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山娃传奇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第一章 俊童遇老叟 书生留孤人 第二章 收徒报深恩 捕鱼服人心 第三章 幽谷抓大蛇 屋桥识黄生 第四章 寨上遇故交 儿女约游程 第五章 传涛日探洞 吴老夜出诊 第六章 二爷赠重礼 初进小山城 第七章 逛街读告示 进府治浓疮 第八章 传涛得举荐 悄然入平川 第九章 外公过大寿 传波学枪法 第十章 草坪练骑马 随舅入军营 第十一章 落住舅舅家 拜见薛司令 第十二章 客栈疗肝病 幽谷逢故人 第十三章 留义牯牛岭 踏荒黄石崖 第十四章 拜师老黄石 开始练功夫 第十五章 黄石教长拳 吴公救红军 第十六章 师徒治枪伤 传涛战双熊 第十七章 森林当教官 参与伏击战 第十八章 完劫枪械车 怒斩跟屁虫 第十九章 议定奇袭计 编外参战人 第二十章 突袭胡大维 获奖盒子炮 第二十一章 学成制茶术 鲜笋换鲫鱼 第二十二章 游击队转移 黄石崖遭劫 第二十三章 痛宰白狗子 投奔游击队 第二十四章 伏击中圈套 传涛破炮兵 第二十五章 藏军洞扶伤 黄石崖重建 第二十六章 告别黄石崖 哨卡遭搜查 第二十七章 兄弟再相聚 靶场互传艺 第二十八章 舅侄谈别情 检验真功夫 第二十九章 传波任少校 传涛归故里 第三十章 未雨先绸缪 传涛定乾坤 第三十一章 百草堂开业 黄先云应邀 第三十二章 谈婚论嫁事 初试野外情 第三十三章 夫妻逛大街 客栈分床眠 第三十四章 逃出壮丁劫 独自杀追兵 第三十五章 二大爷重托 郝传涛完婚 第三十六章 宁静度蜜月 号召建茶乡 第三十七章 新茶探销路 闲暇传武技 第三十八章 白鱼寨授武 毛聪弟出山 第三十九章 春茶银钱丰 清晨救大娘 第四十章 外公五十五 兄弟再相聚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二十一章 学成制茶术 鲜笋换鲫鱼
《山娃传奇》
作者:晚秋1962
更新时间:2024-01-26 21:54:52
字数:8728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山娃传奇 !

    艳阳高照,扫尽了冬日的严寒。

    传涛随着黄石道人、吴老两位师尊一起回到了黄石崖。这次不仅带回了崭新盒子炮和子弹令传涛高兴,还有三袋大米使传涛整个冬天都不用到镇子上去买了。当然,三袋大米是吴刚派人送来的,没有让传涛他们自己扛。

    那两匹骡马看到三日未见的主人,也打起了响鼻翘起了后蹄,欢迎主人的归来。

    一切照旧。

    传涛依然每天练功,黄石和吴老总在棋盘上运筹帷幄,一争高下。

    ……

    转眼冬去春来,林边的杜鹃花争相开放,把黄石崖下那片农田围绕其中,一片嫣红,一片翠绿,美不胜收。

    茶叶发出了嫩芽。

    那是一个清爽的早晨,黄石道背着双手,站在坪坝中间。举头望去,对面的山崖上几缕淡淡的雾魂轻拂着岩壁,舍不得离去;崖顶上那一缕金光直刺苍穹,把大地映照得清晰明亮起来。

    这又是一个晴朗的天。

    传涛的晨练正在收尾,黄石道人对传涛说:“从今天开始,跟我学采茶制茶了。”

    传涛没动,只简单的“嗯”了一声,意思是“知道了”。

    ……

    “茶,以高山多雾光照充足处为最。山高温差大,雾重汁液多,光足香味浓。”黄石道人一边带着传涛向茶园走去,一边说。

    “清明将至,孕育了一冬茶树精华,将随着初发嫩芽跃然枝头,此时茶质最佳。”黄石道人在一垄茶林前指着刚刚被太阳晒干露珠的茶芽说道:“采摘带露鲜叶,会让鲜味中隐有涩感,一定要落露而采,方出上品。”说完,右手食指和拇指掐断一棵嫩芽,芽尖坐在一叶刚刚展开的翠叶上,颤颤悠悠。

    “一芽带一叶是极品鲜叶。”黄石对传涛说。

    传涛望着黄石指间托起的茶叶:“嗯,想要多一叶也没长出来呢。”

    黄石左手扬起巴掌,向传涛肩上拍去,传涛自然而然地避开了。

    “我的意思是说,即使长出了两叶,也只能采一叶。还有,千万别拔掉了茶蒂,这东西进到茶里,不仅不好看,还会让一锅茶叶都又苦又涩。记住了?”黄石说罢,传涛点了点头。

    传涛按黄石道人的要求,用指间掐断芽叶,绝不拉扯茶树,采下的全是标准的一叶一芽,轻放在胳膊上挂着的竹篮里。

    有了半篮子了,传涛生怕堆得太厚,压坏了下面的嫩叶,便送进石屋,薄薄地摊在竹席上,再到地里采摘鲜叶。

    ……

    采茶这件事,吴老是会的,曾经跟黄石学过。

    三个人就在这茶园,嘴里说着,手里采着,传涛负责运送,一直忙活到中午。太阳在每个人头上都烤出了密密的汗珠。

    “该吃午饭了,回屋去吧。”黄石道人招呼传涛。吴老已先回多时,去准备中午的饭菜了。

    ……

    黄石道人掐了一段竹签一边剔牙,一边对传涛吩咐起来:“把那灶上的锅拿下来,换里面那口大锅来放到灶上,用用油砂打磨亮了用于炒茶。”

    传涛轻轻拍了下腹部,感觉可以已经很舒适,站起来去取那口一直搁在后面不知道做啥用的铁锅。从刚才黄石道人的吩咐里,传涛已经知道,这口闲置的铁锅不是没用,而是专门用来炒茶叶的。搬来铁锅放到尚有余热的土灶上,从橱柜脚下搬出一个装满石砂的陶盆,这盆里的砂子油亮,对着光线时还发出悠悠的反光来。把这盆砂子倒在刚搁上去的铁锅里,从墙上取下一把看起来很笨重拿在手里却很轻灵的大木铲,左三下右三下在锅里翻动着油砂。

    “翻动几次后一再往前推几次,这样很快锅底就发亮了。”黄石道人告诉传涛。

    往前推动砂子,砂子自动就再次落回锅底,这样的活计不算累。

    其实直翻得锅底发光也没弄几下,黄石道人还是背着手在锅边镀来镀去,直到锅底也和砂子一样发出了悠悠的反光,才叫传涛把砂子倒回到那个陶盆里去。

    “烧火。”传涛对烧火并不陌生,很快灶堂里柴火呼呼烧旺起来。

    “用那竹箕端来满箕鲜茶叶倒到锅里,用木铲翻炒。”黄石道人要开始教炒茶的技巧了。

    传涛不用出声,照做就是。

    “这叫杀青。待得茶叶柔软香气四溢时,便从锅中捞出,迅速摊放在竹席上散热;”黄石就在边上看看锅里,又看看传涛。“火旺要加快点速度,不要让鲜叶在锅底停留,否则有焦糊味就失败了。”

    传涛理解这意思,手上不停地翻动着茶叶……

    当黄石道人一声“起锅”响起后,传涛把那锅里的茶叶两下就抛到竹席上,学着黄石道人的手法,用双手不断地抛飞着刚刚起锅的茶叶,茶叶的清香冲鼻而来,传涛感觉非常受用。

    “这叫凉坯。不能慢了,否则余温不尽,茶色发红,那就不香了。”

    ……

    揉捻。用手轻轻揉搓,使茶芽成条,汁液溢出,方才算好。

    在铁锅中微火慢烤,直到水分蒸发一空,茶香格外醇厚时才能出锅,这叫焙干。

    冷却到自然温度时,茶叶才算正式制成,可入木桶密封贮藏,这叫封藏。

    一整套程序下来,黄石道人教得细,凭传涛的灵性自然也学得精。

    师徒两人的额头上,都挂满了细密的汗迹。

    ……

    如此连续几天,传涛终于听到了黄石道人的评语:“可以单独制茶了。”

    慢慢地,俨然成了采茶制茶的高手,连吴老也不甘落后,在田间一边和黄石道人神聊,一边采摘新绿,一家三口被这茶叶的碧绿和清香熏醉了。

    传涛除了正常的训练外,其他时间全在采茶制茶;吴老和黄石道人似乎忘记了棋瘾,整天都泡在这茶叶的采摘和加工之中。也不知道收藏了多少桶茶叶,最重要的是传涛制出了堪比师傅的茶来,只要听到师傅叫好,那比什么都高兴,谁还管那弄了多少啊。

    一个多月过去了,春茶告一段落。

    树枝上那抽出的新芽已经展开翠绿的翅膀在微风中起舞;路边的枇杷脱下了绿衫换上了黄袍;竹园里鲜嫩的竹笋争相出土,大有剌破青天之势。

    传涛那天正在竹林里采挖竹笋,一根根竹笋经过传涛的筛选后,基本上都一般粗一样长的规格,堆了好大一堆。传涛站起身子,再次搜寻竹笋时,却意外地发现了一只麻花竹鸡正在远处的一丛竹林里低头刨食,这可把传涛高兴坏了,好久没见到野鸡的传涛,立即轻手轻脚地猫过去,飞刀出,竹鸡伏。拿起来一看,鸡头掉在了地上,鸡脖子上血流如注。也没再去抱竹笋,直接提起竹鸡往草屋里钻去。

    “师傅,好东西吧。”竹鸡丢在地上,正在下棋的二老,看到没头的竹鸡,在地上抽搐。

    “的确是好东西。”吴老满脸的皱纹都展开了不少。“如果有鲫鱼放在一起炖汤,那就绝了。”

    黄石道人和传涛都瞪起了双眼,有鸡就不错了,哪来的鲫鱼?

    传涛眼珠子转了两转,人已经跑到坪坝去了,风中传来传涛的声音:“我去镇上换鲫鱼。”

    这到镇上一个来回,少说也有六十里山路。对普通人而言,一个来回没半天功夫还真不行。可对传涛而言,一个时辰已经足够。

    传涛用竹篾捆了一捆竹笋,往肩上一摔,一溜烟直往牯牛镇上飘去。

    这牯牛镇上,传涛已经熟悉,哪儿卖鱼,哪儿卖肉,哪儿卖酒,哪儿卖米,心中有数得很。传涛直接在卖鱼的大叔那停了下来,冲着那正闲得无聊的大叔说:“大叔,有鲫鱼卖吗?”

    “有呀,这不是吗?鲫鱼炖汤可是非常不错,小伙子要几斤?”嘴里没说完,大叔的手已经伸进了装着鲫鱼的小盆。

    传涛没说话,看着卖鱼大叔呵呵直笑。

    “笑啥?不是要买鲫鱼么?”大叔不解。

    “没钱买,我用这竹笋换点行不?”传涛的确没带钱,走的时候就是想的用竹笋换,都没进屋里取点钱放身上。

    “怎么换?”大叔瞅见了传涛扛着的竹笋,那竹笋不是一般的好。

    “两斤换一斤,全换了,行不?”传涛把竹笋放到卖鱼大叔的面前,整整齐齐的一大捆,足有二十斤。

    “两斤半换一斤,不换拉倒。”大叔做生意,不还个价显得太不老道了。

    “……,好吧,算我吃点亏。谁叫我没带现钱呢?”传涛顺水推舟,能换七八斤鲫鱼已经很满足了。

    称了竹笋,换了八斤鲫鱼,传涛提在手里,走进了林方客栈。还在院子里,传涛就叫起来:“林老板在家吗?”

    “在,在,客官稍等,马上就到。”嘶哑的嗓门,正是林方的声音。

    “哟,我还以为是来了住客呢,原来是传涛郎中啊,快请坐。”林方一边把手在那条油腻的麻布上擦来擦去,一边请传涛进屋坐会。

    “我换了些鱼,太多,给你分点。”把装鱼的袋子在林方眼前晃了一晃。

    “就别给我分了,我这儿弄鱼比你们那方便得多,你自己拿回去吃吧。你来得正好啊,我都不知道你们师徒住在什么地方,也不好打听。前几天我弄了几斤酒想送给你师傅尝尝,结果酒是弄回来了,送不到你们那去,这不,正好你捎回去就成了。”说完,转身去屋里拿酒去了,既没要传涛的鱼,也忘记了请传涛进去坐会的事。

    很快,林方出来了,手里是一壶白酒,直接往传涛手里塞。

    传涛接过酒。

    “您找个东西我分点鱼给您吧,这么多要好几天才能吃完,不好保管啊。”传涛怕鱼多了吃坏了。传涛没忘记父亲说的一句话:“饱吃不可浪洒。”意思是吃东西尽量吃下去,不要浪费掉。

    “担心这个啊,那好吧,我分点。”说完进里面拿了一个小面盆,分了不到两斤就还给了传涛,再也不肯多要点了。

    传涛也没多耽搁,急急忙忙往黄石崖奔去,他担心时间久了鱼会变坏。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飞快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2009大河网络 苏ICP备2024066333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13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