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明望族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第一章 岁暮天寒(一) 第二章 岁暮天寒(二) 第三章 岁暮天寒(三) 第四章 岁暮天寒(四) 第五章 岁暮天寒(五) 第六章 岁暮天寒(六) 第七章 岁暮天寒(七) 第八章 灵前孝子 (一) 第九章 灵前孝子(二) 第十章 灵前孝子(三) 第十一章 灵前孝子(四) 第十二章 灵前孝子(五) 第十三章 灵前孝子(六) 第十四章 灵前孝子(七) 第十五章 灵前孝子(八) 第十六章 前尘影事(一) 第十七章 前尘影事(二) 第十八章 前尘影事(三) 第十九章 前尘影事(四) 第二十章 前尘影事(五) 第二十一章 前尘影事(六) 第二十二章 素车白马(一) 第二十三章 素车白马(二) 第二十四章 素车白马(三) 第二十五章 素车白马(四) 第二十六章 素车白马(五) 第二十七章 浮云富贵(一) 第二十八章 浮云富贵(二) 第二十九章 浮云富贵(三) 第三十章 浮云富贵(四) 第三十一章 浮云富贵(五) 第三十二章 浮云富贵(六) 第三十三章 景星凤凰(一) 第三十四章 景星凤凰(二) 第三十五章 景星凤凰(三) 第三十六章 景星凤凰(四) 第三十七章 景星凤凰(五) 第三十八章 腊尽春回(一) 第三十九章腊尽春回(二) 第四十章 腊尽春回(三) 第四十一章 千里之行(一) 第四十二章 千里之行(二) 第四十三章 千里之行(三) 第四十四章 千里之行(四) 第四十五章 千里之行(五) 第四十六章 千里之行(六) 第四十七章 善始善终(上) 第四十八章 善始善终(下) 第四十九章 是与言志 第五十章 雁南燕北 第五十一章 春华秋实 第五十二章 兄弟怡怡(一) 第五十三章 兄弟怡怡(二) 第五十三章兄弟怡怡(三) 第五十五章玉软花柔(一) 第五十六章玉软花柔(二) 第五十七章玉软花柔(三) 第五十八章玉软花柔(四) 第五十九章玉软花柔(五) 第六十章雏凤清声(一) 第六十一章雏凤清声(二) 第六十二章雏凤清音(三) 第六十三章雏凤清音(四) 第六十四章雏风清音(五) 第六十五章蜚短流长(一) 第六十六章蜚短流长(二) 第六十七章蜚短流长(三) 第六十八章人心不足(一) 第六十九章人心不足(二) 第七十章 人心不足(三) 第七十一章 人心不足(四) 第七十二章 人心不足(五) 第七十三章 人心不足(六) 第七十四章 过路财神(一) 第七十五章 过路财神(二) 第七十六章 过路财神(三) 第七十七章 过路财神(四) 第七十八章 过路财神(五) 第七十九章 一悲一喜(一) 第八十章 一喜一悲(二) 第八十一章 一悲一喜(三) 第八十二章 一悲一喜(四) 第八十三章 今朝酒醉(一) 第八十四章 今日酒醉(二) 第八十五章 今朝酒醉(三) 第八十六章 今朝酒醉(四) 第八十七章 今朝酒醉(五) 第八十八章 今朝酒醉(六) 第八十九章 有女怀春(一) 第九十章 有女怀春(二) 第九十一章 有女怀春(三) 第九十二章 有女怀春(四) 第九十三章有女怀春(五) 第九十四章 名士风流(一) 第九十五章 名士风流(二) 第九十六章 名士风流(三) 第九十七章 名士风流(四) 第九十八章 羊狠狼贪(一) 第九十九章 羊狠狼贪(二) 第一百章 羊狠狼贪(三) 第一百零一章 羊狠狼贪(四) 第一百零二章 风波再起(一) 第一百零三章 风波再起(二) 第一百零四章 风波再起(三) 第一百零五章 风波再起(四) 第一百零六章 风波再起(五) 第一百零七章 东道主(一) 第一百零八章 东道主(二) 第一百零九章 东道主(三) 第一百一十章 东道主(四) 第一百一十一章东道主(五) 第一百一十二章 荟萃一堂(一) 第一百一十三章 荟萃一堂(二) 第一百一十四章荟萃一堂(三) 第一百一十五章 荟萃一堂(五) 第一百一十六章 高飞远走(一) 第一百一十七章 高飞远走(二) 第一百一十八章 高飞远走(三) 第一百一十九章 高飞远走(四) 第一百二十章 高飞远走(五) 第一百二十一章 鸟飞鱼跃(一) 第一百二十二章 鸟飞鱼跃(二) 第一百二十三章 鸟飞鱼跃(三) 第一百二十四章 鸟飞鱼跃(四) 第一百二十五章 鸟飞鱼跃(五) 第一百二十六章 鸟飞鱼跃(六) 第一百二十七章 顺水行舟(一) 第一百二十八章 顺水行舟(二) 第一百二十九章 顺水行舟(三) 第一百三十章 顺水行舟(四) 第一百三十一章 顺水行舟(五) 第一百三十二章 顺水行舟(六) 第一百三十三章 接风洗尘(一) 第一百三十四章 接风洗尘(二) 第一百三十五章 接风洗尘(三) 第一百三十六章 接风洗尘(四) 第一百三十七章 接风洗尘(五) 第一百三十八章 接风洗尘(六) 第一百三十九章 接风洗尘(七) 第一百四十章 万象更新(一) 第一百四十一章 万象更新(二) 第一百四十二章万象更新(三) 第一百四十三章 万象更新(四) 第一百四十四章 万象更新(五) 第一百四十四章 万象更新(六) 第一百四十六章 一元复始(一) 第一百四十七章 一元复始(二) 第一百四十八章 一元复始(三) 第一百四十九章 一元复始(四) 第一百五十章 一元复始(五) 第一百五十一章 一元复始(六) 第一百五十二章 时来运转(一) 第一百五十二章 时来运转(二) 第一百五十四章 时来运转(三) 第一百五十五章 时来运转(四) 第一百五十六章 时来运转(五) 第一百五十七章 时来运转(六) 第一百五十八章 夙世冤家(一) 第一百五十九章 夙世冤家(二) 第一百六十章 夙世冤家(三) 第一百六十一章 夙世冤家(四) 第一百六十二章 夙世冤家(五) 第一百六十三章 夙世冤家(六) 第一百六十四章 夙世冤家(七) 第一百六十五章 人以群分(一) 第一百六十六章 人以群分(二) 第一百六十七章 人以群分(三) 第一百六十八章 人以群分(四) 第一百六十九章 人以群分(五) 第一百七十章 人以群分(六) 第一百七十一章 闻风而动(一) 第一百七十二章 闻风而动(二) 第一百七十三章 闻风而动(三) 第一百七十四章 闻风而动(四) 第一百七十五章 闻风而动(五) 第一百七十六章 闻风而动(六) 第一百七十七章 至亲骨肉(一) 第一百七十八章 至亲骨肉(二) 第一百七十九章 至亲骨肉(三) 第一百八十章 至亲骨肉(四) 第一百八十一章 至亲骨肉(五) 第一百八十二章 双喜临门(一) 第一百八十三章 喜事盈门(二) 第一百八十四章 双喜临门(三) 第一百八十五章 双喜临门(四) 第一百八十六章 双喜临门(五) 第一百八十七章 春风得意(一) 第一百八十八章 春风得意(二) 第一百八十九章 春风得意(三) 第一百九十章 春风得意(四) 第一百九十一章 春风得意(五) 第一百九十二章 春风得意(五) 第一百九十三章 利之所在(一) 第一百九十四章 利之所在(二) 第一百九十五章 利之所在(三) 第一百九十六章 利之所在(四) 第一百九十七章 利之所在(五) 第一百九十八章 利之所在(六) 第一百九十九章 尘埃落定(一) 第二百章 尘埃落定(二) 第二百零一章 尘埃落定(三) 第二百零二章 尘埃落定(四) 第二百零三章 尘埃落定(五) 第二百零四章 尘埃落定(六) 第二百零五章 如意算盘(一) 第二百零六章 如意算盘(二) 第二百零七章 如意算盘(三) 第二百零八章 如意算盘(四) 第二百零九章 如意算盘(五) 第二百一十章 如意算盘(六) 第二百一十一章 木落归本(一) 第二百一十二章 木本归根(二) 第二百一十三章 木落归本(三) 第二百一十四章 木落归本(四) 第二百一十五章 木落归本(五) 第二百一十六章 木落归本(六) 第二百一十七章 贞元会合(一) 第二百一十八章 贞元会合(二) 第二百一十九章 贞元会合(三) 第二百二十章 贞元会合(四)(第一更) 第二百二十一章 贞元会合(五)(第二更) 第二百二十二章 久闻大名(一) 第二百二十三章 久闻大名(二) 第二百二十四章 久闻大名(三) 第二百二十五章 久闻大名(四) 第二百二十六章 久闻大名(五) 第二百二十七章 未雨绸缪(一) 第二百二十八章 未雨绸缪(二) 第二百二十九章 未雨绸缪(三) 第二百三十章 未雨绸缪(四) 第二百三十一章 未雨绸缪(五) 第二百三十二章 金风玉露(一) 第二百三十三章 金风玉露(二) 第二百三十四章 金风玉露(三) 第二百三十五章 金风玉露(四) 第二百三十六章 金风玉露(五) 第二百三十六章 金风玉露(六) 第二百三十八章 天作之合(一) 第二百三十九章 天作之合(二) 第二百四十章 天作之合(三) 第二百四十一章 天作之合(四) 第二百四十二章 天作之合(五) 第二百四十三章 天作之合(六) 第二百四十四章 青云路始(一) 第二百四十五章 青云路始(二) 第二百四十六章 青云路始(三) 第二百四十七章 青云路始(四) 第二百四十八章 青云路始(五) 第二百四十九章 褏然举首(一) 第二百五十章 褏然举首(二) 第二百五十一章 褏然举首(三) 第二百五十二章 褏然举首(四) 第二百五十三章 褏然举首(五) 第二百五十四章 近朱者赤(一) 第二百五十五章 近朱者赤(二) 第二百五十六章 近朱者赤(三) 第二百五十七章 近朱者赤(四) 第二百五十八章 近朱者赤(五) 第二百五十九章 风云际会(一) 第二百六十章 风云际会(二) 第二百六十一章 风云际会(三) 第二百六十二章 风云际会(四) 第二百六十三章 风云际会(五) 第二百六十四章 天威莫测(一) 第二百六十五章 天威难测(二) 第二百六十六章 天威难测(三) 第二百六十七章 天威难测(四) 第二百六十八章 天威难测(五) 第二百六十九章 有心无力(一) 第二百七十章 有心无力(二) 第二百七十一章 有心无力(三) 第二百七十二章 有心无力(四) 第二百七十三章 有心无力(五) 第二百七十四章 恩甚怨生(一) 第二百七十五章 恩甚怨生(二) 第二百七十六章 恩甚怨生(三) 第二百七十七章 恩甚怨生(四) 第二百七十八章 恩甚怨生(五) 第二百七十九章 双桂联芳(一) 第二百八十章 双桂联芳(二) 第二百八十一章 双桂联芳(三) 第二百八十二章 双桂联芳(四) 第二百八十三章 双桂联芳(五) 第二百八十四章 较长絜短(一) 第二百八十五章 较长絜短(二) 第二百八十六章 较长絜短(三) 第二百八十七章 较长絜短(四) 第二百八十八章 较长絜短(五) 第二百八十九章 较长絜短(六) 第二百九十章 白龙鱼服(一) 第二百九十一章白龙鱼服(二) 第二百九十二章 白龙鱼服(三) 第二百九十三章 白龙鱼服(四) 第二百九十四章 白龙鱼服(五) 第二百九十五章 慈母之心(一) 第二百九十六章 慈母之心(二) 第二百九十七章 慈母之心(三) 第二百九十八章 慈母之心(四) 第二百九十九章 慈母之心(五) 第三百章 慈母之心(六) 第三百零一章 改过迁善(一) 第三百零二章 改过迁善(二) 第三百零三章 改恶迁善(三) 第三百零四章 改恶迁善(四) 第三百零五章 改过迁善(五) 第三百零六章 种因收果(一) 第三百零七章 种因收果(二) 第三零八章收因种果(三)(2合1求月票) 第三百零九章 种因收果(四) 第三百一十章 收因种果(五) 第三百一十一章 金友玉昆(一) 第三百一十二章 金友玉昆(二) 第三百一十三章 金友玉昆(三) 第三百一十四章 金友玉昆(四) 第三百一十五章 金友玉昆(五) 第三百一十六章 暗度金针(一) 第三百一十七章 金针暗渡(二) 第三百一十八章 金针暗渡(三) 第三百一十九章 金针暗渡(四) 第三百二十章 金针暗渡(五) 第三百二十一章 事难两全(一) 第三百二十二章 事难两全(二) 第三百二十三章 情难两全(三) 第三百二十四章 事难两全(四) 第三百二十五章 事难如意(五) 第三百二十六章 与人为善(一) 第三百二十七章 与人为善(二) 第三百二十八章 与人为善(三) 第三百二十九章 与人为善(四) 第三百三十章 与人为善(五) 三百三十一章 一脉香烟(一) 第三百三十二章 一脉香烟(二) 第三百三十三章 一脉香烟(三) 第三百三十四章 一脉香烟(四) 第三百三十五章 一脉香烟(五) 第三百三十六章 山高水长(一) 第三百三十七章 山高水长(二) 第一卷曾见何人再少年 三百三十八章 山高水长(三) (求月票) 第三百三十九章 山高水长(四) 第三百四十章 山高水长(五) 第三百四十一章 添油炽薪(一) 第三百四十二章 添油炽薪(二) 第三百四十三章 添油炽薪(三) 第三百四十四章 添油炽薪(四) 第三百四十五章 添油炽薪(五) 第三百四十六章 倦鸟知还(一) 第三百四十七章 倦鸟知还(二) 第三百四十八章 倦鸟知还(三) 第三百四十九章 倦鸟知还(四) 第三百五十章 倦鸟知还(五) 第三百五十一章 两姓之好(一) 第三百五十二章 两姓之好(二) 第三百五十三章 两姓之好(三) 第三百五十四章 两姓之好(四) 第一卷曾见何人再少年 第三百五十五章 两姓之好(五) 第三百五十六章 端倪可察(一) 第三百五十七章 端倪可察(二) 第一卷曾见何人再少年 第三百五十八章 端倪可察(三) 第三百五十九章 端倪可察(四) 第一卷曾见何人再少年 第三百六十章 端倪可察(五) 第5卷 第三百六十一章 真伪莫辨(一) 第三百六十二章 真伪莫辨(一) 第三百六十三章 真伪莫辨(三) 第三百六十四章 真伪莫辨(四) 第三百六十五章 真伪难辨(五) 第5卷 第三百六十六章 桃李之教(一) 第5卷 第三百六十七章 桃李之教(一) 第三百六十七章 桃李之教(二) 第三百六十八章 桃李之教(三) 第三百六十九章 桃李之教(四) 第三百七十章 桃李之教(五) 第三百七十一章 朱衣使者(一) 第三百七十二章 红衣使者(二) 第三百七十三章 红衣使者(三) 第一卷曾见何人再少年 第三百七十四章 红衣使者(四) 第三百七十五章 红衣使者(五) 第三百七十六章 意气之争(一) 第三百七十八章 意气之争(二) 第一卷曾见何人再少年 第三百七十八章 意气之争(三) 第三百七十九章 意气之争(四) 第三百八十章 追悔莫及 第5卷 第三百八十一章 同室操戈(上) 第三百八十二章 同室操戈(下) 第三百八十三章 初提兼祧(一) 第三百八十四章 初提兼祧(二) 第三百八十五章 初提兼祧(三) 第三百八十六章 初提兼祧(四) 第一卷曾见何人再少年 第三百八十七章 初提兼祧(五) 第三百八十八章 归去来兮(一) 第三百八十九章 归去来兮(二) 第三百九十章 归去来兮(三) 第三百九十一章 归去来兮(四)求保底月票 第三百九十二章 归去来兮(五) 第三百九十三章 归去来兮(六) 第三百九十四章 分烟析产(一)50票加更 第三百九十四章 分烟析产(二) 第三百九十六章 分烟析产(三)100加更 第三百九十七章 分烟析产(四) 第三百九十八章 分烟析产(五) 第三百九十九章 分烟析产(六) 第四百章 管中窥豹(一) 第四百零一章 管中窥豹(二) 第四百零二章 管中窥豹(三) 第四百零三章 管中窥豹(四) 第四百零四章 管中窥豹(五) 第四百零五章 秋来风疾(一) 第四百零六章 秋来风疾(二) 第四百零七章 秋来风疾(三) 第四百零八章 秋来风疾(四)150加更 第四百零九章 秋来风疾(五) 第四百一十章 秋来风疾(六)200加更 第四百一十一章 秋来风疾(七) 第四百一十二章 百年归寿(一) 第四百一十三章 百年归寿(二) 第四十一十四章 百年归寿(三) 第四百一十五章 百年归寿(四)250加更 第四百一十六章 百年归寿(五) 第四百一十七章 百年归寿(六) 第四百一十八章 桂子飘香(一) 第四百一十九章 桂子飘香(二)300加更 第四百二十章 桂子飘香(三) 第四百二十一章 桂子飘香(四) 第四百二十二章 桂子飘香(五) 第四百二十三章 桂子飘香(六) 第四百二十四章 桂子飘香(七) 第四百二十五章 时不待我(一) 第四百二十六章 时不待我(二)求保底月票 第四百二十七章 时不待我(三)拜求月票 第四百二十八章 时不待我(四)求保底月票 第四百二十九章 时不待我(五) 第425章 时不待我(一) 第426章 时不待我(二)求保底月票 第427章 时不待我(三)拜求月票 第428章 时不待我(四)求保底月票 第429章 时不待我(五) 第四百三十章 乐往哀来(一) 第四百三十一章 乐往哀来(二) 第430章 乐往哀来(一) 第431章 乐往哀来(二) 第四百三十二章 乐往哀来(三) 第四百三十三章 乐往哀来(四) 第433章 乐往哀来(四) 第四百三十四章 乐往哀来(五) 第三百三十五章 顶门立户(一) 第435章 顶门立户(一) 第四百三十六章 顶门立户(二) 第四百三十七章 顶门立户(三) 第四百三十八章 顶门立户(四) 第438章 顶门立户(四) 第四百三十九章 顶门立户(五) 第439章 顶门立户(五) 第四百四十章 头角峥嵘(一) 第四百四十一章 头角峥嵘(二) 第四百四十二章 头角峥嵘(二) 第四百四十三章 头角峥嵘(四) 第四百四十五章 头角峥嵘(五) 第四百四十五章 小人之道(一) 第四百四十六章 小人之道(二) 第四百四十七章 小人之道(三) 第四百四十八章 小人之道(四) 第四百四十九章 小人之道 (五) 第四百五十章 金榜题名(一) 第450章 金榜题名(一) 第四百五十一章 金榜题名(二) 第四百五十二章 金榜题名(三) 第四百五十三章 金榜题名(四) 第四百五十四章 金榜题名(五) 第四百五十五章 事在萧墙(一) 第四百五十六章 事在萧墙(二) 第四百五十七章 事在萧墙(三) 第四百五十八章 事在萧墙(四) 第四百五十九章 事在萧墙(五) 第四百六十章 回肠九转(一) 第四百六十一章 回肠九转(二) 第四百六十二章 回肠九转(三) 第四百六十三章 回肠九转(四) 第462章 回肠九转(三) 第463章 回肠九转(四) 第464章 回肠九转(五) 第465章 大变将生(一) 第466章 大变将生 (二) 第四百六十七章 大变将生(三) 第四百六十八章 大变将生(四) 第四百六十九章 大变将生(五) 第四百七十章 天崩地陷(一) 第468章 大变将生(四) 第469章 大变将生(五) 第470章 天崩地陷(一) 第471章 天崩地陷(二) 第472章 天崩地陷(三) 第473章 天崩地陷(四) 第474章 天崩地裂(五) 第475章 兄弟齐心(一) 第476章 兄弟齐心(二) 第477章 兄弟齐心(三) 第478章 兄弟齐心(四) 第479章 兄弟齐心(五) 第480章 抽丝剥茧(一) 第481章 抽丝剥茧(二) 第482章 抽丝剥茧(三) 第483章 抽丝剥茧(四) 第484章 抽丝剥茧(五) 第485章 引蛇出洞(一) 第486章 引蛇出洞(二) 第487章 引蛇出洞(三) 第488章 引蛇出洞(四) 第489章 引蛇出洞(五) 第490章 引蛇出洞(六) 第491章 开诚布公(一) 第492章 开诚布公(二) 第493章 开诚布公(三) 第494章 开诚布公(四) 第495章 开诚布公(五) 第496章 别有用心(一) 第497章 别有用心(二) 第498章 别有用心(三) 第499章 别有用心(四) 第500章 别有用心(五) 第501章 顺藤摸瓜(一) 第502章 顺藤摸瓜(二) 第503章 顺藤摸瓜(三) 第504章 顺藤摸瓜(四) 第505章 顺藤摸瓜(五) 第506章 庐山真面(一) 第507章 庐山真面(二) 第508章 庐山真面(三) 第509章 庐山真面(四) 第510章 庐山真面(五) 第511章 血泪盈襟(一) 第512章 血泪盈襟(二) 第513章 血泪盈襟(三) 第514章 血泪盈襟(四) 第515章 血泪盈襟(五) 第516章 螳螂捕蝉(一) 第517章 螳螂捕蝉(二) 第518章 螳螂捕蝉(三) 第519章 螳螂捕蝉(四) 第520章 螳螂捕蝉(五) 第521章 黄雀在后(一) 第522章 黄雀在后(二) 第523章 黄雀在后(三) 第524章 黄雀在后(四) 第525章 黄雀在后(五) 第526章 各方汇聚(一) 第527章 各方汇聚(二) 第528章 第五百二十八各方汇聚(三) 第529章 各方汇聚(四) 第530章 各方汇聚(五) 第531章 至亲骨肉(一) 第532章 至亲骨肉(二) 第533章 至亲骨肉(三) 第534章 至亲骨肉(四) 第535章 至亲骨肉(五) 第536章 渐生嫌隙(一) 第537章 渐生嫌隙(二) 第538章 渐生嫌隙(三) 第539章 渐生嫌隙(四) 第540章 嫌隙渐生(五) 第541章 嫌隙渐生(六) 第542章 嫌隙渐生(七) 第543章 嫌隙渐生(八) 第544章 明镜高悬(一) 第545章 明镜高悬(二) 第546章 明镜高悬(三) 第547章 第五百四十七 明镜高悬(四) 第548章 明镜高悬(五) 第549章 自作自受(一) 第550章 自作自受(二) 第551章 自作自受(三) 第552章 自作自受(四) 第553章 自作自受(五) 第554章 沈氏分宗(一) 第555章 沈氏分宗(二) 第556章 沈氏分宗(三) 第557章 沈氏分宗(四) 第558章 沈氏分宗(五) 第559章 沈氏分宗(六) 第560章 沈氏分宗(七) 第561章 沈氏分宗(八) 第562章 沈氏分宗(九)(二合一) 第563章 人心鬼蜮(一) 第564章 人心鬼蜮(二) 第565章 人心鬼蜮(三) 第566章 人心鬼蜮(四) 第567章 人心鬼蜮(五) 第568章 人心鬼蜮(六) 第569章 人心鬼蜮(七) 第570章 人心鬼蜮(八) 第571章 人心鬼蜮(九) 第572章 人心鬼蜮(十) 第573章 人心鬼蜮(十一)(二合一) 第574章 启程归京(二合一) 第575章 多方角力(一)(二合一) 第576章 多方角力(二)(二合一) 第577章 多方角力(三) 第578章 多方角力(四) 第579章 多方角力(五) 第580章 多方角力(六) 第581章 多方角力(七) 第580章 多方角力(八) 第581章 多方角力(九) 第582章 多方角力(十) 第583章 鹡鸰在原(一) 第584章 鹡鸰在原(二) 第585章 鹡鸰在原(三) 第586章 鹡鸰在原 第587章 鹡鸰在原(五) 第588章 鹡鸰在原(六) 第589章 鹡鸰在原(七) 第590章 鹡鸰在原(八) 第591章 鹡鸰在原(九) 第592章 鹡鸰在原(十) 第593章 鹡鸰在原(十一) 第594章 天理昭彰(一) 第595章 天理昭彰(二) 第596章 天理昭彰(三) 第597章 天理昭彰(四) 第598章 天理昭彰(五) 第599章 天理昭彰(六) 第600章 凤凰于飞(一) 第601章 凤凰于飞(二) 第602章 凤凰于飞(三) 第603章 凤凰于飞(四) 第606章 凤凰于飞(五) 第607章 凤凰于飞(六) 第608章 凤凰于飞(七) 第609章 凤凰于飞(八) 第610章 凤凰于飞(九) 第611章 凤凰于飞(十) 第612章 凤凰于飞(十一) 第613章 凤凰于飞(十二) 第614章 凤凰于飞(十三) 第615章 凤凰于飞(十四) 第616章 凤凰于飞(十五) 第617章 凤凰于飞(十六) 第618章 凤凰于飞(十七) 第619章 凤凰于飞(十八) 第620章 凤凰于飞(十九) 第621章 凤凰于飞(二十) 第622章 凤凰于飞(二十一) 第623章 凤凰于飞(二十二) 第624章 凤凰于飞(二十三) 第625章 晚来风急(一) 第626章 晚来风急(二) 第627章 晚来风急(三) 第628章 晚来风急(四) 第629章 晚来风急(五) 第630章 晚来风急(六) 第631章 缑山鹤飞(一) 第632章 缑山鹤飞(二) 第633章 缑山鹤飞(三) 第634章 缑山鹤飞(四) 第635章 缑山鹤飞(五) 第636章 缑山鹤飞(六) 第637章 缑山鹤飞(七) 第638章 缑山鹤飞(八) 第639章 星河明淡(一) 第640章 星河明淡(二) 第641章 星河明淡(三) 第642章 星河明淡(四) 第643章 星河明淡(五) 第644章 星河明淡(六) 第645章 星河明淡(七) 第646章 星河明淡(八) 第647章 星河明淡(九) 第648章 星河明淡(十) 第649章 层云漫涌(一) 第650章 层云漫涌(二) 第651章 层云漫涌(三) 第652章 层云漫涌(四) 第653章 田月桑时(一) 第654章 田月桑时(二) 第655章 田月桑时(三) 第656章 田月桑时(四) 第657章 田月桑时(五) 第658章 田月桑时(六) 第659章 田月桑时(七) 第660章 向海而生(一) 第661章 向海而生(二) 第662章 向海而生(三) 第663章 向海而生(四) 第664章 向海而生(五) 第665章 向海而生(六) 第666章 向海而生(七) 第667章 向海图强(上) 第668章 向海图强(下) 第669章 第六百六十九 疾风劲草(一) 第670章 疾风劲草(二) 第670章 疾风劲草(三) 第671章 疾风劲草(四) 第672章 疾风劲草(五) 第673章 疾风劲草(六) 第674章 山重水复(一) 第675章 山重水复(二) 第675章 山重水复(三) 第676章 山重水复(四) 第677章 花明柳暗(一) 第678章 花明柳暗(二) 第679章 花明柳暗(三) 第680章 覆手为雨(一) 第681章 覆手为雨(二) 第682章 覆手为雨(三) 第683章 朱阙牙璋(一) 第684章 朱阙牙璋(二) 第685章 朱阙牙璋(三) 第686章 朱阙牙璋(四) 第687章 朱阙牙璋(五) 第688章 朱阙牙璋(六) 第689章 克绍箕裘(一) 第690章 克绍箕裘(二) 第693章 克绍箕裘(三) 第694章 克绍箕裘(四) 第695章 克绍箕裘(五) 第696章 克绍箕裘(六) 第697章 克绍箕裘(七) 第698章 克绍箕裘(八) 第699章 克绍箕裘(九) 第700章 克绍箕裘(十)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656章 田月桑时(四)
《大明望族》
作者:雁九
更新时间:2024-01-13 00:21:31
字数:35308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大明望族 !

    土地兼并是封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沈瑞前世读史再清楚不过,封建社会从没有哪朝哪代能真正遏制住土地兼并。

    当初寿哥自辽东开始清丈田亩,又清查了宗室、外戚、勋贵侵占官田民田、欺隐地税事,进而推行至地方上清查屯田等,沈瑞并没有持百分百的支持态度。

    只是如今轮到他主政一方,登州这本就多山少田的地方,实是到了不查不行的地步。

    粮食就是生命线,只要田在魏员外这样的大户手中,就等于卡住了登州的脖子。便是登州开海了有了钱,也保不齐有如这两年这般天下都闹粮荒,无处买粮的情况。

    另有一桩,也是沈瑞没到山东实地探查便不可能知道的——那就是山东之地亩制极为混乱。

    明代官方规定五尺为一步(弓),二百四十步为一亩,山东各地不仅丈量土地的弓尺千差万别,就连单位亩步弓数也不相同,别说此县的一亩与彼县的一亩面积根本不一样,就连同一州县里的也可能相去甚远。

    这并不是山东一家两家望族大户蓄意为之,而是历史原因造成。

    早在北魏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中就称齐地一大亩相当于其他地区的两亩有余。

    而北宋末年的方田均税法进行折亩,以及明初的移民垦荒导致的大小亩并存情况,又加剧了亩制的混乱,使之渐成顽疾。

    沈瑞不是改革的急先锋,但若他想调动登州百姓种粮的积极性、想让登州市面上有更多的粮食流动、想进一步推广良种良方种植,必然是要解决这些土地根本问题的。

    登州,还算是好清革土地问题的,因为这地界并没有什么成气候的大家族。

    只一个丛家算得官宦之家,不说丛兰与沈瑞的交情,单说丛兰如今正是被皇上信重,派至延绥清理屯田,他家人便拥护清丈田亩还来不及,又怎敢拖后腿!

    至于魏员外这样的货色,实在算不得什么。

    如今这厮正撞到枪口上来,还妄图蹦跶蹦跶,沈瑞收拾了他也不过是顺顺手的事儿。

    沈瑞是不在意了,但旁人却没这样硬的后台背景,却是怕的。

    那边会都散了,丁同知仍有些魂不守舍的,颠颠跟在沈瑞身后,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这个,这个,大人呐……魏春来,到底是攀上一门贵亲呐。”进了知府宅邸书房,丁同知仍是一脸忐忑,见左右没外人,才低声道:“大人当料到,这魏春来的地,还指不上有多少是张布政使的呢。”

    还不知道多少是打着布政使的幌子买的呢。沈瑞心下腹诽,面上一摊手,道:“他既没写在契上,咱们自是不知道的。也断不会认。”

    丁同知只剩下抽凉气的份儿,半晌苦劝道:“大人您到底初来山东,还是留一线人情的好。”

    他心道这小知府还是年轻气盛,你装不知道就完事儿了?就算张吉捏鼻子认了,将来难道不会给你小鞋穿?

    那是右布政使呐,想给个知府找麻烦不是太容易了么!

    他之前觉得跟个年轻有为后台硬的上司简直是三生有幸祖坟冒青烟。

    看着小知府锐意进取,他一颗官场老油条的心也活络了起来。

    五品是个坎儿啊,多少人到此就封顶再难进一步了,他若是好好跟着这小知府干,没准儿一步就把这个坎儿跨过去了,从此海阔天空了呢!

    可没想到,这祖坟冒的是黑烟——要焦糊焦糊了啊。

    这要是布政使司衙门一双小鞋丢过来,难道就知府一个人穿吗?他也一样跑不了啊。知府到底还有个好老丈人,他没有啊!

    他一时想得太多,想得太长远,便着急起来,只觉得满嘴火泡都要拱起来了。

    沈瑞却老神在在,摆手道:“丁大人放心,本府有分寸的。明日丁大人只管出个手续,着姜师爷、大于师爷带人去清查魏家等几家的田产便是。”

    “大人三思啊……便是要查,是不是也缓上一缓?您也听着了,那魏春来已写信去了布政使司,且等上十天半个月,也不耽搁什么,也免得若有动静,措手不及。”丁同知苦口婆心劝道。

    说的倒也中肯,也确实良言。

    只不过沈瑞像是铁了心了,笑道:“无碍。丁大人你出了手续后,这城里的事儿还要你继续辛苦。”

    丁同知暗叹了口气,见沈瑞转移话题到城市建设,也不好多说了,连忙笑道:“这是下官分内之事。”

    他似乎犹豫了一下,顿了顿方问道,“牢里那些人,即日便要提到水寨修船坞海港吗?”

    那一日泼皮闲汉抓了不下百号人,论起来俱都是惯犯,平时也是横行乡里的,不说无恶不作吧,也是没少祸害百姓。

    整顿地方治安问题也早早就在沈瑞的日程表上了,只不过现在抓粮食是第一位的。

    不想这帮家伙竟吃了雄心豹子胆了,拿了钱就敢和官府作对,比造反也就差一口气儿的事,这已经不是简单修理修理就可以的了。

    沈瑞才不会把他们丢黑牢里白养着他们——窝窝头不是粮食啊?!登州的粮食可不是能这么浪费的。

    这城里城外的,到处都需要建设,把这样的壮劳力丢黑牢里慢慢饿瘦简直是资源上的极大浪费啊!

    劳改才是优秀答案!劳改,统统都滚去劳动改造,哪儿累放哪儿去!

    所以当时沈瑞就已经下达指令要这些人去挖沙子修海港修船坞。

    这些人都是地痞流氓泼皮无赖,可不是那些那没爹没娘没家的乞丐。他们基本上都有家人,还绝大部分很有些家底儿,家人也都是靠着他们在外面横行霸道收保护费吃香的喝辣的。

    他们中很多人也是牢中常客了,许多关系熟稔,只要送钱进来,便是在牢里也照样肥鸡大鸭子吃着。

    所以这次他们前脚入狱,后脚不少家人已是熟练的打点牢头狱卒了。

    然后就听到了这次事儿大了,要派他们干苦力去。

    家人慌了手脚,开始往上头送礼,却多少银子都没砸开府衙几位大人的门,不由越发慌了。

    丁同知原也是名声在外的,寻常送了重礼给他,他都笑纳,打架斗殴的,只要不犯人命,他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绝不得罪人。

    但这次,丁同知的门也关得严实。

    他们哪里知道,丁同知看着白花花的银子不能揣兜里早是心痒难耐了。

    奈何这群人出来就是和知府大人对着干,丁同知先前一门心思跟着新知府,自然不会搭理这些泼皮家人。

    可是现在,现在小知府跑出来清丈……谁知道小知府能顶多久呢,布政使若是怪罪下来,小知府做不下去了还能凭着老丈人拍拍屁股高升了,他怎么办?

    他呐,想挪个地方找门路,都不知道要多少银子打点,还是趁现在多搂点儿银子回来吧。

    “下官是想着,陈师爷那边说要拓路、清河淤,另要多建些街铺多设车行,这诸般事,虽是大人慈心,要给城里青壮个做工领粮的机会,但那挖沟打地基都是苦差事,是不是,先让牢里那些人做了?轻省些的再留给良善百姓?”丁同知一副全然为府城建设着想的模样。

    挖沙子修海港修船坞,那可真是一等一的苦差事,不说把人活活累死吧,也够脱层皮的。但若是换到城内的活计,再怎么着也累的有限。这样方好向那些泼皮头子家里榨油水出来。

    沈瑞早在回府衙盥洗更衣时,就听张成林简单汇报了近来的事情。

    他根本用不着刻意盯着丁同知、林通判,如韩家那样的耳报神多得是。知府、同知、通判又都在府衙后身的官宅里住着,便是仆从之间也多有交头接耳。

    而且丁同知这贪财性子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早在陆家同其打交道之初便有深刻体会了。

    不过这人虽是贪财却不糊涂,很有几分才干,更是知分寸、懂站队,不然不会早早投靠了沈瑞。

    最重要的是,他还是有底线的,不会为着银子就昧着良心做坑害百姓的事。沈瑞便也没有什么不能容他的。

    沈瑞笑了笑:“这事儿就全权托给丁大人了,你多受累。”

    丁同知忙连称不辛苦,又赞沈瑞体恤百姓云云,好一阵子歌功颂德。

    沈瑞挂着和蔼的笑容耐心等他夸完,才道:“不过,海边儿的活计也一样繁重,总要有人打个底儿下来。”

    丁同知笑眯了眼,正当如此,太容易办的事儿总是没人领情的,就该让他们吃足了苦头,再来求时,勉为其难答应下来,银子翻倍不说,这才能让人感恩戴德。

    小知府深谙此道,也是我辈中人啊。

    丁同知立时颂词如潮,夸了好一阵子不带重样的,心下却想得多榨些油水出来,知府这边也得孝敬了。

    少一时,只见姜师爷等沈瑞的幕僚团队已到了外面,丁同知知情识趣,便忙告辞去了。

    待他人出了院子,陈师爷这才向沈瑞苦笑一声,低低道:“这丁大人……旁的都还好,只是这喜黄白之物的性子……”

    “哪个是嫌银子咬手的?”沈瑞说笑着,又亲自递了茶盏与陈师爷,道:“这些日子有劳先生了。”

    陈师爷忙双手接过,谢了沈瑞。因着登州是陆家大本营,驿路网也是铺得最密最好的地方,几乎每日都有消息从府衙悄然送出到沈瑞手上,陈师爷这边也就没什么可汇报的。

    姜师爷、大小于师爷进来互相见礼,坐下饮茶,待张成林、田顺及陆十六郎等诸心腹人都齐了,这才一同商议起登州的下一步建设。

    “清丈土地,拟个章程,分成几批。魏家、赵家、陆家、韩家这四家先来。尤其是韩家,去打个招呼。”沈瑞这边说完,看向陆十六郎。

    陆十六郎应了一声,又道:“韩家那边都是懂的,必会全力配合大人这边。”

    陆家本钱大多投在海船上,余下主要还是商铺,登州所谓的良田比起松江来差得远了,陆家人真有点儿看不上,买的地并不多。

    当然,就算是不多,隐匿、良田记作劣田的事儿也不会没有。沈瑞之前定下拟清丈田亩时,自然也告之了陆家。

    陆七老爷却表示不会处理那些田产,只留给沈瑞发落,受罚丢面子陆家都认——连世交、姻亲、心腹家的田都不放过,方显得沈大人公正无私。

    虽说山东陆家是靠着沈瑞才更上一层楼的,但陆七老爷能做到这个份儿上,沈瑞还是领情的。

    至于韩家,他们这支原是太祖时自山西迁来的,几经灾荒战乱,韩家族人也不多了。

    成化年间韩大老爷的曾祖父发了笔横财,曾回过山西老家寻根,只是已找不到当初族人,因着手中有钱,略一运作,便与当地最大的一支韩姓家族连了宗。

    这韩姓家族子弟中倒颇有几个读书好的,几代下来,也出了过二三进士,七八举人。

    如今山东布政使司右参议韩逵就出自这个家族,年纪比韩大老爷大不了几岁,但论辈分,则是韩大老爷的叔父。

    自韩逵来了山东,韩家便是孝敬不断,坐实了这亲戚。

    只是韩家不如魏家那般招摇,又是做酒楼的,进门都是客,便与各家关系都不错,没有什么仗势欺人的。

    若说仗势,也不过是登州府再没有敢在他们酒楼赊账不还罢了。

    之所以要同样先清丈韩家的,也是因着他家有布政使司的关系。

    只要魏家、韩家都被清查了,不说登州府,至少蓬莱县再无能仗势梗脖子的家族了,清丈田亩也就能顺利推行下去了。

    不过既然韩家早早投诚,又卖力的递送各家消息,沈瑞便也先与他们招呼一声。

    实际上韩家也不会损失太大,他家虽是登州的老户了,但买的地也不多。

    他家除了主要经营酒楼外,也是养船,只不过不是陆家那样的海贸商船,而是养的二十多条大小渔船,海货也是极大一笔进项。

    听陆十六郎如是说,沈瑞点头道:“他家是好的。你也去告诉他们,各地八仙车行驿站客栈,还得他们多帮衬。”

    这便是同意韩家入股八仙客栈,甚至要与韩家共建客栈了,待登州开埠,必将有大批客商云集,客栈也必然日进斗金。

    且八仙车行又是什么背景?这样的好事儿韩家求都求不来的。

    陆十六郎笑道:“那俺可要缓缓说出来,别叫韩家老太爷欢喜得厥过去。”

    众人一时都笑了起来。

    沈瑞笑道:“你且缓缓说,别真吓着老人家,日后,渔获这块,怕是还要韩家出力呢。”

    陆十六郎一怔,随后佯作叹气道:“大人如此关照便是我家都嫉妒了。”

    “这可真是得了便宜卖乖。”田顺因跟陆十六郎熟了,开起玩笑来是半点儿忌讳也无,什么都敢说,因拍着他肩膀打趣道:“若这般说,渔船归你们家,商船归他们家,你可乐意?”

    陆十六郎便忙作出作揖求饶的样子,又惹得众人哄笑不止。

    山东海产颇丰,渔课(渔税)不少,登州便是需缴纳海鱼八千斤、蛤粉五十七斤四两、昆布六斤十四两四钱、海漂硝二斤、杂翎八万九千二百九十八根。

    渔课按所征之物可分为本色和折色两类,客体原是征收鱼油、鱼鳔、翎毛,后来便视官府的需要改折其他实物征收,多为金银钞,弘治年间两税赋税中就征收鱼课米,并将其划归在秋粮项下。

    这二年山东灾荒,渔课是部分减免,如海鱼,原是要折成金银缴税的,现下全免,算是让百姓果腹。而昆布、海漂硝这类药材,还是要如数上缴的。

    沈瑞原就翻看过一些前人的杂记、游记,来了登州后,又看过从前的府志、县志,晓得海产丰富,不乏名贵品种。鲍鱼海参不必提了,宋人庞元英《文昌杂录》还提到了嘉骐鱼,便是真鲷了。

    相对于开发登州农业,沈瑞对于开发登州渔业的信心更足。

    科学捕捞之外,他还希望能做到科学养殖。

    海鱼不好运输,总可丰富百姓餐桌,除了高端的海参鲍鱼瑶柱可制成干货运输出去的,低端的海带海藻也同样可以干制,更有虾皮、蚬子干……海洋就是登州最大的宝藏啊。

    当然,有好的产品,也要能运得出去才行。

    多山的登州还面临着一个难题,便是陆路运输。

    便是开海,有些物资也要东西运得进来、运得出去才行。

    要想富,先修路。实在是至理名言。

    “……春耕时节,不宜抽调太多劳力徭役,但是想要尽快开海,这陆运也一定要跟上,既有灾民需要赈济,还当以工代赈,将驿路和主要干道修上一修。”

    登州受灾情况虽没济南府严重,却也不是没有灾民了,亦不是没有流民逃难到此地,加上有魏员外这种人从中搅合谋利,没有田地可依靠的城中底层百姓也过着苦日子。

    无论是城内建设,还是城外修路,只要官府管饭,无论流民还是百姓定是一百个乐意的。

    沈瑞看着陈师爷在简单的地图上比划着,同大小于师爷商量着规划路线,心下叹气,这地图,也得再画详细些。

    修路总要勘测,到时候让人顺带绘制地图、地形图。登州各州县村镇分布、农业种植分布、路型路况种种他都想知道。

    *

    购粮风波之后,府城各大户便都盯着府衙和魏家等几家,静待后续。

    知府回衙后,魏员外等人找上门去,又灰头土脸的出来,各家都是第一时间得到了消息,很快“查隐田”的风声迅速吹遍全城。

    当天魏家多次快马送信出城,各家也是一清二楚,因此许多人家还保持着观望态度——天塌了有大个儿的顶着,魏家田最多,后台最硬,且看他家应对。

    当然也不乏未雨绸缪者,或先一步料理自家产业,或请托关系。

    而其中跪的最快,跪得罪狠,最出人意料的,却是秦家。

    据说那日秦三爷回家没多久,便有他受了家法的消息传出来,听说还被打得颇重,甚至到下不了床的程度。

    有人闻讯试探性的携礼上门看望,却根本没见着秦三本人。

    秦二出面接待,话说得滴水不漏,只说三弟染了重病,怕过了病气给人,不便见客。

    稍晚些时候,秦家各铺子里的管事被撤换了一大批,从侧面上证实了秦三在秦家的失势。

    入夜之后,秦家又有几乘小轿悄没声的出来,分往不同方向去了。

    翌日一早,已经许久不曾走出家门的秦老太爷,由家丁们抬着,亲自到了府衙,求见知府大人。

    知府沈大人不枉他惜老怜贫的名声,颇给面子,并没有将其拒之门外。

    府衙后堂,秦老太爷声泪俱下,痛陈儿子不孝,自己管教不严,致使铸成大错,将悔过之意表演得淋漓尽致。

    他表示已经请了家法打了儿子三十杖,不会再让那混蛋出来做事了,只要秦家粮铺一解封,便会低价供应百姓粮米,以稳定登州米市,让百姓安心。

    此外秦家愿捐出家中半数粮米,支持知府大人建朱子社仓,余下粮米也愿听凭官府和买。

    沈知府文质彬彬,始终挂着温和的笑容,是极有亲和力的,开口也是和和气气的,并不像那些居高位的官老爷们那般开口便是训斥。

    可这笑眯眯的沈大人说的却是:“到底是商界老前辈,老人家这笔账算得精妙已极,想来老人家对大明律也是有所了解,故此才这般处置么?”

    他的话语中多少还带了几分调侃意味,那边陈师爷语气里全是冰寒。

    陈师爷早就在肚里暗骂秦老太爷老狐狸了,见沈瑞一个眼风扫过来,当下便立时接棒,冷冷道:“依大明律,‘凡客商匿税不纳课者,笞五十,物货一半入官。于官物内以十分为率,三分付告人充赏’。”

    秦老太爷脸上有些挂不住了,尴尬的咂咂嘴,话在肚子里转了两圈,才做出虚弱无力的样子道:“小老儿一直也没读过什么书,就认得账簿上那几个字,睁眼瞎一样,也不懂律法,还请大人看在小老儿上了年纪的份上……”

    说着进一步哭了起来,道:“大人呐,小老儿已是一只脚踏进棺材的人了,实不知家里那畜生在外惹得这样大祸,都是小老儿错,没管好家里……俺秦家素来本分,还请大人手下超生呐……”

    他的声音渐渐小下去,眼睛又往放在沈瑞手边儿的礼单子瞟。他可是递拜帖进来的时候就奉上礼单子的。

    陈师爷无动于衷,继续背大明律道:“……‘朋谋结党、倚势用强、掯勒客商、挟制官吏、搅扰商税者,杖罪以下,本处枷号二个月,发落徒罪以上,及再犯杖罪者免其枷号,并发附近卫分充军’……”

    秦老太爷这回是哭都哭不出来了,口中也不说那些虚的客套话了,就只可怜巴巴看着沈瑞。

    沈瑞对秦家也没赶尽杀绝的意思,还指着立秦家这牌坊来招安其他家族呢。

    秦家手里的田地也着实不少,韩家那边的也递话来求情,表示秦二是一心向着府衙这边的。

    听韩家人描述,秦二也是个极有能力的人,对于人才,沈瑞是不会嫌多的。

    不过秦家若是想轻飘飘过去了,那也是做梦。

    沈瑞轻叹一声,道了句:“可怜天下父母心。”

    一句话说得秦老太爷再次老泪纵横。

    “本府十分理解老人家的心情。”沈瑞缓缓道,“本府牧守一方,秦家子孙不犯国法,作为登州子民,府衙必庇佑之。”

    秦老太爷一僵,白哭了,知府这话等于没说,就看给秦三定个什么罪了。

    心里不免又骂了千八百遍魏春来不是东西,拖着秦家下水——在父母眼里,孩子永远是好的,错儿都是别人家孩子犯的,自家都是被别人家的孩子带累的。

    秦老太爷咬咬牙道:“秦家粮米,只留下家中口粮,余下全凭大人取用。听闻府衙有意修缮城中道路,这是大善事,秦家愿捐银两千……不,三千两。”

    登州到底不比京里,更比不得江南富庶之地动辄银子万两十万两的,像秦家这样一个县城里的大户人家,就算有个三五代的积累,攒下十万家资都算是极会过日子,能拿出三千两委实不少了。

    更何况,还有家中粮食。

    沈瑞笑道:“老人家造福乡梓,此大善也。本府必将在积善堂重重记上一笔,以让后世子孙都不忘老人家此善举。”

    秦老太爷刚说了句不敢当,还没松口气。

    就听得知府大人道:“清丈田亩,乃是皇上亲定的国策,现如今边镇都在清查屯田,皇亲国戚的庄田也被筛过了一遍。咱们登州,还要老人家这样忠君爱国、慈善仁义者作个表率才好。”

    秦老太爷被噎个窝脖,好险没背过气去。

    荒年粮食自然是命根子,更重要的,是种粮食的土地。粮食总有吃完卖完的一天,没了土地,来年的粮食从哪里来?

    秦老太爷不是没听过清丈田亩的风声,宁可割一大块肉下来,却仍咬死了不提土地,还希望沈瑞只是要收拾魏家,其他人家只要乖乖的,或能躲过此劫。

    可惜了,知府大人岂会放过一个人。

    他满嘴黄连似的苦,又能说什么?知府大人这话的意思再明白不过:人家皇亲国戚的庄田都过筛了,边镇军备屯田都查了,你秦家多啥?!凭啥不查你?

    何况又说皇上亲口定的国策,扣下来恁大个忠君爱国的帽子,别说不执行,就是不先冲上去,都可能被说是无视皇命抗旨不遵啥的吧?!

    秦老太爷真想翻个白眼昏死过去,先拖过这一时回去商量商量再说。

    又暗恨昨儿拜访陆家时,陆家让他做足姿态来求知府,知府宽仁大度必会饶了秦家,只诛首恶魏家。这他要是今儿不来,不是啥事儿都没有了吗?他不依旧能装傻了吗?!

    可是世上没有后悔药。

    而且,陈师爷那边上嘴唇一碰下嘴唇又开始说些大明律,秦老太爷虽然是埋怨陆家,可也心明镜儿似的,他若是不来,秦三固然没好下场,秦家也一样要被扒层皮下去。

    可都说“破家知府,灭门知县”呐。

    到底是多少年的当家人了,秦老太爷思量一番,咬咬牙,道:“多谢知府大人抬举秦家,秦家……愿效犬马之劳。”

    沈瑞脸上的笑容越发温和,“老人家言重了,老人家德高望重,日后登州府还有许多事要请老人家牵头呢。”

    秦老太爷勉强挤出个笑来,笑得比哭还难看。

    告辞从府衙出来后,秦老太爷便闭门不出,再也不见外客,甚至原本牢牢抓在手里的秦家总账也撒了手。

    至此秦家的掌舵人彻底变成了庶子秦二。

    秦二倒是乖觉,秦家的几个粮铺一解封,便全部开业,粮价只比寻常年景提高二成——在荒年里这算是比较低的粮价了。

    只不过,这次的低价粮并没有引发抢购潮。

    一则百姓的购物心理就是这样,越涨价越买,降价了反倒要再看看,生怕买得亏了。尤其官府那边饷仓放粮还在持续,小民们心里有底,便越发不着急了。

    再者,昨日的事已在街面上传得沸沸扬扬,官府抓了那许多泼皮走,谁也不是瞎子、傻子,当时想不明白,回去一琢磨,再听左邻右舍的聪明人一念叨,便都晓得自家是被人利用了去。

    煽动百姓造反呐?做惯了顺民的登州府城人民的态度大都是:“呸!想作死自己去,莫要连累了俺们!”

    街上也都传官老爷们是要收拾魏家秦家的,没见昨儿魏员外、秦员外都被从府衙撵出来了么!

    今儿一早秦老太爷也进了府衙,肯定是伏低做小去了,不然怎么会解了封?不然怎么会粮价这么低,还不限量!

    昨儿可还都挂的没粮的牌子呢,今儿就有了?!

    就是欠收拾!

    百姓们朴素的情感,他家黑心缺德,那就不买他家粮!

    大家俱都骂秦家,都说衙门收拾这群黑心的商家收拾的好。现在啊,就盼着青天大老爷主持公道,把秦家先前高价卖粮的银子退给大家。

    这边百姓心声不论,秦二接掌了秦家后头一桩事便将粮册、田亩鱼鳞册等悉数交到府衙来。

    他有一副好口齿,话说得格外漂亮:“先前家中子弟不肖,只怕还匿下了私产,大人清丈田亩,是为了登州百姓好,同样也是为俺们家扫出了家鼠,让俺们家产得以保全,俺们秦家上下永不忘大人大恩。”

    沈瑞摸摸鼻子,他原觉得自己这些年接触过的人多了,各种人话鬼话听得多了,早免疫了,如今见了秦二伏低做小到这份儿上,还真是叹为观止,这“大恩”一词儿,他还真不好意思厚着脸皮受啊……

    陆十六郎却不以为然,待秦二走后,笑向沈瑞道:“您不用跟秦二客气,您就是他再生父母一样,他若在那个家里呆着,跟驴马一样被使唤,便是不累死,早晚得被秦三治死。哪里会有如今的风光?”

    他声音略低了些,又道:“秦三是废了,但下头还有个刚成丁的嫡子秦五呢,秦家嫡支也不止他们这一脉。秦二最是聪明,他知道凭他自己在秦氏族人里是立不住的,只有紧紧巴结住府衙这边,有诸位大人给他撑腰,他才能顺利接下秦家家主的位置。”

    沈瑞摇了摇头,道:“他在族中能走到哪一步,是他自己的本事,与咱们无干,咱们也不会插手。他既是人才,于粮米之事上也极熟,我只盼日后咱们推广新的耕种手段时,尽心竭力做事,便不枉用他一场了。”

    陆十六郎应了一声,又道:“秦家田多,秦家庶子不比嫡子,是打十五六起就被送到庄上开始管事的,直到弄懂了庄稼,认全了好米孬米,才让回城里管铺子的。秦二又是个伶俐人,大人只管放心。”

    他顿了顿,又笑道:“他也至多是个跑腿儿的,听说涟四叔要来山东了?那哪里还用得上秦二了。”

    想起沈涟要北上来帮他,沈瑞不自觉露出笑容来。

    如今松江诸事平顺。沈瑛、沈瑾都起复了,沈瑞虽是外放,却是升官奇快,莫说松江府各家,就是整个南直隶都高看沈家一眼。

    松江知府董齐河于赈灾一事得了沈家大助力,年终考绩上上,又得了皇上嘉奖,原是升迁也能谋一谋的。

    他却是想得极明白,他机缘巧合才得了这个知府,朝中没有根基,也谋不到太好地方,便是给个从三品却丢在西北西南,还不若留在松江这富庶之地的好。

    况且巴结好了沈家,便是搭上了阁老,他日不愁没有好前程。遂便下足力气谋了个连任。

    有董齐河这个知府关照沈家,沈家再没什么不平顺的。

    沈琦为族长秉公处事,族人都心悦诚服,且因有诸多产业,族人日子也越发安定。无论耕种还是织厂,又或者船厂、各类学堂,都是四平八稳发展起来。

    沈涟这才能抽身,北上来帮沈瑞打开局面。

    松江种种产业创立都由沈涟经手,他来帮忙,登州这边再建厂建学堂必然事半功倍。

    而这次来,沈涟是带着家小一起上来的,毫无后顾之忧,这是准备就跟着沈瑞干了,沈瑞若为三年知府他也必然干满三年。

    沈瑞笑向陆十六郎道:“我只怕累着涟四叔,故此还得十六哥你多留心,如果有秦二这样的人才,也多引荐几位。”

    陆十六郎连连应是。

    沈瑞又笑道:“等四叔到了,也可以请雷员外过来一叙。还有,莱州李知府曾与我说过莱州也产红花和蓝,我看雷家种的染料不多,到时候可以商量商量,染料从莱州府买,莱州也可多卖些粮与我们。”

    *

    沈知府回到府衙后的第二天,蓬莱县就轰轰烈烈开展了清丈田亩行动。

    韩家、陆家也在其列,百姓是纷纷道知府大人大公无私,富户豪绅之家便不乏有人嘲笑这两家白当了狗腿子却也没落着好。

    不过无论是赞是讽是何种态度,各家也都知道了府衙清丈田亩的决心。

    而有了秦家这一出,当日参与囤积的几家,原就有摇摆不定的,便随了秦家倒戈,麻利的送上粮米来,重开粮铺,也积极配合了清丈田亩工作。

    倒戈这件事嘛,也有从众心理——见有人投诚了,便生怕自己投晚了,莫说捞不到好处,再被认为不诚心可是糟糕至极。因此一时各家争先恐后奔向府衙这边。

    便也如同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越滚人家越多。

    当然,死扛的,也不是没有。

    这不,还有高个儿的魏家纹丝不动吗?

    那和气生财的赵员外家,也同样死扛着没动——反正,目前还没清丈到他们家就是了。

    赵员外这会儿可没有一点儿和气生财的样子。

    这几日吃不香睡不甜,从前那胖脸面皮溜光水滑的泛着油光,这会儿再看,肉也耷拉了下来,眼下青痕明显,整个人憔悴了不少,咬牙切齿间带出几分狰狞。

    “都是秦家那老猪狗!”他咒骂着,“要不是他临阵倒戈,俺们这几家拧成一股绳,占了蓬莱县一半儿,不信那人不掂量掂量?!功亏一篑啊!千刀万剐的老猪狗!”

    赵家两个兄弟垂头听着,也不敢接茬。

    等赵员外骂够了,停下来喝了半碗人参炖鸡汤润润喉,两个兄弟互相使了半天眼色,终于赵二郎往前凑了凑,讪讪的问了一句:“大哥,家里,现下……可怎办?”

    赵员外一瞪眼,“俺们家愁什么?且看魏家的呢!老三,你多盯着魏家!”

    赵三郎与他大哥正好相反,精瘦精瘦,周身上下除了骨头就是皮,没有二两肉,尖嘴猴腮,倒是一脸精明相。

    他应了一声,小声嘀咕道:“魏家……除了天天快马出城,也没旁的动静啊。也不知道济南府几时能有个回信。”他顿了顿,往前凑了凑,声音放大了些,“大哥,量地的人都到他家地头了。”

    赵员外冷哼了一声,道:“你只盯着就是。魏家,是怎么着也要顶上去的。魏家的田可不单单是他自家田。”

    两个弟弟又相视一眼,不再言语了。

    魏家当然要顶上去,怎样都不能认怂。

    不是魏员外抹不下脸来认怂,而是他不敢也不能认怂,他那地里有多少是布政使张吉张大人的啊!

    魏员外是咬碎了牙也得硬挺着。

    赵员外是没什么京中亲戚,也不懂京中大佬们的那些复杂的关系,不过眼前这件事儿是明摆着的——打狗还要看主人呢,魏家摆明车马直言是布政使的人,沈瑞还敢这么拿魏家开刀,那必然是布政使的仇家啊!

    布政使大人会对个磨刀霍霍的仇家不理不睬吗?!会由着登州这样肆无忌惮清丈他的田亩,抓他的把柄吗?

    济南府,总会有动静的。

    “等魏家。”赵员外从牙缝里挤出这仨个字来。

    赵三郎看大哥又像来了火气的样子,便不想在这儿擎等着听他骂人了,等魏家,那就……等吧。他应了一声,便脚底抹油溜了。

    赵二郎欲言又止,接过长兄递过来的汤碗,也起身要走。

    赵员外忽然喊住他,又打发了满屋子的人出去,弄得赵二郎无端紧张起来,忽听得赵员外道:“老三这小子,心思活了吧。没秦二那两下子手段,到有秦二那么大的心。”

    赵二郎面皮抽了抽,勉强笑道:“大哥,多心了。”

    赵员外瞪了他一眼,“他娘的当谁是傻子?”转而又骂了秦家八辈祖宗。

    这件事确实是秦家开了个坏头儿,本身商贾之家庶子出头不易,秦二这一番作为,让不少人家的庶子以及嫡出幼子看到了希望。

    比如赵三郎,他就是嫡幼子,比一母同胞的两个哥哥小了不少,但再小也过了而立之年了,再小,也知道银子是好的,谁手里有银子谁说的算。

    赵家上头老爷子老太太其实是都不在了,只不过赵员外比两个弟弟年长了许多,当初答应了爹娘要照顾好两个弟弟,这才一直不曾分家。

    但在年纪渐长的赵三郎眼里,大哥分明就是不想分薄家产,才一直不肯让他们两兄弟分出去的。

    要是按照当初爹娘临终所说,他那会儿还没成亲,家产里是要把给他娶媳妇的钱另算出来的,他应该拿家里的大头儿。

    可现在别说小头儿,就是想花点儿银子,都要从大哥手里讨,他如何甘心!

    他又不是当初的小孩子了,他现在有老婆有儿女,他也想顶门立户啊。

    大哥却让他干啥?啥都不教他,只让他跑腿打杂,还好意思说因着是一家子亲骨肉,信不过旁人,只信得过他。分明就是想把他养成废物,一辈子只能靠着大哥,一辈子也别想把家产拿回来嘛。

    秦二做的多漂亮!看着秦三犯错,然后他去投奔大人物,怎么样,一翻身,整个秦家都落他手里了!

    现在,他大哥也犯错了啊……

    他是不是也能……啊?是不是?

    赵三郎如何不心里痒痒的。

    但赵三郎还是有点儿自知之明的,他自己做生意管事本事平平,又没有二哥踏实肯干,所以他是打算拉二哥一块儿反了大哥的。

    赵二郎是因着做的事儿比赵三郎多,才更了解大哥的手段,以及,赵家的情况。这家啊,真不是谁都能当得好的。

    他既不想得罪大哥,也不想告发三弟。

    因此这会儿大哥问起来,他也只能含混糊弄过去。

    赵员外冷冷道:“老三那点心思都写在脸上了,但他有几斤几两,自己也是清楚的,要不,早在听说秦二投向那边儿时候他就跑了,没准儿现在都杀回来结果了俺呢。他来找了你?”

    赵二郎立时表忠心:“哪能呢。大哥,俺……和老三都听你的。”

    赵员外看了他一眼,“别跟老三瞎掺和。”

    赵二郎连忙应是,心下松了口气。

    屋里一时陷入沉默,好半晌,赵员外才开口,“老二,你跑一趟文登县。”

    赵二郎摸不着头脑道:“文登?”

    赵员外望着承尘,眼神有些空洞,道:“如今府城上下只怕都盯着魏家和俺们家,俺是动弹不得的,只有你去跑一趟。别怕,俺同你说,你去文登寻……”

    *

    魏家现在确实没什么动静。

    因为魏家凡喘气儿的马基本上都被骑出去送信了。

    登州离着济南府且远着呢,鲁东又多山地,便是日夜疾驰,也要三四日。这一个来回……

    魏员外又不能拉起伙人来硬扛官府——且莫说那就是造反了,便是布政使也保不下他,就是不说造反那茬,满登州城的泼皮都被拉到海边儿挖沙子修海港去了,他是人儿都凑不齐的。

    为今之计,能用的,唯有“拖”字诀。

    装病,一干人等都装病。从庄头到庄客,消极抵抗,各种胡说八道,各种不配合清丈。

    当然,这个效果极其有限。来清丈田亩的衙役根本不在乎他们是不是配合的。

    魏员外觉得自己怕是要真病了,镇日躺在榻上掐着手指头算日子。

    他那天从府衙出来就立刻写了信叫人送走了,三天,三天半了,该送到了吧?

    那送信的是魏家家生子,几代的忠仆,极为靠谱,带着两匹马出来,日夜兼程,一路疾驰到济南府,大腿根都磨破了皮也强忍着。

    布政使司衙门虽也有官宅,但因地方有限,每家宅子都不大——比起五进的大宅子而言,三进是小了点。因此基本上左右布政使、左右参政、左右参议都在外头另有私宅。

    这送信人不是头次来济南府了,自然知道这点,一路到了张府,从西角门下了马。因腿上有伤,他几乎是滚下来的,强忍着剧痛挪到门前。

    塞了不少银子给来应门的门房,他压低声音急声道:“登州的急信,真个是要命的大事儿,烦劳快快通报张大人。”

    那门房熟练的收了银子,听说是登州,不由顿了下。

    这不是登州第一次送信过来了,每次都说十万火急的,但……府里始终没什么动静。可见他们的十万火急,未必是大人的十万火急。

    布政使大人还未下衙。门房便只报给里头管事知道,登州又送信来。果然里头根本不重视,也不曾吩咐去请大人。

    拖拖拉拉好半晌才有一位师爷出面接待了这送信人。

    这师爷漫不经心问了两句,却没想到真听到了天大的事儿,登时一蹦多高,都顾不得与送信人说一声,便匆忙就跑去寻了张吉身边的首席幕僚齐师爷。

    登州之前送的信,说的都是民乱未成、铺子被封的事。

    对此,张吉自然很是不快,在书房里连骂蠢货。

    齐师爷深以为然,魏家确实蠢了些,不过乡野之人嘛,能有多高明呢?事儿已经出了,就看他们怎么利用这事儿了。

    “东翁还是写封信给阁老。再,透消息与胡御史?”齐师爷建议道。

    御史胡节还在山东呢,又是刘瑾的人,这事儿于公于私都合该胡节这巡按御史出面弹劾沈瑞。

    而且御史风闻奏事,虽是没实质性民乱,但是百姓因买粮聚众滋事,总是地方官安抚不利。

    沈瑞又无端给所有百姓发粮——是百姓,不是灾民,这可有浪费国帑之嫌了,此外再参一本邀买民心也是可以的。

    张吉这边应下,那边透气给胡节。胡节办事利落,很快就有折子上京了。张吉也就丢开手,后续登州不断过来求助,他是理也不理的。

    没想到,沈瑞这小子还能玩出清丈田亩这手来!

    张吉也是气得跳脚,但,他还真就阻不了。

    到了他这样封疆大吏的位置,就得不住关注京中动态,揣度皇上心意了。

    皇上之前查了宗室、外戚、勋贵的田亩,又派了人四处清查军屯,这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沈瑞此举,那他娘的是迎合上意,他如何阻?!

    “小觑了这小兔崽子。”张吉咬牙切齿道。

    齐师爷也是好生郁闷,半晌才道:“田亩之事……已不可为。倒是……可在别的上做做文章。胡御史的折子到了京里,总能搅上一二。”

    张吉气恼道:“便是搅起风雨来,这边沈瑞清丈田亩的事儿传进京里,必然讨得皇上欢喜,便是诸大人都恨不得生啖了他,皇上肯护着,便也扳不倒他。皇上……唉……”

    这小皇帝,就这么个不管不顾的脾气,做臣子的也没奈何。

    沈瑞这奸佞之辈,只知逢迎皇上!

    如今这事儿,帮魏家是不可能,登州的田亩丢了便丢了吧,左不过魏家不可能蠢到白纸黑字把他张吉的名字写在契上。

    只有口供,沈瑞便是弹劾他,他也可说魏家冒认官亲、招摇撞骗,一推二五六。

    想到那些田亩所代表的银子,想到魏家三节两寿的孝敬,张吉也不由一阵肉疼,尤其是胡节这厮以刘瑾的名义刚刚刮了他一笔银子走。

    “让魏姨娘的娘家给登州写信。”张吉黑着脸道。

    魏家既已废了,那就索性把能榨出来的银子都榨出来。

    让魏姨娘的娘家出面去讨银子,魏家这会儿就这一根救命稻草,必然无有不应。

    银子在魏姨娘的娘家走一圈,便跟他没半分干系了,皆是“妾室娘家亲戚之间的家务事”。治家不严、内帷不修这等也弹劾不到他头上。

    齐师爷点头应是,事到如今尽快把能拿的银子拿到手才是正经。

    张吉负手在书房走了两圈,思量半晌,忽冷笑一声,道:“小兔崽子不是有个慈航普度的心吗?好啊,便让众生皆去寻他超度。”

    沈知府开仓放粮赈济灾民,那各地灾民自然会闻风而动,云聚登州。

    登州能有多少存粮?还建什么朱子社仓呢!

    清了田亩又怎样?这个时节刚播种没多久,秧苗才寸许高呢,清了田也变不出粮食来!

    当登州满坑满谷都是灾民,成千上万等吃饭的嘴大张着,看沈瑞这小兔崽子还有闲功夫清丈田亩没!

    齐师爷笑赞道:“东翁高明!这一个‘赈灾不利’是跑不掉的。且百姓若先前不曾粮领还则罢了,这人心总是不足,先前领了,灾民来了,就没了他们的份儿了,只怕……还是要闹将起来。”

    他眼神闪动,“这次若生‘民乱’,不知道还能否顺利压下去。”

    张吉嘴角一抹冷笑,道:“那就看他的手段了。他旧日在京中也以善赈灾扬名。到了山东越发进益了,剿匪也在行了。那便,拭目以待吧。”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飞快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2009大河网络 苏ICP备2024066333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13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