老弟,你们不能同去,这是在太遗憾了!”谷良民叹息道,“人各有志,我也不勉强。不过,为了封锁消息,确保部队过河顺利,在后天之前,还要委屈大家了。”

    “我们应该多谢军长手下留情才是。”李汉章的脸咧成了苦瓜。

    处理完了李汉章等人的事情,谷良民也就放下了心思,回到住处歇息。

    天亮后,李树春从东岸回到谷良民的指挥部。

    “过河部队被安置在汶上、济宁两地间的几个军营里,吃住条件都挺好。”李树春简短介绍完后,又道,“那位孙参谋长说,我们今天可全部过河,但对外通电要等今天入夜后再发。等蒋介石反应,周遭的部队最快也要后天才能赶到。”

    “这是盯上了河西人口了。”谷良民笑了笑,随即叹惋道,“可惜,投奔护卫军的事不能提前泄露,否则我们至少可以把钜野、嘉祥两县的民众给迁走。”

    “没好可惜的,我算看出来了,护卫军早晚要对鲁北、鲁西南动手。”李树春叹道,“真正可惜的是总指挥当初放弃了与护卫军进一步合作的机会。否则,又何至于今天这样?”

    提起韩复榘,李树春、谷良民就是一阵叹息。

    ……

    3月15日入夜后,已抵达运河东岸的谷良民,以56军的名义对外发布通电。

    在通电中,谷良民先是为韩复榘鸣不平,诉说去年抗战时,第三集团军在前方对日作战,老蒋于后方釜底抽薪,“从鲁北到鲁西南,第三集团军虽曾一退再退,却非不战而退;实兵力、火力均不如人,伤亡近半而无援,不得不退”;

    接着,指责老蒋以抗日为名,以派系为界,削弱非中央军的其他抗日队伍,声称“今日军兵逼鲁西南,蒋氏却要56军赴河南许昌整训,然与此同时另行下达撤销56军番号、分割22师、74师的整编命令,此实为吞并友军以自壮也”;

    随后,表明56军为抗日计,为国家、民族计,愿意接受护卫军改编,愿为抗战前驱,“弃独夫民贼,而为民众致力焉……”

    就在谷良民的通电发出两小时后,护卫军也发布通电“谷将军弃暗投明,愿为抗战尽力,护卫军上下自竭诚欢迎。但我党武装作战方式有别于国内其他部队,为打破彼此间隔阂,使东渡将士能更好的与护卫军融为一体,将依照护卫军标准对56军进行整编……”

    56军和护卫军的通电,不啻于给了老蒋一记响亮的耳光,老蒋及其干将们得知有关消息后,自然免不了一通忙乱,国内几方势力也对此予以高度关注。

    “这明显是谷良民和护卫军搞的双簧,否则,哪有这么巧,一方通电后不久,另一方就通电欢迎,还说改编方案!”陈诚说道,“这肯定是双方事先达成了协定,然后才搞了这么一出!”

    “辞修说的有道理。恐怕现在56军已经与护卫军会合了!”张治中叹道。

    “56军已然如此,我们恐怕无法改变。但现在要明确的是,是谷良民过河东去了,还是护卫军进入鲁西南了?孙桐萱的12军、曹福林的55军又有没有异动?”徐永昌凝重地说道,“这两个问题不仅关系到鲁西南的归属,更关系到五战区的安危。若护卫军没有过运河西进,而日军过黄河南下,那五战区将处于华北、华中日军的南北夹击之下,江淮战局有急速恶化的可能!”

    “次宸说的是!这两个问题必须尽快查清!”老蒋揉了揉太阳穴,疲惫地说道,“我更担心的是56军事变会引发连锁反应,导致西北、山东局势彻底糜乱!”

    山东那边,老蒋顾虑的是孙桐萱、曹福林两部也有样学样的投奔护卫军,毕竟,这两军也是韩复榘的部下,与谷良民部渊源颇深。而西北方面,确切的说应该是华北的晋南和晋西,老蒋顾虑阎锡山投向人民军。只不过,因徐永昌在座,老蒋一些话不好说得太过直白罢了。

    在日军占据大片国土之后,老蒋的税源就急剧收缩,已出现支撑不下的苗头。

    东三省早就没了,淞沪也没了,华北除了晋南、晋西还为在阎锡山掌握外,其他地方不是被日军占了,就是被民众党武装占了,自然谈不上税源;江淮正在激战,且战局对中央不利;现在能依仗的只有华南、西南,还有个不太靠谱的中原……

    一旦日军沿平汉线南下,再攻击东南沿海,那老蒋只能剩下个西南。靠西南数省之地来支撑国战,光这经济上就支撑不起。

    在原本历史上,老蒋在没有得到美援之前,是靠海外华侨五四捐助才度过抗战爆发到太平洋战争爆发这一难关的。可现在,蒋记国民政府因不承认“叛徒”陈炯明等人在南洋所建立的兰芳共和国,使得海外华人对老蒋离心,加上抗战以来蒋军一路败退,而民众党武装连战连捷,这华侨捐款也大多投给了西北。

    海外援助无以为继,国内对日作战一败再败,地方派系另有心思,老蒋实在不还能支撑多久。

    可就在老蒋为局势忧心忡忡的时候,谷良民竟又跳出来给了当局一耳光。而与谷良民拉走两三万人相比,老蒋更担心56军事变会导致国内其他派系部队向民众党靠拢,特别是身在晋南的阎锡山!

    据可靠消息,阎锡山和民众党之间的关系绝非表面上合作那么简单,听说人民军不但帮助阎锡山训练了几万部队,还为其提供装备、粮食、衣物、药品等。照此下去,恐怕老蒋对阎锡山的影响力将会越来越低,弄不好,将来阎老西也会学谷良民!

    老蒋一向善于使用金钱攻势拉拢、分化对手,以己度人,他实在担心阎锡山和山东周遭的部队被民众党给拉。

    可现在老蒋又无法明升暗降把阎锡山调到中央,否则,那就证实了谷良名通电中所说的借抗日为名削弱其他派系武装的指责!而若是从物资、军饷等方面卡阎锡山,又可能促使阎投向西北!

    况且,因中央政府财政窘况,老蒋现在也无力向阎锡山提供多少物资!而没有物资,这卡也将无从谈起……

    安抚,只能安抚!可安抚是要拿出实实在在好处的,封官许愿若在和平时期自然可行,但现在战乱不休,中央经济拮据的情况下,封官许愿那只是空头支票罢了,阎锡山那成精的老狐狸肯定不会轻易上钩。

    看来,只能先让卫立煌暗中严密监视阎锡山了,以免其受外来蛊惑,做出不可挽回的事情来!

    是 由】.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飞快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2009大河网络 苏ICP备2024066333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13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