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无双鬼才
目录
设置
目录
正文
鬼才——郭奉孝 毒士——贾文和 莫名—— 司马仲达 神机——诸葛亮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九章 第三十章 第三十一章 第三十二章 第三十三章 第三十四章 第三十五章 第三十六章 第三十七章 第三十八章:高顺? 第三十九章:维谷 第四十章:取舍 第四十一章:降 第四十二章:波才与高顺(上) 第四十三章:波才和高顺(下) 第四十四章:去向何方? 第四十五章:安置 第四十六章:百密一疏 第四十七章:定计 第四十八章:圉县(一) 第四十九章:圉县(二) 第五十章:圉县(三) 第五十一章:圉县(四) 第五十二章:圉县(五) 第五十三章:圉县(完) 第五十四章:琐屑的后事 第五十五章:大计划 第五十六章:变数 第五十七章:徐济的打算 第五十八章:忧虑 第五十九章:荀彧的麻烦 第六十章:胜负手 第六十一章:真实 第六十二章:终 第六十三章:徐济归 第六十四章:奉孝 第六十五章:荀谌 第六十六章:并论天下 第六十七章:计划 第六十八章:后事 第六十九章:久别重逢 第七十章:准备 第七十一章:“幽影”成立 第七十二章:波才的踌躇 第七十三章:郭奉孝的对策 第七十四章:己吾之行(一) 第七十五章:己吾之行(二) 第七十六章:己吾之行(三) 第七十七章:己吾之行(四) 第七十八章:己吾之行(五) 第七十九章:己吾之行(六) 第八十章:己吾之行(七) 第八十一章:己吾之行(八) 第八十二章:己吾之行(完) 第八十三章:隐患 第八十四章:搏命 第八十五章:人证物证 第八十六章:时不我待 第八十九章:会面与应对之策 第九十章:入城与荀谌的来访 第九十一章:来意 第九十二章:己吾乱起 第九十三章:夺己吾 第九十四章:战 第九十五章:剿灭 第九十六章:平定 第九十七章:再往陈郡 第九十八章:梁子虞 第九十九章:回归于郭嘉的信 第一百章:洛阳来客 第一百零一章:未能准备的相遇 第一百零二章:成亲? 第一百零三章:伊宁的身份以及不渝 第一百零四章:重回己吾 第一百零五章:襄邑杂记(一) 第一百零六章:襄邑杂记(二) 第一百零七章:襄邑杂记(三) 第一百零八章:襄邑杂记(四) 第一百零九章:襄邑杂记(五) 第一百一十章:襄邑杂记(完) 第一百一十一章:风头正劲 第一百一十二章:离开与战争 第一百一十三章:张邈的行动 第一百一十四章:压境 第一百一十五章:初战 第一百一十六章:陷阵逞威 第一百一十七章:斗将 第一百一十八章:年轻的代价 第一百一十九章:打算 第一百二十章:绝命的招数 第一百二十一章:胜败 第一百二十二章:张邈之败(上) 第一百二十三章:张邈之败(下) 第一百二十四章:袭营 第一百二十五章:后续的麻烦 第一百二十六章:徐济的前途 第一百二十七章:未卜 第一百二十八章:落定 第一百二十九章:大事 第一百三十章:赐婚? 第一百三十一章:无题 第一百三十二章:冯芳的巴结 第一百三十三章:史阿 第一百三十四章:妥协 第一百三十五章:局 第一百三十六章:对局 第一百三十七章:检阅之时 第一百三十八章:刁难 第一百三十九章:小胜 第一百四十章:成婚 第一百四十一章:暗伏的危机 第一百四十二章:上任 第一百四十三章:下马威 第一百四十四章:刘宏的态度 第一百四十五章:破 第一百四十六章:立嗣 第一百四十七章:变数 第一百四十八章:知心 第一百四十九章:惊闻 第一百五十章:两难 第一百五十一章:大局已定 第一百五十二章:绝境 第一百五十三章:驾崩 第一百五十四章:势成 第一百五十五章:变故 第一百五十六章:张让之祸 第一百五十七章:何进身死 第一百五十八章:董卓入,徐济出 第一百五十九章:董卓之计 第一百六十章:废立之事 第一百六十一章:行刺 第一百六十二章:曹操轶事 第一百六十三章:奉遗旨,起兵(上) 第一百六十四章:奉遗旨,起兵(下) 第一百六十五章:受阻 第一百六十六章:吕布之威 第一百六十七章:进击 第一百六十八章:追击 第一百六十九章:不欢而散 第一百七十章:冀州(一) 第一百七十一章:冀州(二) 第一百七十二章:冀州(三) 第一百七十三章:冀州(四) 第一百七十四章:冀州(五) 第一百七十五章:冀州(六) 第一百七十六章:冀州(七) 第一百七十七章:甄氏(一) 第一百七十八章:甄氏(二) 第一百七十九章:甄氏(三) 第一百八十章:甄氏(四) 第一百八十一章:甄氏(五) 第一百八十二章:甄氏(六) 第一百八十三章:甄氏(七) 第一百八十四章:甄氏(八) 第一百八十五章:新的麻烦 第一百八十六章:张夫人(上) 第一百八十七章:张夫人(下) 第一百八十八章:釜底抽薪 第一百八十九章:行动 第一百九十章:陈到之能 第一百九十一章:震慑 第一百九十二章:再生事端 第一百九十三章:飞燕 第一百九十四章:陷阵!陷阵!(一) 第一百九十五章:陷阵!陷阵!(二) 第一百九十六章:陷阵!陷阵!(三) 第一百九十七章:陷阵!陷阵!(四) 第一百九十八章:陷阵!陷阵!(五) 第一百九十九章:新的征程 第二百章 张合(上) 第二百零一章 张合(下) 第二百零二章 夺冀(一) 第二百零三章 夺冀(二) 第二百零四章 夺冀(三) 第二百零五章:夺冀(四) 第二百零六章 夺冀(五) 第二百零七章 夺冀(六) 第二百零八章:夺冀(七) 第二百零九章 夺冀(八) 第二百一十章 荼蘼(上) 第二百一十一章 荼蘼(下) 第二百一十二章:高览 第二百一十三章 田丰 第二百一十四章 击袁(一) 第二百一十五章:击袁(二) 第二百一十六章:隐患 第二百一十七章:破局 第二百一十八掌:好大的算盘 第二百一十九掌:堪破 第二百二十章:对手 第二百二十一章:定冀 第二百二十二章:兖州二三事 第二百二十三章 高顺的变化 第二百二十四章:我得高子和,胜百万雄师! 第二百二十五章:长安 第二百二十六章 遗命 第二百二十七章 试探 第二百二十八章 意外(上) 第二百二十九章:意外(下) 第二百三十章 疑惑 第二百三十一章:蔡府 第二百三十二章 寥寥数年 第二百三十三章:种子 第二百三十四章 难题 第二百三十五章:乱长安(一) 第二百三十六章:乱长安(二) 第二百三十七章 乱长安 三 第二百三十八章 乱长安(四) 第二百三十九章:乱长安(五) 第二百四十章:乱长安(六) 第二百四十一章 乱长安(七) 第二百四十二章 乱长安(八) 第二百四十三章 乱长安(九) 第二百四十四章 乱长安(十) 第二百四十五章 乱长安(十一) 第二百四十六章 乱长安(十二) 第二百四十七章 乱长安(十三) 第二百四十八章 乱长安(十四) 第二百四十九章 乱长安(十五) 第二百五十章 乱长安(十六) 第二百五十一章 乱长安(十七) 第二百五十二章:乱长安(十八) 第二百五十三章 乱长安(十九) 第二百五十四章 乱长安(二十) 第二百五十五章 文和堪破 第二百五十六章 得失算计 第二百五十七章 后事处置 第二百五十八章 艰难求生 第二百五十九章 败露? 第二百六十章 求生 第二百六十一章 境遇糟糕 第二百六十二章:大事不妙 第二百六十三章 夜战 第二百六十四章:得胜 第二百六十五章 局(上) 第二百六十六章:局(下) 第二百六十七章 暗潮(上) 第二百六十八章 暗潮(下) 第二百六十九章:一触即发(上) 第二百七十章 一触即发(下) 第二百七十一章 开战(上) 第二百七十二章 开战(下) 第二百七十三章 一往无前 第二百七十四章 并州(上) 第二百七十五章:并州(下) 第二百七十六章:口舌 第二百七十七章 熟胜熟负? 第二百七十八章 步步紧逼 第二百七十九章 破城 第二百八十章:大捞一笔 第二百八十一章 于扶罗 第二百八十二章:大败而回 第二百八十三章 安敢耳?(上) 第二百八十四章 安敢耳?(下) 第二百八十五章 荆襄多险 第二百八十六章 更进一步 第二百八十七章:长安多事 第二百八十八章 诈敌 第二百八十九章:破敌之路 一 第二百九十章:破敌之路 二 第二百九十一章:破敌之路 三 第二百九十二章:破敌之路 四 第二百九十三章:破敌之路 五 第二百九十四章:破敌之路 六 第二百九十五章:坡地之路 七 第二百九十六章:破敌之路 八 第二百九十七章:破敌之路 九 第二百九十八章:破敌之路 十 第二百九十九章:破敌之路 十一 第三百章:得胜! 第三百零一章:天下局势 一 第三百零二章:天下局势 二 第三百零三章:江东局定 第三百零四章 无题 第三百零五章:谋臣 第三百零六章 再度起行 第三百零七章:安镇兖州 一 第三百零八章:安镇兖州 二 第三百零九章:安镇兖州 三 第三百一十章:安镇兖州 四 第三百一十一章:安镇兖州(五) 第三百一十二章:安镇兖州(六) 第三百一十三章 安镇兖州(七) 第三百一十四章 安镇兖州(八) 第三百一十五章 重返陈留(一) 第三百一十六章 重返陈留(二) 第三百一十七章 重返陈留(三) 第三百一十八章 重返陈留(四) 第三百一十九掌 重返陈留(五) 第三百二十章 重返陈留(六) 第三百二十一章 重返陈留(七) 第三百二十二章 重返陈留(八) 第三百二十三章 重返陈留(九) 第三百二十四章 重返陈留(十) 第三百二十五章 重返陈留(十一) 第三百二十六章 重返陈留(十二) 第三百二十七章 重返陈留(十三) 第三百二十八章 纷乱 第三百二十九章 甘兴霸 第三百三十章 对手(上) 第三百三十一章 对手(下) 第三百三十二章 黄忠归孙 第三百三十三章 巨变(上) 第三百三十四章:巨变(中) 第三百三十五章 巨变(下) 第三百三十六章 诸侯之盟(上) 第三百三十七章 诸侯之盟(中) 第三百三十八章:诸侯之盟(下) 第三百三十九章:威势(上) 第三百四十章:威势(中) 第三百四十一章 威势(下) 第三百四十二章 祸水(上) 第三百四十三章 祸水(中) 第三百四十四章 祸水(下) 第三百四十五章 突变 第三百四十六章 獠牙 第三百四十七章:幽州之事 一 第三百四十八章:幽州之事 二 第三百四十九章:幽州之事 三 第三百五十章:幽州之事 四 第三百五十一章:幽州之事 五 第三百五十二章:幽州之事 六 第三百五十三章:幽州之事(七) 第三百五十四章 幽州之事(八) 第三百五十五章:幽州之事(九) 第三百五十六章:幽州之事(十) 第三百五十七章:幽州之事(十一) 第三百五十八章:边关祸事(上) 第三百五十九章:边关祸事(下) 第三百六十章:西行 第三百六十一章:幼主(上) 第三百六十二章:幼主 下 第三百六十三:新的消息 第三百六十四章:迷局 上 第三百六十五章:迷局 中 第三百六十六章:迷局(下) 第三百六十七章:会面 第三百六十八章:暗怀鬼胎 第三百六十九章:贾诩的对策 第三百七十章:耸听之言(上) 第三百七十一章:耸听之言(下) 第三百七十二章:大战之前 第三百七十三章:混战 一 第三百七十四章:混战(二) 第三百七十五章:混战(三) 第三百七十六章:混战(四) 第三百七十七章:混战 五 第三百七十八章 混战(六) 第三百七十九章 混战(七) 第三百八十章:混战(八) 第三百八十一章:混战(九) 第三百八十二章:混战(十) 第三百八十三章 混战(十一) 第三百八十四章:混战(十二) 第三百八十五章:对决 第三百八十六章:双赢 第三百八十七章:长效之策 第三百八十八章:北方 第三百八十九章:蹊径 第三百九十章:分权 第三百九十一章:烦恼 第三百九十二章:大放异彩(上) 第三百九十三章:大放异彩(下) 第三百九十四章:动心 第三百九十五章:勾心斗角 第三百九十六章:来客 第三百九十七章:峰会(一) 第三百九十八章:峰会(二) 第三百九十九章:峰会(三) 第四百章:峰会(四) 第四百零一章:峰会(五) 第四百零二章:峰会(六) 第四百零三章:心仪 第四百零四章:宗教 第四百零五章:破绽 第四百零六章:阴谋(上) 第四百零七章:阴谋(下) 第四百零八章:捷报 第四百零九章:色诱 第四百一十章:威逼 第四百一十一章:夜谈 第四百一十二章:群美 第四百一十三章:疑团 第四百一十四章:会客 第四百一十五章:说服 第四百一十六章:大局 第四百一十七章:忧烦 第四百一十八掌:无题 第四百一十九掌:精致分析 第四百二十章:暗斗 第四百二十一章:入府 第四百二十二章:斗 一 第四百二十三章:斗 二 第四百二十四章:斗 三 第四百二十五章:斗 四 第四百二十六章:斗 五 第四百二十七章:斗 六 第四百二十八章:斗 七 第四百二十九章:斗 八 第四百三十章:斗 九 第四百三十一章:斗 十 第四百三十二章:斗 十一 第四百三十三章:斗 十二 第四百三十四章:命运 上 第四百三十五章:命运 下 第四百三十六章:意外 第四百三十七章:谋战 一 第四百三十八章:谋战 二 第四百三十九章:谋战 三 第四百四十章:谋战(四) 第四百四十一章:下邳之战(一) 第四百四十二章:下邳之战 二 第四百四十三章:下邳之战 三 第四百四十四章:下邳之战 四 第四百四十五章:下邳之战(五) 第四百四十六章:下邳之战(六) 第四百四十七章:下邳之战(七) 第四百四十八章:下邳之战(八) 第四百四十九章:下邳之战(九) 第四百五十章:双雄(一) 第四百五十一章:双雄(二) 第四百五十二章:双雄(三) 第四百五十三章:双雄(四) 第四百五十四章:双雄(五) 第四百五十五章:双雄(六) 第四百五十六章:双雄(七) 第四百五十七章:双雄(八) 第四百五十八章:匆匆而逝(完)
设置
主题
字体
黑体
宋体
楷体
字号
18
第四百五十八章:匆匆而逝(完)
《无双鬼才》
作者:燕雀哀鸿鹄
更新时间:2024-02-04 10:56:22
字数:14300字
    www.xqxs.com,最快更新无双鬼才 !

    但这场战争随着**的到来反而更快地结束了,曹操的节节败退和孙策的虎视眈眈无不映衬着徐济的强大。— .{2}{3}{w}{x}

    随着这一战的结束,天下的形势已成定局,刘备虽得庞统凤雏但出蜀之途却被贾诩死死钳制住了要害,而曹操这一战后实力大损唯有龟缩回江东休养生息,而且还要提防孙策时时的觊觎。

    而徐济此时已然掌控天下的大势,徐济需要的只是休养以恢复这几年连续征战对自己麾下领地的伤害,而后徐济便可以率部出征了。

    但此时徐济虽有计划却必须返回长安了,刘协又不安稳了。

    但这对徐济来说却并不是什么太严重的问题,刘协如今已经翻不出什么浪来了,即便还有些固执的保皇党却也无法动摇徐济的地位了。

    随着徐济返回长安,一切的动乱也终于平息了下来,而这个时候徐济接到了另一个令他感到有趣的消息,荀彧给他带来了一个有趣的消息,司马懿希望能够在徐济帐下出仕。

    徐济对司马懿的记忆完全来自于史书上的记载,野史中更说此人天生异象,是所谓的“鹰视狼顾”之徒。但徐济却颇为不以为然,司马懿绝对是个人才,只是却未必谁都能用得了这样的人才。

    若是徐济起兵之初他绝对不会放过这样的人才,但此时徐济麾下文臣武将何其之多,早就不缺这么一个了,而且司马懿此人的野心终究是个隐患,徐济也没有兴趣跟这样的人玩什么花招和小心思。所以他也只是淡淡地对荀彧说:“文若看着办吧,此人若是真有才能不妨就放在你那里用。若是空有其名,弃了又有什么可惜的?”

    这种态度无疑令荀彧十分的疑惑。徐济从前对待人才的态度绝非如此,但经过和曹操这一战之后徐济似乎又发生了什么转变,但荀彧却又说不准徐济究竟哪里不对,毕竟徐济说的也并没有什么错误,用人本就是人尽其能。

    如此几方势力便相安无事平息了近半年之后,而后徐济伸出了自己的獠牙,沮授所部埋伏许久的军队和贾诩两部同时发难进攻蜀地,庞统和诸葛亮显然都没有料到徐济早早就得到了入蜀图,并且竟然隐忍如此之久直到己方对边界稍有松懈之时才发难。

    随后便是徐济一方势如破竹的进攻。庞统和诸葛亮左支右绌却无法招教徐济近乎疯狂的进攻,甚至在诸葛亮招揽了南蛮、庞统拉拢了西凉马氏之后仍旧无法改变刘备的局面。

    汉建安十五年三月,关羽轻敌冒进被陈到阵斩于定军山,得知这个消息的徐济觉得有些讽刺,这里原本是黄忠斩杀夏侯惇的地方,而今却让关羽殒命。

    同年十月,张飞急于为关羽复仇为属下斩杀,献其首级于贾诩帐前,至此刘备左膀右臂皆断。虽然曹操和孙策都试图相助但却被李严和虞翻拖住了脚步。

    就在张飞死后不到半月时间刘备得到张飞丧命的消息吐血晕倒,随后便一病不起。

    马氏迫于徐济大军的兵锋不得不选择投降,刘备最后的外援也随之消失,随之而来的就是不可避免的覆灭。刘备在重病之中被迫率部彻往荆州,留下断后的张任和庞统一个被甘宁一铁链打的头颅碎裂而死,而庞统也没能逃过宿命。他被乱箭射死在落凤坡。

    到此时刘备身边已然只剩下寥寥数人,赵云在面对陈到的追击之时留下断后却不敌陈到遭其斩杀。

    而后徐济就将自己的眼光转向了吕布。徐济倒是没有打算击杀其人,他只是将其驱赶到了茫茫无边的草原之上。他要吕布做那中华的守户之犬。

    建安十八年,孙策行猎为人埋伏而死,后查明是其早年间的仇家后人所杀,但徐济却从幽影那里得到了一个完全出乎他预料的消息,击杀孙策的人其实就是他的胞弟孙权的心腹,但孙策却似乎在明知道此事的情况下将自己辛苦打拼的基业交给了孙权,但孙策帐下自然也还是有明白人的,自孙策死后周瑜便以身体不适为由前往桂阳郡养病去了。

    这样的孙权自然不足为惧,很快周瑜便也因病死去,就在周瑜死去一个月之后徐济便大举进攻荆州,在失去了周瑜的谋划而孙权还未能完全稳定局势的情况下徐济几乎是不费吹灰之力就击败了孙权,而后便和曹操隔江对望了。

    曹操也并没有什么像样的抵抗,可以说几年前的那一战不仅打掉的是曹操大部分的势力还打掉了曹操进取之心,随着徐济安排的那个徐庶的“母亲“的刻意为之之下,丁夫人已经和曹操闹翻,而后便是许褚巡江时不慎落水溺亡,内外交困和大将身亡让曹操疲于应付,虽然江东的才能之士也多有投奔曹操但却难以给局面带来好转,江东士卒根本无法抵御徐济在兖州秘密训练的由甘宁率领的水军。

    而后陈到更是亲自从北疆赶来率部进攻,在失去了许褚之后曹操帐下根本没有人能够对抗陈到,唯有凌统能勉强在陈到手中支撑几招,而这话局面在野战不利的情况之下曹操只能选择守城,但却又被荀攸所部的攻城大军完全克制。

    终于在建安十九年临近年末的时候,徐济亲自来到了曹操最后的堡垒,富春。

    此时曹军已经完全放弃了抵抗之意,连城门都没有驻军,徐济只带陈到一人孤身入城。

    曹操的府邸就在城中最幽深的街道的尽头,府门大开,徐济孤身进入,曹操便一人坐在花园的小亭子中,桌上摆着一壶还在烫的酒。

    “果然不愧是徐文烈,这种阵仗也敢孤身前来。果然没有令我失望啊,请坐下来与我喝几杯如何?”曹操的语气无悲无喜。却又自有一股不凡的气度。

    徐济却不由得笑道:“和孟德兄这样的英雄喝酒,是一件极为风雅的事情。不但人要对,而且时间和地方也要对。现在徐济满身的血腥气。即便是孟德兄你敬我酒我都不敢接过来。现在看着孟德兄喝酒,就好像我自己喝酒一样畅快淋漓,所以有没有美酒都是次要的,和孟德兄交往如沐春风,更像是喝很多的绝世佳酿,这便就足够了。

    曹操听完不由得放声大笑。连连点头,脸他的一张淡金色的脸都变红了,有点气喘道:“说得有理,不过却不对。到了现在,我反而比较怀念当初你我兄弟二人在宛城外驻军的营地中把酒言欢的那一段岁月,可惜那时候的人与事情早就已经物是人非,再也无法挽回半点了。时至今日,我们都是后人的笑俩,只有文烈你才是真的英雄。”徐济摇头道:“孟德兄此言差矣,不以成败论英雄,孟德兄定然会名扬千古。”

    曹操却连连摇头道:“我曹孟德可不行,因为今天的曹孟德已经不再是原本的曹孟德了。自从我走上了这条道路。其实就已经是天下的敌人了。”

    徐济闻言却诚恳道:“孟德莫要说反话,我还不知道你吧。其实满朝的文武,你曹孟德才是真的忠臣……”曹操嘿然道:“文烈此言差矣,若是说以前我怀疑你的企图而和你对着干。可是后来你的新‘五德终始说’已经被证明是无可辩驳的学说,为何我还要和你争夺天下呢?由此可见,是我的野心在作崇。可是到了后来,我就已经没有办法停下来了。”

    徐济默然。他当然知道曹操现在说这句话是真心话。曹操看着徐济,渭然长叹道::“说倒争夺天下。我们这些人都不行,我们不过是井底之蛙,只看见一些表面上的争斗,却不能象文烈那般在学术上开宗立派,不但想着平定天下,还在思考天下分裂的根源。我们不过是在修修补补,可是文烈你却想着要给这天下脱胎换骨,我们想夺取江山当皇帝是为了一己之私利,可是文烈你当皇帝却与此无关,如此看来,我曹孟德的确没有资格和你争夺天下。”

    徐济闻言一怔,他倒没有想那么多。曹操看着徐济微微一笑,叫过身后的三人道:“这三个小子是我的儿子,希望日后文烈义可以代为照顾。”

    徐济听得心中一沉,自然听得出曹操的意思。虽然知道不可能,却还是忍不住道:“孟德,你和我回长安吧,让我们联手开创前所未有的盛世吧。”

    徐济的话自然是满腔真诚、发自肺腑。可是曹操却是置若罔闻,只是摇头,并不同意,看得徐济心中十分无奈。不过徐济早就知道这个结果,所以倒也能够坦然接受。

    曹操才要说话,却想起一件事情来,淡然对着他身后廊道尽头的门道:“有一件事情你们必须要记住,那就是自始自终文烈都没有刻意与我曹操为敌,我们一直都是至交好友。只不过知我曹操居心叵测,弄得我们这对兄弟反目。虽然并未成仇,但是时至今日却已经无法回头,我只是希望日后你们不要记恨文烈便好。”

    随后门后便走出了三个青年,徐济听完这话心中却是感慨万千,知道曹操这么做是为了不让自己为难。

    曹操指着自己的三个儿子微笑道:“文烈,我地大儿子曹昂沉稳干练。军事才能虽然不错。但是冲劲不足,进取难成大事却守成有余。文烈可以让他做一员守将,至少不会坏事。二儿子曹丕内政本领不错,只不过却有点急功近利,做事情只看眼前,有的时候一不小心便会犯大错,幸好兖州军内部沉稳的人才很多,他可以好好学习,我的三儿子曹植很有思想,不过有点恃才放旷,明明很有本领,但是总是让人不大放心,若是好好调教,倒是个很不错的分析局势的人才。还有几个儿子、女儿不是太小就是在睡觉,再不就是还怕文烈你帐下的这些兵哥哥们,呵呵,也就没有出来。”徐济点了点头,心中却极为欣慰,眼下的曹操虽然已经落败。但是却还有着这最后的风度,那种从容不迫的气度的确令人心折。若是曹操作出祈求状。徐济反倒会看不起这位古今第一枭雄了。现在的曹操才是真正的曹操。

    的确,在历史上他也曾经落荒而逃。但是那是因为他自己知道自己不应该那么早就死。但是现在则不同。一旦发现自己真实处境之后,便从容就死,哪怕是徐济请求他留下来,他也绝不苟活。单单是这一份心胸就教人心折。

    另外,曹操地儿子们也的确不错,毕竟曹操教育孩子是非常成功的,嗯,除了眼前这三个,还有曹彰和曹冲。虽然不在这里,但是徐济却知道这两人也都不是易与之辈。曹彰乃是猛将,而曹冲则比曹值更加厉害的天才。若是日后能为自己所用,自然是好事。不过问题是曹操地儿子们能够在曹操死了之后善罢甘休吗?徐济对这一点还是拿不准,所以唯有静观其变。

    徐济默然,他身后的陈到也默然,他知道这其实等于曹操的遗言。曹操看向徐济微微一笑道:“至于我的妻妾们,在我死后文烈也要代为照顾,听说贱内尹氏在长安就得到了很好的照顾。曹操在这里十分感谢。”

    徐济微笑道:“孟德兄,其实这一次尹夫人也来了,只是连场大战,没有把她接进城来。不过我已经派人去接尹夫人了。相信用不了多长时间便会到来。”曹操闻言眼前一亮感激道:“如此就多谢文烈了。”说完之后转头便把身后的一位美妇人叫到跟前,拉在身边,对徐济恳切道:“这便是我的正妻卞氏。以后我家中的事情就由她来打理,没有人敢不服。”

    徐济闻言不由得仔细看了看这三国时代有名的女智者。看卞氏神色安然,心中暗赞。曹操看向卞氏。充满柔情道:“以后你们不要总是依靠别人,咱们曹家的子孙一向都是自己打拼,不论男女,都要活得不看别人的脸色,知道吗?”

    卞氏柔顺的点了点头。

    曹操叹了口气,对徐济淡然道:“还有一件事情希望文烈能够答应我。”

    徐济心中闪过沉痛,肃容道:“孟德请讲。”曹操淡然道:“我走之后,太史慈跟凌操两人就会归顺兖州军,希望自已能够让他们发挥自己的专长。当然,还有李典跟李通两人。”

    徐济闻言心中大,转头看向太史慈跟凌操两人,见到两人根本没有出声发对,心中释然,知道这是曹操早就和他们定下的事情,他们自然没有反对。其实在徐济的心中,已经认定太史慈等人是必死的了。因为他们对曹操十分的忠心,曹操如果死了,他们绝对不可能够活下去的,故此没有想到现在会出现这种结果。

    看着徐济吃惊的样子,曹操微微一笑,解释道:“文烈,有一件事情你要弄清楚,包括我曹操在内,夏侯惇、夏侯渊、曹仁三兄弟,再其次包括曹纯等人,他们都是曹氏家族的人,他们战死沙场都是为了我曹氏家族的利益,那是死得其所,至于我的几个儿子,不但因为他们是下一代人,而且他们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很快,我曹操犯下的错误,虽然无法挽回,但是他们却可以在这一代改正,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而且我曹氏家族虽然接受兖州的改革,但是却也不能绝后,因此我的这几个儿子,曹仁、夏侯淳、夏侯渊等人的儿子年龄都不大,这些人还请文烈代为照顾。”

    顿了一顿,曹操才接着说道:“至于太史慈等人,他们忠于的不是整个曹氏家族,而是我曹操,所以他们必须要服从我曹操的命令,这些人都是难得的人才,若是随我去了,那便是暴殓天物,这种事情我曹操绝对做不出来。”徐济听了心下恍然,同时心中也能够确认曹操说的都是真心话,因为在历史上曹操虽然缺钱的时候挖人家的祖坟,但是在临死的时候却提倡仆素。到了他的儿子曹丕的时候,更是把这一点发扬光大,提出了不需要金缕玉衣的要求。

    心中正在想着,曹操却继续道:“总之,我没有帮法把这些大好的人才都带到坟墓中,殉葬本身就是野蛮的。”徐济听得连连点头,虽然说自春秋战国开始起。很多的君主或者是诸侯都把殉葬制度给废除了。当时能够像曹操这般像得却是绝无仅有。

    想到这里,徐济肃容点头道:“孟德的要求我当然答应。若是还有什么要求。尽管提出来。”

    曹操摇了摇头。微笑道:“没有了,不过我会写一封书信。让太史慈和凌操到益州去,命令程昱、毛阶、凌统三人投降。”再次看着徐济微笑道:“也许你在奇怪,为何没有见到鲁肃,呵呵,文烈你有所不知,从你和我决战的那一刻起,我就已经知道自己已经无力回天,我曹操终究不是你徐济的对手。所以便命令鲁肃跑到荆州,寻找程昱。要他两人也一起加入到兖州军中。现在想必已经找到鲁肃了吧。”徐济闻言心中感动。因为曹操地这份真诚实在是推心置腹了。自己一直奇怪为何没有见到鲁肃,原来是这么回事,当下又看了看凌操,知道若是没有凌操。只怕凌统也不会投降。现在父亲亲自出马。再加上曹操的命令,凌统自然会投降。而且可以利用这个契机诱骗出来刘备,将刘备等人一网打尽。毕竟他们消息闭塞。即便是程昱等人投降了,刘备等人也不会有所察觉。

    更何况自己还因此而得到了很多的谋臣猛将,自然是大有收获。要知道,曹操手下的这些人可是一点都不必现在差。曹操是个坐言立行的人。当下便叫人拿来笔墨纸砚,在信纸上龙飞凤舞起来,不到一会的工夫,便已经洋洋洒洒几大片了。可谓是援笑立就。

    徐济默默地看着曹操。过了不一会儿,曹操便把写好的书信递给了徐济,微笑道:“文烈看看有没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徐济闻言一愣。旋即明白过来,这个曹操是怕自己在担心他另有所图。其实这又是曹操想多了,因为徐济不但相信曹操。而且徐济也完全不惧怕这一点,因为兖州自有法令在,虽然自己会照顾曹氏家族的人,但是也有办法防止世家大族子弟的死灰复烯,所以自己一点都没有往那个方面想。

    当下微笑道;“孟德兄做事情,徐济是最放心地了。”

    言罢两人哈哈大笑,在这笑声中,一切恩恩怨怨似乎都一笔勾销了。就在这时,尹氏已经由兖州斥候的带领下来到了曹操的身边。曹操一见尹氏,立刻忘情地站起身来,把尹氏抱在怀中,紧紧的不放手。

    一切不言中。

    曹操剩下的几名姬妾各个面上含笑,没有一点点嫉妒的表情。

    徐济却在深深的叹息,因为他知道时间飞逝,曹操即将要离自己远去。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是心中仍然不是滋味。曹操放开了尹氏,看向徐济,微笑道:“文烈,我和我的这些亲人们想要相距一段时间,没有问题吧。”

    徐济毫不犹豫地点头,然后看着曹操带着自己地家人们说说笑笑地走向了廊道的尽头,门后正是一片花海,蔓延了众人的视线。

    声音在耳,人却消失不见。

    徐济却转身而去,大踏步地向曹操府邸的门外走去。曹操这好友最终还是走了,不过自己却并没有觉得寂寞.

    因为就在这一刻,徐济知道,自己一统天下,避免了历史上中国分裂了几百年,被外族人侵略地愿望终于实现了.

    虽然重病的刘备还没有被抓住的,但是徐济却知道在曹操离开这人世前所出的主意就会要了刘备的小命。

    也许诸葛亮这惊才绝艳的人物到了那时都会身死,但是那又如何?只要他们在这段历史上演出了自己的光彩,无愧于心便可以了。

    在这十多年里,内斗已经够多的了,现在也应该结束的了,应该把兖州军的马鞭直指大漠和西域,为大汉的安定谋夺下一个稳定的环境。

    当徐济的脚步踏出了曹操的腹地的时候,只见以邓艾为首,包括荀攸、郭嘉、贾诩、桓范、徐庶、陆逊、虞翻、陈登等众谋士在内的兖州军上下数十万人马一齐跪下,弄得徐济一愣。在下一刻,山呼海啸般的“万岁”声向四面八方涌去,好似可以塞满天地,遍布天下万民的心灵一般!(未完待续。。)
本站所有小说均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或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如果版权方认为在本站放置你的作品会损害你的利益,请指出,飞快小说网在确认后会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2009大河网络 苏ICP备2024066333号-4 苏公网安备3204000201013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78-0987 sitemap